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技术文章  >  其他  >  正文

RFID技术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作者:金桥 曾嘉 刘阳 申金升
来源:万方数据
日期:2017-03-22 09:05:58
摘要:简述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RFID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分析了RFID手机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前景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参考建议。

  近年来,互联网和无线通信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通过移动电话方便地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与沟通。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个人电脑的连线上网,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随时随地收发电子邮件、查阅新闻及股市行情、订购各种急需商品,即实现移动互联。所有这些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的提出也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 移动电子商务

  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它由电子商务(E-Commerce)的概念衍生出来。现在的电子商务以PC机为主要界面,是“有线的电子商务”;而移动电子商务是手机、传呼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无线通信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所构成的一个电子商务体系,是利用无线网络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移动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四者完美的结合创造出了移动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商务模式。

  2 RFID技术与物联网

  2.1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mification)技术是指采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它无需直接接触、无需光学可视、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信息的输入和处理,且信息量大、适应环境能力强。上述优点使得该项技术一直受到学术科研机构以及国防、工商企业等应用部门的高度重视,其理论及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2.2 RFID的工作原理

  RFID技术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因应用不同其组成会有所不同,但基本都由电子标签、阅读器和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阅读器将准备发送的信息经编码后加载在某一频率的载波信号上经天线向外发送,进入阅读器工作区域的电子标签接收此脉冲信号,置于标签内的芯片电路对此信号进行调制、解码、解密,然后对命令请求、密码、权限等进行判断。若为读命令,控制逻辑电路则从存储器中读取有关信息,经加密、编码、调制后通过卡内天线再发送给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解密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若为修改信息的写命令,有关控制逻辑引起内部电荷泵提升工作电压以供擦写EEPROM中的内容进行改写,若经判断其对应的密码和权限不符,则返回出错信息。

  2.3 RFID技术让物物对话——物联网

  采用了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的出现将带来一次革命性变化。世界上的所有货物都可通过此技术联系在一起,而且彼此可以互相“对话”,组成了一个“物联网”。在这个网络中,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RFID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在由RFID标签、识读器、Savant服务器、Internet、ONS服务器、PML服务器以及众多数据库组成的实物互联网中,识读器读出的RFID只是一个信息参考(指针)。由这个信息参考从Internet找到IP地址并获取该地址存放的相关物品的信息,并采用分布式Savant软件系统处理和管理由识读器读取的一连串RFID信息。由于在标签上只有一个RFID码,计算机需要知道与该RFID匹配的其他信息,这就需要ONS来提供一种自动化的网络数据库服务。Savant将RFID传给0NS,0NS指示Savant到一个保存着产品文件的PML服务器查找,该文件可由Savant复制,因而文件中的产品信息就能传到供应链上(见图1)。

RFID技术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图1 物联网系统工作示意图

  3 RFID技术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RFID技术的出现无疑给移动电子商务的推广应用带来一次革命性机遇。RFID可以为每一件货品提供单独的识别身份,然后通过无线数据传输让计算机网络随时掌握各式各样货品的详细信息。同时,物联网的出现也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平台,在此基础上,这种全新的商务模式的优势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3.1 RFID技术在手机中的应用

  RFID手机就是已置入能够接受RFID信号的芯片的手机,拥有这种手机的用户可以从周围的物体接收信息。RFID手机的问世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英国ARC顾问集团预测,到2008年,RFID的全球工业生产总额将达到37亿美元;Q.E.D.Systems预测,到2009年,RFID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30%~35%。正是基于RFID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RFID技术在手机中应用的巨大的市场前景,世界各大知名的手机生产厂商都在致力于RFID技术的开发。全球手机市场的状元——芬兰手机制造巨头诺基亚日前表示,目前正在开发一种新的手机,该手机利用了内置微芯片技术,可以用来存储货物信息和显示用户的使用场所。在2004年10月25日开幕的美国无线通讯技术展上,诺基亚向参观者示范操作了与美国VeriSign通信公司联合推出的基于RFID技术的无线传输服务。支持该服务的诺基亚手机新品只是在其原来的“Nokia5140”手机上附加了一个RFID读卡机的翻盖。诺基亚表示,未来推出的新款手机产品中,嵌入了RFID芯片,可以帮助客户实现“供应链、客户服务、销售计划以及商标管理”的远程操作。另据悉,韩国电子与科技研究所(ETRI)计划完成能让手机接收RFID信号的嵌入式RFID读取芯片的开发工作,韩国国家信息与通信部正在发展结合移动设备和RFID的新型业务,他们的目标是促使移动RFID在2007年实现商业化运作。

