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技术文章  >  支付  >  正文

手机支付商业模式与手机银行研究报告

作者:RFID世界网 收编
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日期:2011-01-21 08:56:54
摘要:手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断丰富,客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使用任何可用的方式都可以得到任何想要金融服务的强烈需求有机会以金融业与移动IT的结合而实现,金融业务形成一种新的趋势——移动金融服务。
  一、前言
  
  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把我们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九十年代兴起的电子商务,实现了商务活动向Internet的转移。诸多成功的B2B、B2C、P2P范式,把网络经济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至。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移动技术的日益完善的结合,新型的移动计算的概念影响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和阶层,移动商务已经成为当今广义互连网领域灸手可热的话题之一,手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断丰富,客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使用任何可用的方式都可以得到任何想要金融服务的强烈需求有机会以金融业与移动IT的结合而实现,金融业务形成一种新的趋势——移动金融服务。
  
  移动电子商务和移动银行业务会随着手机使用者的不断增加和手机终端的高速替换而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据统计现在世界范围内日常使用的手机有7亿多部,在过去的几年内手机注册用户超过10亿人。在日常使用的手机中,其中有相当比例的具有数据通讯功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可以成为接入广义互联网的基础性设备。据市场调查公司Frost&Sullivan公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移动电子商务在未来几年内将出现“质”的飞跃,预计2006年移动电子商务市值将占全球在线交易市场15%的份额。而美国市场调查公司Yankee集团新近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预计到2006年,亚太地区将有3亿手机用户使用移动支付进行购物,整个手机购物市场将达到548亿美元的规模。
  
  通过移动设备的随身携带、无线接入,从而实现随时随地处理银行业务这一趋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专家们预计无线银行服务将成为今后银行业的必备服务内容,就象现在ATM业务是银行不可或缺的服务一样。不过,手机银行服务乃至手机支付的重要性还不仅限于开创一项成长空间巨大的新业务这么简单。一方面,如何吸引手机支付的上下游服务提供商,形成有利益的增值链;另一方面,降低银行的服务成本,丰富客户服务手段,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已成为银行竞争的关键。特别是如何更好地吸引和服务优秀客户,成为银行能否更好发展的重中之重问题。
  
  为适应电子商务的需求,手机银行业务的推出势在必行。本文在给出了几种手机银行的实现方式后介绍一种手机银行系统的解决方案。
  
  二、几种手机银行技术比较
  
  1. 概念定义
  
  1) SMS
  
  短信服务(SMS)是一种在移动网络上传送简短信息的无线应用。是一种信息在移动网络上储存和转寄的过程。世界上第一条短信息是1992年在英国Vodafone的GSM网络上通过PC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的。
  
  与话音传输及传真一样,短信服务同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主要电信业务,它通过无线控制信道进行传输,经短信息业务中心完成存储和前转功能,每个短信息的信息量限制为140个八位组。
  
  从发送方发送出来的信息(纯文本)被储存在短信息中心(SMS),然后再转发到目的用户终端。这就意味着即使接收方终端由于关机或其它原因而不能即时接收信息的时候,系统仍然可以保存信息并在稍后适当的时候重新发送。
  
  2) STK
  
  STK是SIM Tool Kit的英文缩写。即“用户识别应用开发工具”。它包含一组指令用于手机与SIM卡的交互,这样可以使SIM卡运行卡内的小应用程序,实现增值服务的目的。之所以称小应用程序,是因为受SIM卡空间的限制,STK卡中的应用程序都不大,而且功能简单易用。目前市场提供的主流STK卡主要有16K和32K、64K卡。
  
  STK卡与普通SIM卡的区别在于,在STK卡中固化了应用程序。通过软件激活提供给用户一个文字菜单界面。这个文字菜单界面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的按键操作就可实现信息检索,甚至交易。
  
  STK卡可以有选择性的和PKI结合使用,是通过在卡内实现的R.S.A算法来进行签名验证。从而使利用手机来从事移动商务活动不再是纸上谈兵。
  
  3) GSM/GPRS
  
  GPRS的英文全称为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中文含义为通用分组无线服务,它是利用“包交换”(Packet-Switched)的概念所发展出的一套无线传输方式。所谓的包交换就是将Date封装成许多独立的封包,再将这些封包一个一个传送出去。GPRS是一种新的GSM数据业务,它在移动用户和数据网络之间提供一种连接,给移动用户提供高速无线IP和X.25分组数据接入服务。GPRS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它可以让多个用户共享某些固定的信道资源。
  
