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国标解读
作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来源:RFID世界网
日期:2007-03-07 22:58:06
摘要:国家标准GB/T 20563-2006 《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已经于2006年12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并在2006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动物代码是动物个体(包括家禽家畜、家养宠物、动物园动物、实验室动物等)身份的唯一标识代码。
国家标准GB/T 20563-2006 《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已经于2006年12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并在2006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动物代码是动物个体(包括家禽家畜、家养宠物、动物园动物、实验室动物等)身份的唯一标识代码。为了满足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和动物疾病的预警和控制等社会生活安全的需要,对每一个动物的信息进行登记并进行终生的跟踪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国家动物代码作为动物个体信息在不同部门之间共享和交换的关键字,每一个国家动物代码唯一对应着一只具体动物个体的相关信息,是实现动物个体在流通过程中的跟踪与追溯的重要基础保障。国家动物代码的使用保证了动物在流通过程中动物信息的可靠性,它对维护国家和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便利管理部门系统的、准确的对动物个体进行管理提供了保障。
点 题
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狂犬病……现在,越来越多的因动物而引起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03年,“非典”的全面爆发更是让我们对自己的朋友——动物有了更多的认识。一直以来,如何管好动物,不要让“非典”那样让人心悸的事情再次发生就一直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现在,一项被称为动物“身份证”标准的实施,有望让这种情况有所改善。这就是于2006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GB/T20563-2006)。
动物惟一的“身份证”
我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身份证可以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即使是两人重名身份证也不会重复。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一个与自己对应的全国惟一的身份证号码。同样,在《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整个标准中,要把动物的身份证做好,核心就是编码。
“在这个标准中,我们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编码方式,既保证了每一个动物编码的惟一性,也保证了编码的普适性。这个惟一的编码不但在中国是惟一的,在全世界也是惟一的,而且也是通用的。”该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主任黄燕滨说。
据黄燕滨介绍,这项标准是根据ISO11784:1996《射频识别———动物代码结构》的总体原则,并结合我国动物管理的实际编制而成的。这首先保证了编码具有国际流通的功能。在最核心的编码部分(相当于人的身份证号码),动物代码由64位二进制数组成,二进制代码位置序号简称位序号,位序号以左边位为低序位。64位二进制代码分为3个具有特定含义的代码段,分别是控制代码段、国家或地区代码段、国家动物代码段。其中前16位是控制代码、17~26位为国家或地区代码,27~64位为国家动物代码,适用于家禽家畜、家养宠物、动物园动物、实验室动物、特种动物的识别,也适用于动物管理相关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动物的身份证号码有了,怎么管理、识别这些号码就是关键所在了。在标准中,对动物身份信息的存贮和识别采用的是射频技术。“无论是野生状态下的动物研究与保护,还是人工饲养状态下的动物管理,都需要跟踪及识别到每一个动物个体。射频技术利用感应或无线电波实现非接触的信息交换,为动物个体识别带来了准确性、高效率和自动化。射频识别技术能够对运动中的动物进行非接触识别,并且具有极强的抗恶劣环境影响的能力,因此,已成为被国内外动物管理者、研究者广泛采用的技术。” 黄燕滨说。
据了解,这种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动物体内植入一块包含动物身份证号码这一基本信息在内的芯片,然后在对动物身份进行确认时,通过相应的读取装置,即使不接触动物身体,也能把动物的身份弄得一清二楚。“射频识别是一个载体,属于动物身份识别体系中的一种,也可采用其他的识别技术,如二维条码标签、号签等。但射频识别较其他识别技术更方便。”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工程师王毅说。
目前,我国各类动物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农场动物由农业部主管,宠物属公安部管理,动物园动物由建设部管理,濒危保护动物由林业局管理,各类不同的实验室动物归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如何让各部门协调运作,恐怕是能否让动物的身份证真正运转起来、保证从源头管好动物,从而确保动物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关键。
