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和RFID是构建无所不在的信息世界基石
作者:中国信息产业网
来源:RFID世界网
日期:2008-11-24 09:14:04
摘要:从全球范围来看,二维码和RFID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标签技术,未来几乎所有的物品都将拥有一个二维码或者RFID标签。可以说,标签将是U网络中最基本的信息工具,基于标签技术的电信类应用将是U网络中的主流应用。因此,电信运营商必须积极推动标签类应用向电信网络的移植。
从全球范围来看,二维码和RFID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标签技术,未来几乎所有的物品都将拥有一个二维码或者RFID标签。可以说,标签将是U网络中最基本的信息工具,基于标签技术的电信类应用将是U网络中的主流应用。因此,电信运营商必须积极推动标签类应用向电信网络的移植。
手机二维码在全球先行
手机二维码业务从2004年出现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备受各国运营商的青睐,已经成为一项成功的“移动+标签”的应用,扮演了先锋角色。
日本和韩国分别经过5年和4年的市场培育期而成为手机二维码的成熟市场。日本手机二维码已经实现了终端100%的普及率,手机二维码的产品认知度高达96.5%,实际使用率更是维持在73.3%的高水平。韩国预置二维码识读软件的手机,渗透率也从2003年的8%快速增长到2006年的82%。
中国的手机二维码业务于2006年面市,目前尚处于市场推广阶段,可以充分借鉴日韩的成功经验。
——简单、“零”成本是重要推动力
“手机二维码”是二维码的一种,是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矩形方阵记录信息的新一代条码技术。手机二维码由一个二维码矩阵图形和一个二维码号以及下方的说明文字构成。
手机二维码在存储信息和读取信息两方面都具有简单的特性。一方面,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是一维码的几十到几百倍,因此可以把物品的全部信息存储在一个二维码中,查看相关信息只需用识读设备扫描即可,不需要事先建立数据库。另一方面,用户只要免费安装识读软件,通过简单的扫码操作,就可以尽享丰富应用。
二维码主要印刷在报纸、杂志、广告、图书、产品、包装以及个人名片等多种载体上,而非常低廉的印刷费用构成了其主要成本。因此,二维码最大的优势,在于和一维码一样,基本上是无成本的。
——中国运营商可基于不同码型,推出适合的应用
日本和韩国在发展手机二维码业务时,分别采用了QR和DM码型,并统一为国家标准。从两种码型截然不同的特点来看,这两种码型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应用。因此,中国移动同时选择了这两种码型,并且推出了各有特色的应用。
信息存储容量,是开发应用的基础。其中,QR每平方英寸的信息存储容量在所有的码型中最高,为2953bit;DM能够存储1556bit。这种信息容量上的差距,决定了两种码型不同的应用空间。
DM码的低信息容量特点,使“扫码上网”成为其最适合的应用。此时,二维码就如同一个超级简化之后的网址,用户只要通过简单的“扫码”操作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获得丰富信息。因此,DM码可以广泛应用于移动广告、移动溯源、移动阅读等领域。例如,手机二维码与电影海报的结合,是当前中国移动推出的热门二维码应用之一。面对一张感兴趣的名为《跟踪》的电影海报(如图),用户只要利用手机拍下印刷在海报上的二维码,启动识读软件,随即就可以登录至该影片的WAP网站获得丰富的信息,如片花和剧照等。
QR码,由于相比DM码有着更大的信息容量,并且可以存储汉字,因此能够直接作为电子凭证而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空间,如移动支付、电子票务、二维码名片等。目前,QR码在日本已经被广泛印制于个人名片上,手机通过扫码,就可以将名片上的信息储存于手机之中。在中国,QR码在电子票务、移动支付领域的应用已经推出。例如,奥运期间,用户就可以通过中国移动的手机钱包购买北京奥运会的电子门票。用户通过手机登录奥运无线官方网站,即可查询票务信息,并通过手机钱包绑定的VISA信用卡,提前预订或购买奥运比赛和文化活动门票。无线票务系统会自动生成二维码电子票,用户凭手机就可以在场馆门口的专业读卡器上,直接扫描检票入场。
移动RFID是未来方向