  4) Wap
  
  WAP是无线Internet的标准,由多家大厂商合作开发,它定义了一个分层的、可扩展的体系结构,为无线Internet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WAP协议开发的原则之一是要独立于空中接口,所谓独立于空中接口是指WAP应用能够运行于各种无线承载网络之上,如TDMA、CDMA、GSM、GPRS、SMS等等。
  
  5) GSM/USSD
  
  USSD(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即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网络的新型交互式数据业务,它是在GSM的短消息系统技术基础上推出的新业务。USSD业务主要包括补充业务(如呼叫禁止、呼叫转移)和非结构补充业务(如证券交易、信息查询、移动银行业务)两类。
  
  6) K-JAVA
  
  无线JAVA业务是一种新的移动数据业务的增值服务,开辟了移动互联网新的应用环境,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全新图形化、动态化的移动增值服务。用户使用支持JAVA功能的手机终端,通过GPRS方式接入中国移动无线JAVA服务平台,能方便地享受类似于Internet上的各种服务,如下载各种游戏、动漫画、小小说等,也可进行各种在线应用,如联网游戏、收发邮件、证券炒股、信息查询等。 无线JAVA业务使得手机终端的功能类似于可移动上网的个人电脑,将可以充分利用用户的固定互联网使用习惯,以及固定互联网应用资源,提供用户高性能,多方位的移动互联网使用体验。
  
  7) CDMA/BREW
  
  QUALCOMM从芯片出发设计了 BREW 平台。BREW 并不仅仅是为 PC 或 PDA 开发的产品的缩减版本,它比其它应用程序平台 或成熟的操作系统小许多倍。 BREW 平台位于芯片系统软件之上, 启用了快速 C/C++ 本地应用程序,以及 浏览器与基于 Java? 技术和扩展的虚拟机(例如游戏引擎和音乐播放器)的简易集成。开放 - 除本地 C/C++ 以外,BREW 还支持其它多种语言,包括 Java、可扩展标识语言 (XML)、 Flash 等执行环境。而且,由于它可以驻留在采用 Palm 等任何移动操作系统 (OS) 的智能手机上,因而 可使用 BREW 发布系统 (BDS) 无线下载为这些 OS 编写的应用程序, 并像 BREW 应用程序一样使之商品化。BREW 对基本的电话和无线网络运行提供保护。
  
  2. 技术比较
  
  1) USSD/SMS/WAP
  
  首先,尽管目前USSD、SMS和WAP都属于电路承载型的业务,但它们所使用的电路信道各不相同:通话状态下,USSD和SMS使用相同的信令信道即SDCCH,数据传输速率大约为600bps;而非通话状态时,USSD使用FACCH信令信道,数据传输速率大约为1kbps,比SMS传输速率高。目前,用户只能在非通话状态下使用WAP,数据通过话音信道TCH进行交换,其传输速率大约为9.6kbps;随着GPRS、3G等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成熟,WAP将演进为分组交换型业务,其数据传输速率也将达到115.2kbps(GPRS 的一般速率),甚至达到2Mbps。
  
  其次,USSD在会话过程中一直保持无线连接,提供透明管道,不进行存储转发;而SMS在物理承载层没有会话通道,只是一个存储转发系统,用户完成一次查询需要进行多次会话过程。因此,USSD每次消息发送不需要重新建立信道,就响应时间而言,USSD比短消息的响应速度快。WAP与USSD类似,交互中保持一个会话过程,但由于WAP服务器和Internet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其目前的响应速度比SMS还慢。
  
  再者,USSD和WAP都可以在服务器端对服务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尤其是USSD可以在服务器端方便地修改菜单,使运营商可以迅速针对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做出反应;而以SMS平台为基础的STK卡则无法随时修改菜单选项,在业务开拓方面要稍微麻烦一些。
  
  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给出SMS、USSD、WAP三者异同点。
  
  随着USSD应用的进一步推广和日渐成熟,运营商可充分利用当前的GSM网络资源,整理建设思路,并可以将USSD和SMS、WAP等集成在一起,提供满足各种用户需求的移动数据业务。
  
