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技术可畅通航空物流信息
我国机场货运通关效率和货运服务水平低下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航空物流信息不畅,导致货物通关时间长。航空公司-机场-机场货站-海关-货代公司-货运公司-货主之间的航空货运信息流不全不快,各自为政,业务流程不顺,效率不高,与快速增长的机场航空物流的需求相比严重滞后。
航空货物进港
出港业务流程
很多机场还没有建立航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统一的信息处理平台,因此在机场货物处理过程中,大多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货物盘点是依靠现场工作人员手工清点并在电脑中录入,容易造成记录信息与货物实际信息不相符合的现象;单证传递主要是通过电话记录或人工传递的方式进行,经常出现单证信息记录出错和单证丢失的情况;而一旦在货物进出港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造成货物不能按时出关、出站;根据与机场相关人士的访谈,部分机场货物单证信息的录入准确率目前仅为70%。目前的业务流程和许多环节以人工方式进行操作,以致货物信息中断,信息流不畅,造成工作效率不高。因此,建立机场现代航空物流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系统运作模式及设计内容
系统最终建设目标
充分利用射频标签识别距离远、可多次读写、可同时识别多个物体、可动态读写的特点,以射频识别技术(RFID)为切入点,同时应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XML/EDI)、GPS-GIS定位与显示技术,结合C/S和B/S体系结构,建立机场物流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主要目标包括:单证与货物流程同步传输;实现对货物每个流程的信息实时跟踪查询,和实现机场航空物流无纸化管理。
设计原则
服从和遵循有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工程标准和暂行规定。严格遵守国际机场集团公司的保密规定和各项制度。系统设计不影响货主-货代-货运公司-海关监管仓库-机场货站(安检、打板、装箱、仓库)-地服公司-航空公司已有系统运行。
系统应用流程分析
系统应用流程
电子标签信息采集点设置
根据货运业务流程,需要在各个环节设置一些信息采集点,以跟踪货物所在的流程环节,反映货物的状态。货物所处的任何一个流程环节都被视之为一个事件,流程的进行、状态的改变均为事件之间的开始结束关系,例如:货代收货事件的开始,意味着货主交货事件的结束。
RFID应用流程
各个相关单位的主要流程为:
货物代理公司:进行货物标签封装,并向货物标签写入货物6种基本形态(品名、形态、数量、体积、流向、重量),向数据库中写入与货物条形码识别号相对应的射频标签识别号。
海关(海关监管仓库):货代将代替货主报关并且已经通关的货物,由一般仓库放入海关监管仓库(货代收到已报关的货物后,直接将货物放入海关监管仓库),货物等待海关查验。
运输公司:货物运输,车辆GPS定位,根据车辆定位信息与数据库匹配,可查询货物位置信息。
机场货站:在机场货站的安检、打板称重等节点安装射频读写机具,通过标签向货物写入每个阶段的状态信息,并通过网络发布。
货物在机场货站内的实物操作流程则是:运输公司将货物运送到货站门口,货物进行拆卸;如果货物需要立即登机(24小时以内),则由铲车运送到机场安检区进行安检;如果货物不需要立即登机(24小时以外),则由铲车运送到机场货物存储区进行24小时存储;安检(存储)结束后,货物运送到打板(装箱区)进行打板(装箱)操作,同时操作过程中,工人需要根据货物重量进行配载;最后,在电子秤上称重;打板(装箱)结束后,货站工作人员利用大型平板车将板(箱)运送到货站与停机坪接口处,并与地服人员进行货物以及单证交接;地服人员将货物运送到飞机机舱内,与航空公司人员进行货物以及单证交接;飞机起飞离地。
海外案例
今年年初,美国达美航空公司在从亚特兰大到佛罗里达的航班上试用了射频识别系统,行李的运送能被随时跟踪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于是,该公司宣布将全面采用射频识别技术,一方面希望解决旅客行李丢失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每年节省高达1亿美元的管理成本,并且将来还要为旅客提供追踪自己的行李的服务。预计该公司在全美航线上安装射频识别系统需要花费1500万到2500万美元。
据统计,由于每1000件行李中就有4件误送,航空公司每年要花费至少1亿美元的费用处理这些问题。RFID系统给航空公司带来了希望,日本成田国际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和纽约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都将于年底进行RFID应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