作为二维码的无线版本,移动RFID(无线射频识别)则是标签技术的发展方向,并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无线化、批量读取,让标签无处不在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信息,拥有二维码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
第一,RFID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的特点,可以工作于恶劣环境之中,打破信息标识的特定地理限制。
第二,RFID为信息标识添加了更多智能,具有对标签上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提供更大的信息存储容量,并且可以多次读写信息等优点。其中,RFID标签可以存储从512字节到4M字节不等的数据,因而能够如同IPv6一般,让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可以提供产品生产、运输、存储情况,也可以辨别机器、动物和个体的身份等。
第三,RFID的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操作也更加方便快捷,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批量读取)。
基于上述优点,RFID能够广泛应用于生产、物流、交通、运输、医疗、防伪、跟踪、设备和资产管理等任何需要收集和处理信息的领域,可以提供产品生产、运输、存储情况,也可以辨别机器、动物和个体的身份等。因此,RFID将真正扮演未来U网络中最基本信息工具的角色。
——标签的价格影响RFID推广进程
RFID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读写器、标签和其他外围设备。与二维码相比,标签价格是影响其规模应用的最关键因素。RFID标签亟待低价化。
RFID标签根据标签种类和应用的不同,价格从30美分到50美元不等。而业界普遍认为,只有当RFID标签的价格降到5美分以下,才能够迎来雪崩式发展。业界之所以会形成“5美分”潮流,有着多方面的驱动力。其中,1999年成立的本部位于美国麻省理工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身份识别自动化中心”大力提倡了“5美分电子标签”。此外,沃尔玛也提出了“5美分”的标签价格要求,这成为RFID标签未来的发展目标。
“身份证明型”简化标签易于实现低价化。传统意义上的RFID标签主要基于大容量的特点用于存储物品相关的丰富信息,是一种信息存储器,因而价格较贵。而新涌现出的“身份证明型”RFID标签,则仅存储一个身份识别号码,将更多的信息存储在网络终端的识别设备之中,通过简化标签的功能,做到体积更小、价格更低。
从另一种基于标签有无电源的分类方法来看,在三种主要的RFID技术——有源、无源和半无源技术中,无源RFID标签的成本现在已经降到了可以随意贴用的程度。一个价值10美分的无源RFID标签已经可以存储对某一物体的完整描述。此外,一家名为SmartCode的公司曾经在2006年重磅推出了5美分的采用了全球统一的Gen2标准的标签产品,宣称终端用户只要一次订购量达到1亿枚,其RFID标签价格就可以降到5美分/枚。以日本为代表的RFID应用先进国家,也在大力推动RFID标签的低价化。从2005年起,日本经济产业省大力推进RFID标签置入单价降至5日元的“回声”项目。2006年夏,新产品开发完成并上市:新产品采用了置入式设计,把电子芯片和天线都压在两片薄膜中间,可以随意把这样的标签直接贴在纸或者其他物品上,也可以将其嵌入纸张或者塑料中使用。
从总体上来看,尽管RFID标签的价格还没有普遍降到5美分,但是相对于应用RFID标签之后带来的物流成本、管理成本、沟通成本乃至广告成本的巨大下降量,RFID标签的价格不应该再成为应用的阻碍。
——频段支持必不可少
按照所使用的频段划分,采用UHF(超高频860M~960M)频段的超高频RFID技术凭借着读取距离长、可广泛应用于物流领域等优点成为发展的主流和未来方向。从全球范围来看,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地开放相应的频段,为RFID技术发展提供必需的支持。
日本:UHF频段尽管已经分配给了移动通信网络使用或者用于其他用途,不能被RFID所用;但是,2005年无线电相关法律得到修正,952M~954M的频段被开放使用。
韩国:韩国政府为在手机中应用RFID技术提供了一个最主要的支持,就是为其分配了位于900MHz附近的无线频段。
美欧:美国开放了902M~928M频段,欧洲开放了865M~868M频段。