  2) K-JAVA/BREW
  
  K-JAVA和BREW在交互方式、交易速度、界面表达能力方面均有较强的优势,同时BREW在安全性上则更完善,而K-JAVA则在用户群和开发商方面更有优势。
  
  据悉,在中国移动强推“百宝箱”业务时,中国联通也即将支持JAVA业务,而高通公司业务将在CDMA芯片中同时支持BREW和JAVA平台。
  
  3. 国内手机银行应用比较
  
  国内一些商业银行在最近几年陆续推出了“手机银行”服务业务,使得手机不只是一个通信工具,但主要模式都是基于STK的手机银行,最近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基于手机的不同通信模式的应用,使手机银行的模式越来越多。下面主要对几种主要模式作一些比较。
  
  1) 基于SMS的银行应用
  
  该技术是基于手机短信提供银行服务的一种新的手机银行模式,客户和银行通过手机短信交互信息。是简单的存储转发模式,致命缺陷是交互性差、响应时间不确定。
  
  △ 技术基础成熟,几乎现有的所有手机均支持这种方式,对用户来说不需要任何设备更新;
  
  △ 成本不确定,不论交易者在何地,每次交互需0.1元/次 ;
  
  △ 面向非连接的存储-转发方式,只能实现请求-响应的非实时业务
  
  △ 无法实现交互流程,不同业务需要使用不同的代码完成
  
  △ 信息量少
  
  2) 基于STK卡的手机银行
  
  该模式是使用银行提供的STK卡替换客户的SIM卡,事先在STK卡中灌注银行的应用前端程序和客户基本信息,客户使用该卡完成银行业务。
  
  △ 内置银行密钥,可实现端到端的安全。
  
  △ 基于STK卡(解决菜单、密钥和个人信息存放),有较少支持WAP;
  
  △ 有特定的运营商限制(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
  
  △ 有手机型号限定(主要是为了支持STK卡操作);
  
  △ 业务扩展较难,新增服务或客户信息变更时需要重新写卡,业务的交互流程限制在卡内,无法方便实现银行对用户调整定制的服务。
  
  △ 推广成本高(STK卡和配套设备),用户需要更换STK卡,或更换支持STK卡的手机。
  
  △ 技术标准不统一;它受处理器技术发展的限制,技术发展空间小。
  
  △ 32K STK卡的容量决定了在一张卡上只能使用一家银行的服务。
  
  3) WAP模式
  
  WAP是全球性的工业标准,支持动态伸缩的数据装载,不受服务种类限制,联机方式,应用存在手机上,使用特定的终端设备。因终端特性和开发难度而导致目前无大规模应用。
△ 面向连接的浏览器方式,可实现交互性较强业务,可实现网上银行的全部功能;
  
  △ 终端设置较复杂;
  
  △ 客户可能需要更换终端设备;
  
  △ 交易成本高,不适合做频繁小额支付;
  
  4) GSM/USSD 模式
  
  USSD是实时互动的全新移动增值业务平台,为最终用户提供交互式对话菜单服务,支持现有GSM系统网络及普通手机,提供接近GPRS的互动数据服务功能。
  
  △ 传输速度较SMS快
  
  △ 面向连接的,提供透明的交互式会话,容易实现银行为不同客户定制的交互流程;
  
  △ 交易成本低,可以以接近SMS的价格实现接近WAP的业务功能;
  
  △ 手机无需作任何设置。
  
  △ 相对SMS,信息量较大。
  
  △ 不支持USSD交互的手机,可通过类似SMS的功能代码方式交易。
  
  △ 不是所有地区的移动服务商都支持此模式。但可以漫游。
  
  △ USSD应用接口协议是SMPP。SMPP协议是无线数据市场上使用最广泛的消息协议,SMPP的使用为USSD使用现有的应用(如SMS)提供了可能。USSD服务器提供了对SMPP应用开发的一系列支持,开发包支持WINDOWS和主要UNIX版本的C语言开发库。
  