  3.2 RFID手机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前景

  移动电子商务因其快捷方便、无所不在的特点,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方向。美国旧金山负责跟踪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状况的特利菲亚公司的总裁约翰·狄菲尔说:“移动商务市场从长远看具有超越传统电子商务规模的潜力。”无线电子商务超过传统有线因特网电子商务的能力,是因为移动电子商务具有一些无可匹敌的优势。美国冠群电脑公司移动电子商务产品管理总监谢涛玲认为:“只有移动电子商务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真正解决做生意的问题”。

  此外,手机支付作为新兴的费用结算方式,由于其方便性而日益受到移动运营商、网上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手机支付尽管只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支付方式,但因其有着与信用卡同样的方便性,同时又避免了在交易过程中使用多种信用卡以及商家是否支持这些信用卡结算的麻烦。消费者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整个交易,深受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推崇。因此,全球采用手机支付的消费者不断增加。

  移动电子商务在未来巨大的市场前景和手机支付的迅速发展为RFID手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RFID技术以及物联网的发展为手机支付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二者的良好结合必然会促进移动电子商务迅速的取代传统的电子商务。

  4 发展限制因素及建议

  目前,制约RFID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成本过高、缺乏统一标准、识别率欠佳、隐私担忧等。

  根据科尔尼公司的预测,使用RFID的成本大约为每个配送中心40万美元,每个店铺10万美元,另需要3500万~4000万美元用于整合系统。然而,RFID手机用户将会产生的庞大数据流量才是真正的阻碍。据估计,如果零售业的RFID工程实施起来的话,每天会产生7TB以上的数据流量,现有的无线网络系统无法处理这些如同海啸般涌来的数据。而这些数据还必须条理清晰、及时有效,所以需要代价高昂的投入。

  当今市场竞争愈发体现在标准之争,谁掌握了标准就等于攫取了产业链中最为丰厚的利润。RFID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其标准之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

  对于消费者隐私权的潜在影响也阻碍了RFID的发展进程。人们购买商品的情况很容易被一些机构或个人通过手机或其他无线读取器在远距离不接触的情况下获取。这对于个人隐私无疑是一大威胁。

  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时间、技术、社会关注等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也许会为此经历一个长期的过渡阶段。要实现RFID技术的大规模的应用首先要解决成本问题,只有RFID标签降到3美分以下才有可能应用于单件包装消费品。此外,RFID阅读器也是一笔不小开支,这都需要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次,就是制定标准问题,标准是新的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来源,标准是利益分配的工具,涉及标准的拥有者、管理者和使用者,涉及企业利益、产业利益和国家利益。标准是一种产业和经济的秩序,往往也是产业存在的技术方案。我国要想在RFID产业应用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尽快制定本土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研究。

  我国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在一些城市试营移动电子商务。但是这些服务主要还是试验或试用性质的,并非完全成熟的服务。在这个阶段,移动电子商务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个新兴的市场。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不仅要注重企业应用,大众化的应用也是启动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关键。另外,目前手机上的RFID应用还只处于技术研发的层面,距离大规模商用和民用还有一段距离。

  只要未来移动电子商务与RFID的结合在可靠性、易用性、快捷程度以及和零售企业的合作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移动电子商务将会取得巨大发展。通过现阶段国内、国外的手机支付实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移动电子商务和RFID的结合将在未来大有作为,并成为传统支付手段的一种有利补充,甚至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