中国:2007年4月20日,原信息产业部正式发布了UHF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划定840MHz~845MHz和920MHz~925MHz为800MHz/900MHz频段RFID技术的具体使用频率。当中国UHF频段正式批准后,中国RFID产业与世界接轨,中国RFID行业制造商和供应商就可以从全球制造业的源头提供相应的服务。
手机二维码在全球先行
手机二维码业务从2004年出现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备受各国运营商的青睐,已经成为一项成功的“移动+标签”的应用,扮演了先锋角色。
日本和韩国分别经过5年和4年的市场培育期而成为手机二维码的成熟市场。日本手机二维码已经实现了终端100%的普及率,手机二维码的产品认知度高达96.5%,实际使用率更是维持在73.3%的高水平。韩国预置二维码识读软件的手机,渗透率也从2003年的8%快速增长到2006年的82%。
中国的手机二维码业务于2006年面市,目前尚处于市场推广阶段,可以充分借鉴日韩的成功经验。
——简单、“零”成本是重要推动力
“手机二维码”是二维码的一种,是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矩形方阵记录信息的新一代条码技术。手机二维码由一个二维码矩阵图形和一个二维码号以及下方的说明文字构成。
手机二维码在存储信息和读取信息两方面都具有简单的特性。一方面,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是一维码的几十到几百倍,因此可以把物品的全部信息存储在一个二维码中,查看相关信息只需用识读设备扫描即可,不需要事先建立数据库。另一方面,用户只要免费安装识读软件,通过简单的扫码操作,就可以尽享丰富应用。
二维码主要印刷在报纸、杂志、广告、图书、产品、包装以及个人名片等多种载体上,而非常低廉的印刷费用构成了其主要成本。因此,二维码最大的优势,在于和一维码一样,基本上是无成本的。
——中国运营商可基于不同码型,推出适合的应用
日本和韩国在发展手机二维码业务时,分别采用了QR和DM码型,并统一为国家标准。从两种码型截然不同的特点来看,这两种码型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应用。因此,中国移动同时选择了这两种码型,并且推出了各有特色的应用。
信息存储容量,是开发应用的基础。其中,QR每平方英寸的信息存储容量在所有的码型中最高,为2953bit;DM能够存储1556bit。这种信息容量上的差距,决定了两种码型不同的应用空间。
DM码的低信息容量特点,使“扫码上网”成为其最适合的应用。此时,二维码就如同一个超级简化之后的网址,用户只要通过简单的“扫码”操作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获得丰富信息。因此,DM码可以广泛应用于移动广告、移动溯源、移动阅读等领域。例如,手机二维码与电影海报的结合,是当前中国移动推出的热门二维码应用之一。面对一张感兴趣的名为《跟踪》的电影海报(如图),用户只要利用手机拍下印刷在海报上的二维码,启动识读软件,随即就可以登录至该影片的WAP网站获得丰富的信息,如片花和剧照等。
QR码,由于相比DM码有着更大的信息容量,并且可以存储汉字,因此能够直接作为电子凭证而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空间,如移动支付、电子票务、二维码名片等。目前,QR码在日本已经被广泛印制于个人名片上,手机通过扫码,就可以将名片上的信息储存于手机之中。在中国,QR码在电子票务、移动支付领域的应用已经推出。例如,奥运期间,用户就可以通过中国移动的手机钱包购买北京奥运会的电子门票。用户通过手机登录奥运无线官方网站,即可查询票务信息,并通过手机钱包绑定的VISA信用卡,提前预订或购买奥运比赛和文化活动门票。无线票务系统会自动生成二维码电子票,用户凭手机就可以在场馆门口的专业读卡器上,直接扫描检票入场。
移动RFID是未来方向
作为二维码的无线版本,移动RFID(无线射频识别)则是标签技术的发展方向,并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无线化、批量读取,让标签无处不在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信息,拥有二维码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
第一,RFID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的特点,可以工作于恶劣环境之中,打破信息标识的特定地理限制。