  5) BREW/KJAVA模式
  
  △ 图形化界面,可以和用户有良好的交流。
  
  △ 提供透明通道,实时通讯,响应迅速。
  
  △ 支持的终端较少。
  
  △ 安全机制较完善,适合电子商务运作。
  
  △ 需为不同终端编译不同的版本支持。
  
  △ 功能更新需客户下载新版本。
  
  可以看到较新的技术总是支持的终端较少、而速率快、交互强、安全性高。的确随着手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手机银行可以依托的手机技术也超着客户界面日益友好、交易速度越来越快、安全性逐渐增强的方向发展。因此建立手机银行的解决方案不应追逐或拘泥于某种接入技术、某个特定的通信服务器提供商,而应提供在提供强大的向后兼容的基础上,注重银行业务在移动通信渠道上的集成,无论接入技术如何变化,不变的是银行业务本身的逻辑。
  
  三、基于USSD的手机银行介绍
  
  1. 基于USSD手机银行的特点
  
  USSD可以提供比短消息更为复杂的无线业务,也就意味着业务的开发和部署更加复杂。基于GSM的USSD技术的出现和成熟,解决了WAP方式交易成本高和SMS(短消息)方式无法实现业务交互流程、表达能力差的弱点,提供了面向连接的透明传输通道。
  
  USSD接入模式主要由以下优点:
  
  △ 相对与于短信的存储转发,USSD是面向连接的接入模式,其在会话过程中一直保持无线连接,在一次连接中可进行多次交互,可实现实时的交互式银行业务。
  
  △ 通讯费用低,一次连接最多可保持7-10分钟,一次连接中交互次数不限,目前一次连接通讯费为0.1元。
  
  △ 进入门槛低,无需终端增加硬件配置(如更换支持WAP的手机或更换STK卡),普通手机无需任何设置即可使用(较老的型号的一些手机不支持)。
  
  △ 传输速率较SMS高,适合银行业务的数据量。
  
  △ 客户菜单和交互流程完全由银行控制,可随时升级手机银行,客户端不需要重新部署。
  
  △ 可以为不同客户个性化定制不同的产品,实时反映到客户的手机上。
  
  2. 可承载的业务范畴
  
  1) 使移动终端成为一种接受银行或各种金融信息的接受者。
  
  将客户在银行或其他金融业务以及银行代理的其他业务如水电费等的变化、提醒、结果通知给客户。让银行可以根据既定时间表、日程或某种触发为客户提供消息和提醒服务。从另一方面来说,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向银行定制信息,同时一些需要确认的信息如银行需要客户对某笔交易进行确认等也可以实现。银行为客户提供了一种个性化、低成本并且及时的传递有效信息的服务,建立银行和银行客户之间良好的沟通手段。
  
  2) 使移动终端成为一种银行或其他金融产品交易发起者。
  
  绑定银行帐户实现手机的查询、转帐支付甚至提现等业务。手机银行中集成了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商户之间的无线资金支付和划拨功能,它通过以手机和个人识别码(SIM)来对交易进行授权和银行卡上敏感信息加密网间传输来确保交易的安全性。一旦连接到银行的关联账户之后,手机银行功能就可以借助联网接入设备、手机和ATM/POS丰富起来。使手机可以在ATM上提现,在POS上支付。将手机作为发起者,将原有电子交易渠道甚至虚拟的商户编号作为结果的实现。利用这项技术,用户在餐厅、商店、加油站、书店等时,可以利用手机直接支付货款,甚至坐出租车。
  
  手机银行作为一个重要的交易渠道和客户沟通渠道,有以下业务目标:
△ 提供具备客户自助实现金融服务的产品功能,如转帐、查询、汇款、各种代缴、证券等业务功能,并能够易于添加今后可能推出的金融产品功能。
  
  △ 结合其他自助设备,如POS、ATM、家加e银行等实现低成本占领商户市场。
  
  △ 为在手机银行系统中提供面向客户的业务模式,实现为客户提供按需定制服务功能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交互流程。
  
  △ 充分利用移动通信渠道方便快捷地开展银行业务,有效地降低银行高交易成本渠道的业务量,降低在新兴业务渠道上的资金以及人力投入。
  
  △ 建立银行和银行客户之间良好的、精确的、高效的沟通手段;
  
  △ 为移动通信渠道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提供更高兼容手段的解决方案,提供更强大的系统向后兼容功能,使系统功能可随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而发展;
  