农场动物盼“兼容”
24岁的牛小姐本来是北京烤鸭的忠实拥趸,以前要是一个月不吃烤鸭,保证会馋得受不了。但两年前肆虐全球的禽流感让她不得不割舍多年的挚爱,虽然北京烤鸭至今仍然非常安全,但看到全世界乃至全国各地不断出现禽流感疫情,还是让牛小姐心有余悸。在相信“病从口入”俗语的中国消费者看来,我们吃东西要从最开始的吃得饱到后来吃得好,而现在,则是要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这其中,动物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关心。12月10日,记者在北京市街头随机采访了12位市民,当谈及动物食品安全时,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等字眼被普遍提及,大家对如何加强动物的源头管理都非常关注。
据了解,我国目前大约有10亿头猪、6亿头羊、2亿头牛和140亿只家禽。从今年7月1日起,农业部开始实施《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即农业部第67号部令)。巧合的是,在第67号部令中,农业部同样推行给家畜、家禽等农场动物的生产环节实行“身份证”管理。不同的是,农业部的编码方法与国家标准略为不同,采用的是由畜禽种类代码、县级行政区域代码、标识顺序号共15位数字及专用条码组成。据悉,目前农业部已经开始对猪、牛、羊三类数量最大的家畜实行编码。具体的编码方法是猪、牛、羊的畜禽种类代码分别为1、2、3。编码形式为第1位为种类代码(目前只有3类),2至7位为县级行政区域代码,8至15位为标识顺序号。
专家指出,要真正做到每一个活体动物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分步实施。在食品供应链的全过程中(不只是生产环节),亦可采用不同的食品溯源技术来保证食品的安全。但要做到动物编码全国惟一、国际惟一,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执行国家标准,获得国家动物代码。
更方便管理各种犬
人们通常都把狗称之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特别是随着现在宠物热的兴起,大批宠物犬也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再加上工作犬忠实地为人类服务,狗就更受到人们的喜爱了。但现在狂犬病的流行却又让人们多了一层担心。好在目前从工作犬开始,对全国犬的实施身份证管理的工作已经开始了,依据的编码方法就是国家标准《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
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常务理事郭守堂介绍说,公安部从2004年开始,与中国编码中心展开合作,开始试点工作犬的标准管理工作,目前已经对3万只工作犬植入了芯片、实行了编码、建立了档案。
在郭守堂看来,工作犬的外延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如警犬、牧羊犬,它们在工作的时候是工作犬。但它们还有自然属性,即它们首先是一只犬。同现在流行的宠物也是一样。在这种状态下,无论是从动物谱系的管理上去确保犬的质量,还是从狂犬病的防治上,采用国家标准化的管理,实行统一编码和建立数据库,都是非常必要和有作用的。
同时,那些流浪的动物们也便于管理了。记者从有关小动物保护组织处获悉,北京至少有10万多只流浪狗,不少于50万只流浪猫。另据北京市公安局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全年共收容了3000只至4000只流浪狗。“编码保证了动物的身份惟一性,芯片则从技术上给动物的管理提供了保证,这既利于追踪溯源、保证质量,还能促进贸易的发展。”郭守堂说。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形象地形容了给狗办身份证的六大好处,即“电子身份证”可以记录狗的出生年月、健康状况、防疫情况等,还留有足够空余容量,以备将来数字输入;狗的“爸爸妈妈”们的姓名、地址等,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设备输入到电子芯片上;“电子身份证”还可以将狗以前的病史、病历和病情记录下来;“电子身份证芯片”的植入过程也十分简单,注射器只有手工小剪刀那么大,直接植入狗的左颈皮下即可;狗凭着“电子身份证”到指定的宠物医院去看病,还可以“享受”相应的优惠和周到的服务;凡是拥有“电子身份证”的狗可以免费“享受”每年一次的健康检查和疫苗注射。
其他动物也要管
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动物传播疾病的巨大威胁,也让我们对动物食品安全的关注从家庭转向了野外。如何对野生濒危动物实行源头管理,也是野生动物身份证要解决的问题。国家林业局教授级高工阮向东认为,要落实对野生动物的身份确认,追踪工作是关键,这就需要加强标准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协调性。
动物园是动物们栖息的另一重要家园。中国动物园协会会长谢文中介绍说,目前我国的部分动物园已经对大熊猫等珍稀动物作了谱系档案,通过植入芯片的方式建立了电子信息。但芯片基本上依靠进口,所以在编码上也采用的是国外的编码方法。通过采用国标的统一编码方法,就能保证动物身份的惟一性了,也利于动物的国际交流。
观点
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钱恒——要保证标准的实施,宠物、畜牧、实验室动物、动物园动物在号码上怎么分配需要解决。同时,植入RFID(射频)标签以后,如果数据不统一就没有意义,编码的混乱会导致信息的混乱,所以全国统一编码很重要。
北京观赏动物医院院长凌凤俊——动物编码相当于人的身份证号码。长期以来,日本、法国等许多国家对我国出口的宠物动物都要求有“电子身份证”,并提供相应的档案信息。早期,由于我国还没有动物编码标准,采用了法国提供的“身份证”产品和编码,现在有了国家标准,出口动物可以采用中国的“身份证”号码了。动物目前既有社会属性又有经济属性,还要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贸易。宠物现在也是“家庭成员”了。我国也要考虑要求国外动物进入我国时需提供“身份”证明。