第二,RFID为信息标识添加了更多智能,具有对标签上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提供更大的信息存储容量,并且可以多次读写信息等优点。其中,RFID标签可以存储从512字节到4M字节不等的数据,因而能够如同IPv6一般,让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可以提供产品生产、运输、存储情况,也可以辨别机器、动物和个体的身份等。
第三,RFID的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操作也更加方便快捷,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批量读取)。
基于上述优点,RFID能够广泛应用于生产、物流、交通、运输、医疗、防伪、跟踪、设备和资产管理等任何需要收集和处理信息的领域,可以提供产品生产、运输、存储情况,也可以辨别机器、动物和个体的身份等。因此,RFID将真正扮演未来U网络中最基本信息工具的角色。
——标签的价格影响RFID推广进程
RFID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读写器、标签和其他外围设备。与二维码相比,标签价格是影响其规模应用的最关键因素。RFID标签亟待低价化。
RFID标签根据标签种类和应用的不同,价格从30美分到50美元不等。而业界普遍认为,只有当RFID标签的价格降到5美分以下,才能够迎来雪崩式发展。业界之所以会形成“5美分”潮流,有着多方面的驱动力。其中,1999年成立的本部位于美国麻省理工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身份识别自动化中心”大力提倡了“5美分电子标签”。此外,沃尔玛也提出了“5美分”的标签价格要求,这成为RFID标签未来的发展目标。
“身份证明型”简化标签易于实现低价化。传统意义上的RFID标签主要基于大容量的特点用于存储物品相关的丰富信息,是一种信息存储器,因而价格较贵。而新涌现出的“身份证明型”RFID标签,则仅存储一个身份识别号码,将更多的信息存储在网络终端的识别设备之中,通过简化标签的功能,做到体积更小、价格更低。
从另一种基于标签有无电源的分类方法来看,在三种主要的RFID技术——有源、无源和半无源技术中,无源RFID标签的成本现在已经降到了可以随意贴用的程度。一个价值10美分的无源RFID标签已经可以存储对某一物体的完整描述。此外,一家名为SmartCode的公司曾经在2006年重磅推出了5美分的采用了全球统一的Gen2标准的标签产品,宣称终端用户只要一次订购量达到1亿枚,其RFID标签价格就可以降到5美分/枚。以日本为代表的RFID应用先进国家,也在大力推动RFID标签的低价化。从2005年起,日本经济产业省大力推进RFID标签置入单价降至5日元的“回声”项目。2006年夏,新产品开发完成并上市:新产品采用了置入式设计,把电子芯片和天线都压在两片薄膜中间,可以随意把这样的标签直接贴在纸或者其他物品上,也可以将其嵌入纸张或者塑料中使用。
从总体上来看,尽管RFID标签的价格还没有普遍降到5美分,但是相对于应用RFID标签之后带来的物流成本、管理成本、沟通成本乃至广告成本的巨大下降量,RFID标签的价格不应该再成为应用的阻碍。
——频段支持必不可少
按照所使用的频段划分,采用UHF(超高频860M~960M)频段的超高频RFID技术凭借着读取距离长、可广泛应用于物流领域等优点成为发展的主流和未来方向。从全球范围来看,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地开放相应的频段,为RFID技术发展提供必需的支持。
日本:UHF频段尽管已经分配给了移动通信网络使用或者用于其他用途,不能被RFID所用;但是,2005年无线电相关法律得到修正,952M~954M的频段被开放使用。
韩国:韩国政府为在手机中应用RFID技术提供了一个最主要的支持,就是为其分配了位于900MHz附近的无线频段。
美欧:美国开放了902M~928M频段,欧洲开放了865M~868M频段。
中国:2007年4月20日,原信息产业部正式发布了UHF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划定840MHz~845MHz和920MHz~925MHz为800MHz/900MHz频段RFID技术的具体使用频率。当中国UHF频段正式批准后,中国RFID产业与世界接轨,中国RFID行业制造商和供应商就可以从全球制造业的源头提供相应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