  △ 支持多家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多种接入模式。
  
  3. 交易模式
  
  1) 移动用户:可以发起各种查询、结算、定制交易,也可以接受交易结果。
  
  2) 商户:可以移动终端或联网的商户款台,接受移动客户支付的结果。
  
  3) 移动通讯服务提供商:提供多种移动通讯渠道和相关安全技术,如GPRS/GSM/CDMA、WAP、SMS/USSD/STK。
  
  4) 银行:按客户从移动服务提供商传送来的交易请求,完成交易并将结果按需发送给客户或商户,保存相关交易痕迹。
  
  4. 手机银行的实现方式
  
  手机银行作为一个实时在线、交互性强的交易渠道,首先它是基于银行帐户的交易,而不是基于手机话费的交易,因此需要客户将手机和其银行帐户对应绑定;其次,一方面银行将有大量金融产品通过该渠道发布,需要将银行的金融产品解释成手机银行渠道的业务流程;另一方面,由于其贴近客户的特定,而且由于手机这种移动终端的界面表达能力的限制,不可能把所有的功能一次性全部展示在客户面前,需要为不同客户提供不同的定制服务。 最后,手机银行系统需要支持多通信服务提供商和多接入技术。
  
  因此在系统设计时,结合信息系统实际情况,通过手机银行系统的建设,需要集中签约系统、交互流程控制、业务集成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手机银行完整业务。
  
  手机银行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1) 集中签约(个性化设置)系统,通过集中签约系统,实现客户信息的集中共享,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提供基础;通过多渠道签约,方便客户完成签约过程,降低营销成本。目前,手机银行的集中签约系统主要包含实现以下功能:
  
  △ 客户信息集中管理,实现了客户信息的最大化利用的基础
  
  △ 提供客户定制的个性化的信息,初步体现了客户的差别化服务
  
  △ 产品管理功能,提供抽象的产品要素和交互流程管理,提供了同样的产品在不同渠道上一致表现
  
  △ 统一的渠道属性管理,包括渠道信息维护管理、统一的渠道交易状态控制、统一的渠道交互安全控制、渠道产品控制、客户渠道产品的签约控制
  
  △ 统一的产品计费管理,按客户需要提供相应的功能的统一机制,针对不同客户进行针对性定价和优惠的策略,为客户提供套餐、优惠等计费服务,集中签约系统中记录了客户的定制的所有渠道、产品信息,可在此基础上实现统一的产品计费管理。
  
  2) 业务集成系统,由于手机银行本身仅为一个交易渠道,真正的银行商业逻辑是由核心产品层的功能组件提供,而这些功能组件往往不是直接面向客户的产品。因此,业务集成系统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能力:对于可单独提供产品能力的服务将其通过配置进行发布;对于需组合使用的服务,提供封装服务,以达到通过配置使其以新的产品服务形态表现的目的。同时,业务集成系统根据客户预先定制在签约系统中的定制信息,自动组织并完成核心产品需要的交易信息。这样,同样的金融功能由于不同客户定制信息的不同而对不同客户体现出个性化特性。业务集成系统提供面向技术的配置化的产品-服务封装功能。
  
  3) SP前置系统实际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针对具体渠道的协议转换,二是对签约系统中制定的产品要素流程的具体交互控制。由于USSD接入模式的特性(面向实时连接)和手机终端表达能力的限制,客户在手机上对每个产品的每个交互步骤的控制均由SP前置系统控制。在设计和实施中除去与移动USSD平台的SMPP协议转换部分,SP前置实际上是一个通用的交易交互流程控制系统,能够保持客户在具体渠道终端上的交易流程状态,并交互式的向渠道终端提供交易序列。SP前置的交互流程控制通过与不同渠道的内容管理组件的配合,可以提供基于文本、语音、图形、图象等不同表现形式的业务流程,可以方便的将业务集成系统包装的产品实现在诸如多媒体终端、电话银行、电视银行等渠道上。
  
  4) 系统安全与风险控制,由于通过USSD/SMS移动接入模式的限制,整个系统的安全建立在移动GSM网的安全基础上,手机银行无法提供端到端的安全,因此无法在技术上实现系统的抗抵赖,只能通过与移动服务商的协定,约束其必须提供真实有效交易信息。鉴于这个原因,在系统安全控制上除与移动通过协议约束其必须提供安全可靠的接入服务外,系统还提供了大量的风险控制手段,主要有以下控制机制。
  