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陆林华——用自动识别技术对动物进行跟踪,能帮助政府进行动物疾病控制,追溯食品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该标准对利用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标签)对动物进行统一的标识时进行统一编码,能做到对动物惟一识别,防止重码。由于标准实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电子标签)这一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各方投入,大面积推广难度较大。因此,在推进实施过程中,要发挥各个政府管理部门、各个行业、各个地方的积极性。可以在政府需要强制管理的领域,寻找突破口,以点带面,进行推广。在电子标签成本大幅下降后,再大面积推广。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经济所研究员张存根——搞这个标准是很有意义的。农业部的第67号部令也是这个意思,能把对动物的管理从防疫扩大到生产管理,追根溯源,作用是肯定的。但在实行时还得克服具体困难。
声音
汪先生(湖北 农民):我家养了20多年的猪和牛,除了打防疫针外,没听说要做什么其他标记,不过如果国家有政策,我还是积极支持的。保证了动物的安全就是保证了我们自己的安全。但是希望给猪和牛加标签的时候不要收费太贵,要不然一年的猪就白养了。
陈女士(北京 宠物拥有者):对宠物建立档案倒是可以,这样我就不怕我们家“妞妞”(宠物的名字)走丢了或者被偷了。也不怕别人冤枉“妞妞”乱咬人了。
刘小姐(山东 消费者):食品安全太重要了!如果真的能从源头管好动物,那确实不错,也许“非典”那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但作为消费者,我最关心的还是能不能真正把动物食品质量管好。
解读:实施要破几大关
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给动物一个“身份证”,能够追根溯源,从源头维护动物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标准只有落到实处,被真正执行了才能见到效果。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标准实施中还有不少的关口需要突破。
首先就是部门协调问题。由于我国的动物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所以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如何与这些部门已有的管理措施相融合,协调好部门利益就显得很关键了。当然,要管好全国的动物,保证食品安全,不是一个部门或某个人的事,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这个角度讲,想依靠出台一个标准就解决动物食品安全与质量问题,也是不现实的。
其次就是芯片的质量和价格问题。据悉,目前这种芯片国内还没有厂家能生产,现在使用的芯片主要依靠进口,价格大多在100元左右。如此不菲的价格由谁来承担确实需要考虑。
最后是配套措施与标准的制定以及编码的统一问题。此前全国已经实行的动物编码方法相当混乱,如何将这些编码按照国标的要求统一起来是标准顺利实施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紧接着就是配套标准的制定,包括标签标准、读卡器标准等,还有就是标准的实施细则与规范,也是保证标准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或许等到有一天,我们所有的动物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和数据库系统,人类与自己的朋友——动物们的相处会更加融洽与和谐。到那时,才能够真正做到从源头上监管好动物食品的安全。
点 题
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狂犬病……现在,越来越多的因动物而引起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03年,“非典”的全面爆发更是让我们对自己的朋友——动物有了更多的认识。一直以来,如何管好动物,不要让“非典”那样让人心悸的事情再次发生就一直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现在,一项被称为动物“身份证”标准的实施,有望让这种情况有所改善。这就是于2006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GB/T20563-2006)。
动物惟一的“身份证”
我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身份证可以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即使是两人重名身份证也不会重复。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一个与自己对应的全国惟一的身份证号码。同样,在《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整个标准中,要把动物的身份证做好,核心就是编码。
“在这个标准中,我们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编码方式,既保证了每一个动物编码的惟一性,也保证了编码的普适性。这个惟一的编码不但在中国是惟一的,在全世界也是惟一的,而且也是通用的。”该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主任黄燕滨说。
