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技术文章  >  其他  >  正文

智能卡与指纹识别技术

作者:捷德公司市场部 魏洁
来源:RFID世界网
日期:2005-06-01 10:18:28
摘要:智能卡与指纹识别技术
 在一些数据敏感的领域,如金融,军事,社会保险,执法等部门,简单的密码口令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许多冒名顶替者使用盗用的信息进行各种形式的欺骗行为,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越来越多的生物识别技术开始逐渐得到采纳。目前,国际流行的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可测量的身体或行为等特征对某人的身份进行自动校对识别的技术,主要包括指纹,虹膜,瞳孔,掌纹,面部特征以及动态信息如签名,键盘敲击等。其中,指纹识别由于具有易采集性,便利性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
  
  一般的生物识别认证过程通常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采集:生物数据被采集后,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录入数据库;2) 模板的生成:从以上唯一的数据中生成模板;3) 比对:与新的样本比较;4) 结果:比较的结果最终显示样本是否与模板相符合,从而确定样本提供者是否真正是他所宣称的那个人。
  智能卡应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利用其本身能够存储、运算等特点,将人的生物识别特征存储在卡内,然后通过卡内比对的形式,实现了脱机认证,从而达到了提高效率,节省联网在线查询成本以及一卡多用的目的。我们以指纹技术为例,看看它是如何在智能卡内实现内部认证的-即卡内存储的模板信息从不离开卡片的认证,具有更强的安全性。首先,指纹模板的活体采集需要在指定的地点通过指纹影像采集装置进行,大多数的系统通常只需要获取指纹的三至六个末梢部分图像即可,之后,这些独特的信息将被软件转换成为数字形式并抽出其中的一组特征作为模板存储在卡片内( 这组数字是不能再被利用重新生成指纹的 )。在进行对比时,新采集的指纹信息被扫描并输送到卡内,卡片内部的状态随之改变,卡内的专门算法开始对两组数据进行卡内比较,最后根据设备预先设定好的百分比,设备将会给出是或不是的结论,这个验证过程通常需要1-5秒钟。


  指纹识别的安全便利性使现在准备使用它的国家越来越多,如比利时,意大利,澳大利亚国防部,美国国防部,荷兰法庭等,还有其它的一些国家正在考虑启用其它的生物识别技术。随着生物技术应用编程开发界面 (BioAPI) 标准的出台以及生物识别设备价格的下降,还有指纹扫描仪在键盘和笔记本电脑中的使用和未来带有生物识别功能的视窗操作系统的开发及恐怖突发事件等等因素,Gartner 公司预测,带有生物识别技术的智能卡将从2002年的260万张发展到2004年的2200多万张,将占智能卡市场的5%-10%不等的份额,其中指纹技术有可能会占据这部分50%的市场。这些卡片将会首先应用于那些与身份证相关的领域,如国民身份证,社会保险卡、驾驶执照以及旅游证件,其次是网络安全领域。届时,拥有此项技术服务的人们将会最先享受到更为快捷、个性化的服务。

RFID世界网公众号

为业界提供实时、全面、高质量的RFID行业新闻、方案、案例与技术资讯与深度报道,打造全球权威的RFID产业中文信息门户!

扫码立即关注公众号,每日推送RFID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