  △ 基于签约系统提供产品的访问控制,限制客户访问自己定制的产品和服务,在某些产品和服务存在一定的风险或者是不安全因素时,客户有权根据自己的选择不使用该项产品和服务,以保护自身的利益,同时避免银行与客户的纠纷。
△ 记录所有移动USSD平台发送的消息,供事后安全审计使用。
  
  △ 在手机银行渠道上使用与客户帐户、卡密码不同的专用渠道密码,防止客户帐户、卡密码的泄漏。
  
  △ 提供高粒度的客户风险控制手段,客户在系统最大允许范围内,可以在产品和渠道一级分别自行定制其能够承受风险的周期交易最大交易额度和交易次数。
  
  △ 身份认证,在第一次签约验证用户有效身份证件,手机银行渠道签约时用户提供的手机号码发送随机确认码验证客户身份,并为手机银行渠道单独设置一个支付密码,需要通过手机银行渠道发生帐务是,客户必须每次提供该密码以确认其身份。
  
  △ 访问控制的目的在于限制客户访问允许访问的产品和服务,在该项产品和服务存在一定的风险或者是不安全因素时,客户有权根据自己的选择不使用该项产品和服务,以保护自身的利益,同时避免银行与客户的纠纷。访问控制功能由集中签约系统统一提供,其粒度应当到渠道和产品级,即客户可以选择只在指定的渠道(可以是多种)享受或者不享受我行提供的某一种或者多种产品和服务。
  
  △ 抗抵赖,由于通过USSD/SMS方式的手机银行无法提供端到端的安全,因此无法在技术上实现系统的抗抵赖,只能通过与移动服务商的协定,约束其必须提供真实有效交易信息,而客户的抗抵赖由移动服务商平台上的安全机制完成(使用手机置于手机SIM卡上的IMSL码对交易信息进行签名)
  
  四、手机支付的商业模式初探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市场,去年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和中国联通仅仅依靠短信这个起初并不被看好的小功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功打造了一个新的产业链,其成功的关键点之一就是成功的解决了小额支付的问题。目前手机支付的解决方案形形色色,银行必须抓住机会建立有自己参与的支付方案,否则电信运营商极有可能采用和类似 “银联”这样的机构合作使银行脱媒,丧失机会。据统计,中国手机用户数已经超过1.8亿。这其中即使只有10%的用户利用“信用卡—手机”模式参与购物,也将是一个巨大的商机。银行不但可以为客户提供移动通讯与金融支付相结合的先进产品,也充分可以充分利用移动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提高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把手机变为信息中心和支付终端无疑会带来滚滚商机。技术并不复杂,但业务背后涉及的电信、银行、运营商等多方尚无定数的利益博弈才是导致美好构想难成现实的最大瓶颈。首先移动运营商或其他中间商能否成为银行?手机支付的款项直接从账号中划账,由于每次交易金额不大而且频次较多,这个账号如果由移动运营商自行建立,即移动首先要成为银行;而大宗买卖还是通过银行的消费账号划转,当移动运营商帐户的消费金额不足时,这个账号也可以成为补充账号。在欧洲,运营商自己成为银行,或者通过与银行合资开展预存业务的方式很常见。但在中国,移动运营商能否经营金融业务尚需讨论。其次,如果银行帐户成为绑定的支付帐户,商户、消费者、银行、移动通信运营商、中间商利益如何瓜分?从目前已有的合作模式来看,各家都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业务,似乎是最完美的结合。然而,任何发展模式都是要交由市场来验证的。“手机银行”一旦进入市场,一切相关利益就将变得赤裸裸。
  
  着名无线行业分析机构Northstream公司日前发表的一篇白皮书说,尽管移动支付为无线运营商、金融机构和新的无线行业参与者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目前还没有充分的理由让用户把手机当作钱包使用。要让大众接受移动支付服务,需要把一些关键的因素结合起来。要使移动收费成功就需要服务的简单和实用、市场知识和理解以及与恰当的合作伙伴结盟。
  
  支付习惯是移动电子商务的最大问题。全球电子货币的发展并不平衡,在美国使用电子货币交易已占到整个消费市场的30%,韩国这个数字是25%左右,日本是10%。而中国仅有5%的消费是通过电子货币方式完成。人们对消费方式的认识和习惯一开始就给广发的“手机银行”带来了一种天然局限性。
  