据黄燕滨介绍,这项标准是根据ISO11784:1996《射频识别———动物代码结构》的总体原则,并结合我国动物管理的实际编制而成的。这首先保证了编码具有国际流通的功能。在最核心的编码部分(相当于人的身份证号码),动物代码由64位二进制数组成,二进制代码位置序号简称位序号,位序号以左边位为低序位。64位二进制代码分为3个具有特定含义的代码段,分别是控制代码段、国家或地区代码段、国家动物代码段。其中前16位是控制代码、17~26位为国家或地区代码,27~64位为国家动物代码,适用于家禽家畜、家养宠物、动物园动物、实验室动物、特种动物的识别,也适用于动物管理相关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动物的身份证号码有了,怎么管理、识别这些号码就是关键所在了。在标准中,对动物身份信息的存贮和识别采用的是射频技术。“无论是野生状态下的动物研究与保护,还是人工饲养状态下的动物管理,都需要跟踪及识别到每一个动物个体。射频技术利用感应或无线电波实现非接触的信息交换,为动物个体识别带来了准确性、高效率和自动化。射频识别技术能够对运动中的动物进行非接触识别,并且具有极强的抗恶劣环境影响的能力,因此,已成为被国内外动物管理者、研究者广泛采用的技术。” 黄燕滨说。
据了解,这种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动物体内植入一块包含动物身份证号码这一基本信息在内的芯片,然后在对动物身份进行确认时,通过相应的读取装置,即使不接触动物身体,也能把动物的身份弄得一清二楚。“射频识别是一个载体,属于动物身份识别体系中的一种,也可采用其他的识别技术,如二维条码标签、号签等。但射频识别较其他识别技术更方便。”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工程师王毅说。
目前,我国各类动物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农场动物由农业部主管,宠物属公安部管理,动物园动物由建设部管理,濒危保护动物由林业局管理,各类不同的实验室动物归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如何让各部门协调运作,恐怕是能否让动物的身份证真正运转起来、保证从源头管好动物,从而确保动物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关键。
农场动物盼“兼容”
24岁的牛小姐本来是北京烤鸭的忠实拥趸,以前要是一个月不吃烤鸭,保证会馋得受不了。但两年前肆虐全球的禽流感让她不得不割舍多年的挚爱,虽然北京烤鸭至今仍然非常安全,但看到全世界乃至全国各地不断出现禽流感疫情,还是让牛小姐心有余悸。在相信“病从口入”俗语的中国消费者看来,我们吃东西要从最开始的吃得饱到后来吃得好,而现在,则是要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这其中,动物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关心。12月10日,记者在北京市街头随机采访了12位市民,当谈及动物食品安全时,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等字眼被普遍提及,大家对如何加强动物的源头管理都非常关注。
据了解,我国目前大约有10亿头猪、6亿头羊、2亿头牛和140亿只家禽。从今年7月1日起,农业部开始实施《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即农业部第67号部令)。巧合的是,在第67号部令中,农业部同样推行给家畜、家禽等农场动物的生产环节实行“身份证”管理。不同的是,农业部的编码方法与国家标准略为不同,采用的是由畜禽种类代码、县级行政区域代码、标识顺序号共15位数字及专用条码组成。据悉,目前农业部已经开始对猪、牛、羊三类数量最大的家畜实行编码。具体的编码方法是猪、牛、羊的畜禽种类代码分别为1、2、3。编码形式为第1位为种类代码(目前只有3类),2至7位为县级行政区域代码,8至15位为标识顺序号。
专家指出,要真正做到每一个活体动物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分步实施。在食品供应链的全过程中(不只是生产环节),亦可采用不同的食品溯源技术来保证食品的安全。但要做到动物编码全国惟一、国际惟一,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执行国家标准,获得国家动物代码。
更方便管理各种犬
人们通常都把狗称之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特别是随着现在宠物热的兴起,大批宠物犬也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再加上工作犬忠实地为人类服务,狗就更受到人们的喜爱了。但现在狂犬病的流行却又让人们多了一层担心。好在目前从工作犬开始,对全国犬的实施身份证管理的工作已经开始了,依据的编码方法就是国家标准《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
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常务理事郭守堂介绍说,公安部从2004年开始,与中国编码中心展开合作,开始试点工作犬的标准管理工作,目前已经对3万只工作犬植入了芯片、实行了编码、建立了档案。
在郭守堂看来,工作犬的外延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如警犬、牧羊犬,它们在工作的时候是工作犬。但它们还有自然属性,即它们首先是一只犬。同现在流行的宠物也是一样。在这种状态下,无论是从动物谱系的管理上去确保犬的质量,还是从狂犬病的防治上,采用国家标准化的管理,实行统一编码和建立数据库,都是非常必要和有作用的。
同时,那些流浪的动物们也便于管理了。记者从有关小动物保护组织处获悉,北京至少有10万多只流浪狗,不少于50万只流浪猫。另据北京市公安局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全年共收容了3000只至4000只流浪狗。“编码保证了动物的身份惟一性,芯片则从技术上给动物的管理提供了保证,这既利于追踪溯源、保证质量,还能促进贸易的发展。”郭守堂说。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形象地形容了给狗办身份证的六大好处,即“电子身份证”可以记录狗的出生年月、健康状况、防疫情况等,还留有足够空余容量,以备将来数字输入;狗的“爸爸妈妈”们的姓名、地址等,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设备输入到电子芯片上;“电子身份证”还可以将狗以前的病史、病历和病情记录下来;“电子身份证芯片”的植入过程也十分简单,注射器只有手工小剪刀那么大,直接植入狗的左颈皮下即可;狗凭着“电子身份证”到指定的宠物医院去看病,还可以“享受”相应的优惠和周到的服务;凡是拥有“电子身份证”的狗可以免费“享受”每年一次的健康检查和疫苗注射。