  “kill application”是“手机银行”生命力的源泉。手机银行这种新兴的电子支付方式,无非是看中了移动的广大用户资源及巨大潜能。然而,假如该业务正式全面进入市场,用户是否愿意接受新的模式?如果总是交易不成功,或是买一瓶可乐花费几分钟,那又何必受这份不相称的“等待”呢?这可能是“移动支付”难以逃脱的尴尬。
  
  对商家而言,现金交易或刷卡消费其实都很简单,没有必要把消费弄得那么花哨。对用户而言,要是手机支付能在短期内达到信用卡那么多终端数量,大概可以接受。另一方面,手机购物到底能让我们在多少地方买到东西,能买到什么东西?“手机银行”是无法替代钱包的困惑。
  
  发展从来都是注定要与困难、挫折甚至灾难紧密相连的,你“要”得越多,困难也就越大,平衡点越难找。要创新要发展就注定要面临更多的困难,迎接更多的挑战。先行一步作为市场的领先者,就要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关键是要清醒地制订出一套成熟的解决方案,才能成功打造出一条新的价值链,并使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得到利益,同时还须给未来留下发展空间。
  
  在为商户服务方面,可以支持实时支付消费款项是手机银行系统最大优势。如果可以尽量多的发展手机银行特约商户将会大大提高手机银行的使用环境,提高其他银行进入手机银行市场的门槛,因此我们设计了两种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商户需要:
1) 利用手机直接支付消费款项;
  
  △ 手机->手机的支付
  
  指付款方和收款方均为手机银行客户,付款方通过手机银行向收款方支付消费款项,双方均通过手机银行得到结算结果的通知。适用于有固定营业人员的消费场所。如出租车、批发市场等。
  
  △ 手机->收银机的支付
  
  指收款方为和建行联网的商城、超市等,付款方通过手机银行支付消费款项,收款方通过收银机接受收款信息。
  
  △ 手机->专用设备的支付
  
  接受收款结果的专用设备,特别是中国电信的“家加e”推出后,及其适合承载小型商户。适用于小型商店、摊位等营业人员不固定的场所。
  
  2) 利用手机申请一次性密码(oncepass)电子支票,并在商户家加e银行上使用,当然今后也可能在其他自助设备上使用电子支票以支付消费款项。这种模式大大增强了手机支付的灵活性,将复杂的手机支付交易分为两阶段分别提交:申请、使用。从而使手机支付更加安全、稳定。
  
  在建立新型消费模式时,作为先行者必然将承担市场是否接受这种消费模式的风险,如果这种消费模式没有能经过良好的倡导,或者经过大力的市场引导仍然不能为市场所接受,或市场的总份额仍然不够大的风险。
  
  通过手机银行和家加e银行的完美结合,形成消费者利用手机支付、商户利用家加e银行接受手机支付的封闭通道:消费者的银行帐户->手机->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固定通信服务提供商->商户的银行帐户。大大增加了手机支付的应用可能。
  
  五、手机银行展望
  
  当我们把手机银行乃至手机支付的商业模式小心翼翼的推向市场时,可以预见,手机移动支付很可能是手机作为一种移动通信终端,从单纯的语音传输工具向数据传输工具跨越的又一个推动力量。而且也是金融业开始向移动金融服务大举进军的推动力量。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日趋完善,“手机银行”将打造一个全新的价值链,手机银行将给银行增加的中间业务收入并使银行卡增值,同时作为一种优质高效、低成本的交易渠道,其替代银行柜面这一高交易成本渠道业务的替代效益也不可小视,大大降低经营成本。除了获得实在的利益外,银行还可以通过为客户提供新的价值来提升客户的忠诚。
  
  为了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战役中占得先机,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联合各自的力量,在力拼短信、彩信和彩e的同时,又分别推出了无线JAVA和BREW。作为移动通信数据业务平台,无线JAVA和BREW的推出,标志着手机银行数据业务的开发与应用进入了新阶段。而银行方面,如果不能迅速开发并占领市场,那么“银联”和通讯服务提供商的联合将使银行方面“脱媒”。巨大的商机将吸引各种力量,无论市场最终选择了任何模式,手机支付的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