其他动物也要管
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动物传播疾病的巨大威胁,也让我们对动物食品安全的关注从家庭转向了野外。如何对野生濒危动物实行源头管理,也是野生动物身份证要解决的问题。国家林业局教授级高工阮向东认为,要落实对野生动物的身份确认,追踪工作是关键,这就需要加强标准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协调性。
动物园是动物们栖息的另一重要家园。中国动物园协会会长谢文中介绍说,目前我国的部分动物园已经对大熊猫等珍稀动物作了谱系档案,通过植入芯片的方式建立了电子信息。但芯片基本上依靠进口,所以在编码上也采用的是国外的编码方法。通过采用国标的统一编码方法,就能保证动物身份的惟一性了,也利于动物的国际交流。
观点
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钱恒——要保证标准的实施,宠物、畜牧、实验室动物、动物园动物在号码上怎么分配需要解决。同时,植入RFID(射频)标签以后,如果数据不统一就没有意义,编码的混乱会导致信息的混乱,所以全国统一编码很重要。
北京观赏动物医院院长凌凤俊——动物编码相当于人的身份证号码。长期以来,日本、法国等许多国家对我国出口的宠物动物都要求有“电子身份证”,并提供相应的档案信息。早期,由于我国还没有动物编码标准,采用了法国提供的“身份证”产品和编码,现在有了国家标准,出口动物可以采用中国的“身份证”号码了。动物目前既有社会属性又有经济属性,还要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贸易。宠物现在也是“家庭成员”了。我国也要考虑要求国外动物进入我国时需提供“身份”证明。
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陆林华——用自动识别技术对动物进行跟踪,能帮助政府进行动物疾病控制,追溯食品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该标准对利用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标签)对动物进行统一的标识时进行统一编码,能做到对动物惟一识别,防止重码。由于标准实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电子标签)这一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各方投入,大面积推广难度较大。因此,在推进实施过程中,要发挥各个政府管理部门、各个行业、各个地方的积极性。可以在政府需要强制管理的领域,寻找突破口,以点带面,进行推广。在电子标签成本大幅下降后,再大面积推广。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经济所研究员张存根——搞这个标准是很有意义的。农业部的第67号部令也是这个意思,能把对动物的管理从防疫扩大到生产管理,追根溯源,作用是肯定的。但在实行时还得克服具体困难。
声音
汪先生(湖北 农民):我家养了20多年的猪和牛,除了打防疫针外,没听说要做什么其他标记,不过如果国家有政策,我还是积极支持的。保证了动物的安全就是保证了我们自己的安全。但是希望给猪和牛加标签的时候不要收费太贵,要不然一年的猪就白养了。
陈女士(北京 宠物拥有者):对宠物建立档案倒是可以,这样我就不怕我们家“妞妞”(宠物的名字)走丢了或者被偷了。也不怕别人冤枉“妞妞”乱咬人了。
刘小姐(山东 消费者):食品安全太重要了!如果真的能从源头管好动物,那确实不错,也许“非典”那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但作为消费者,我最关心的还是能不能真正把动物食品质量管好。
解读:实施要破几大关
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给动物一个“身份证”,能够追根溯源,从源头维护动物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标准只有落到实处,被真正执行了才能见到效果。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标准实施中还有不少的关口需要突破。
首先就是部门协调问题。由于我国的动物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所以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如何与这些部门已有的管理措施相融合,协调好部门利益就显得很关键了。当然,要管好全国的动物,保证食品安全,不是一个部门或某个人的事,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这个角度讲,想依靠出台一个标准就解决动物食品安全与质量问题,也是不现实的。
其次就是芯片的质量和价格问题。据悉,目前这种芯片国内还没有厂家能生产,现在使用的芯片主要依靠进口,价格大多在100元左右。如此不菲的价格由谁来承担确实需要考虑。
最后是配套措施与标准的制定以及编码的统一问题。此前全国已经实行的动物编码方法相当混乱,如何将这些编码按照国标的要求统一起来是标准顺利实施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紧接着就是配套标准的制定,包括标签标准、读卡器标准等,还有就是标准的实施细则与规范,也是保证标准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或许等到有一天,我们所有的动物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和数据库系统,人类与自己的朋友——动物们的相处会更加融洽与和谐。到那时,才能够真正做到从源头上监管好动物食品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