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技术文章  >  制造  >  正文

ERP和自动识别技术

作者:佚名
来源:RFID世界网
日期:2006-04-18 10:18:28
摘要:物流企业应用无线数据采集和网络技术进行仓储、运输管理的关键是:射频识别技术与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实现无缝连接。它已成为评价其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或物流一体化管理的重要基础。ERP系统如不能有效生成无线数据采集器传入的数据,大量繁琐的基础数据将不能高速、准确地输入ERP系统,物流企业将很难有效地实施快速响应。
关键词:ERP自动识别技术
    企业与ERP

    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开始尝试从MRPⅡ到ERP的转变。海尔、联想等著名企业因此获益。但是,由于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我国企业实施ERP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目前,我国已实施ERP的部分企业感到其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我认为,这是由于两个主要方面的问题造成的:一是企业现代管理意识较差;二是企业信息化水平低且普遍缺少信息化设施,信息传输速度缓慢,基础数据输入量过大,人工操作方式速度慢,且极易出错。 现代管理意识差是所有企业一直都在注重解决的问题,属于企业的“软件问题”,需要对管理层人员进行系统地培养。而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设备、设施落后,则属于企业的“硬件问题”,需要资金的投入和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如,实施ERP需要大量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这是传统的手工录入和传输操作所不能实现的。而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克服了这一难题。通过自动识别系统对各种标签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不但极大地提高了操作速度,而且有效地避免了由于数据量大、层次结构复杂而出现的重复录入及操作失误所造成的数据错误,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活动的效率,保障了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为ERP决策系统提供了准确的信息保障。

    在实际业务流程中,人工数据录入的出错率是相当惊人的。据某著名ERP软件厂提供的数据,医药企业在单据人工录入时的差错率达到5%~10%。而应用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大大减少这种差错。提高数据处理速度,事际上是增强了ERP系统的使用价值。企业数据采集的自动化远不止简单地使用数据采集设备,其复杂程度甚至可以看成是一次业务流程重构。如果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数据采集自动化的优势,它带来的业务改观是相当巨大的。这并不是说自动识别技术自身有多神奇,其功效在于它是企业信息系统的催化剂,能促进信息流高效、畅通地流动。自动识别技术本身并不直接创造价值,它需要其他技术的配合。这些技术涵盖了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实用软件、操作系统等多个方面。计算机管理技术的普及和企业对数据采集技术的依赖,促进了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无线识别技术应运而生。
      
    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一个无线数据采集系统功能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条码标签、射频识读标签、无线识读设备、网络、信息处理和存储系统。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是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全过程进行数据跟踪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充分满足了企业对物料准备、生产制造、仓储运输、市场销售、售后服务、质量控制等诸方面的信息管理需求。以仓库的实际业务操作为例,每次收货任务都必须对送货的单证进行审核,以确认所收货物与计划数量相符合。在传统的仓储方式下,这种审核只能由业务人员和仓库管理人员共同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手工录入、核对、制表,业务员的处理能力再强也必须在计算机上逐个验证、确认、更改系统数据。这种操作无形中成为了仓储业务流程中的一个瓶颈。
采用无线数据采集和网络技术,95%以上的人工操作都可通过无线识别系统完成,并最大限度地在工作现场就地、实时、快速、准确地输入、查询和更新系统数据,同时采用高效的客户/服务器方式在本地进行数据审核,使得系统响应迅速、快捷。通过计算机数据还可自动编排收货、取货、出货、装运计划以及人力资源计划。无线数据终端以实时方式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数据从无线数据终端发出,通过无线网络到达仓储中心主机,再通过互联网或专用网,进入物流中心服务器,服务器将指令数据通过原路径返回到无线终端。所有数据都以 TCP/IP通讯协议传输。可以看出,操作员在数据终端上获得的所有数据都在第一时间进入后台数据库,亦即无线数据终端将数据库信息系统延伸到每一个操作员的手中。由于具有完整的数据接口,避免了不必要的数据重复输入和因此而造成的错误,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使用无线网络技术后,任何一个配有无线手持终端的操作员都可以直接在手持终端上,向业务中心的主机发出请求,要求验证送货单据的合法性。

    采用无线数据采集和网络技术,除对收货作业进行管理外,还适用于仓库的其他管理环节。 在物流仓储中心的每个存货单元(如托盘、货品)都贴有一个无线识读标签。服务器系统天线安置在库房内,安装间隔为10~50米。服务器系统天线每隔一段时间发出控制信号,贴附于货物单元上的标签依系统天线的指令被激活,驱动射频识别标签通过标签内天线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发送含有货物信息的信号。系统天线或操作者手中的手持无线终端都可接收这些信号,辨认几米范围内存货的位置、种类和数量,终端以无线方式将该商品标签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和互联网络实时传输到物流中心的主机上,自动输入中心数据库,物流中心管理者可随时掌握所有库存状况。

    自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货运使用的集装箱都是通过国际标准 ISO 6346中确定的字母、数字标志进行识别的。这种识别码由四个字母即货主编码、六位数字序列号以及一位检测数字组成,印在集装箱箱体的固定位置处,如:ABZU       001……234……3…… 。   
                
    世界上有近1000万个集装箱都是依据这个标准标识。因此,所有集装箱都拥有自己唯一的识别号。但是,将集装箱标志手工记录并输入到物流中心服务器的过程中是极易出错的,有高达30%的识别码被错误地输入过一次。若将集装箱标识号制成射频标签,使用射频数据采集器自动读取集装箱的射频标签数据,可有助于解决此类问题。从集装箱上读取的数据通过无线发射方式同步传至系统主机。根据ISO10374标准,集装箱数据标签内可存储下列信息:(1)货主编码,序列号和检测数字;(2)集装箱长度,高度和宽度;(3)集装箱类型;(4)总重量和空箱重量。 使用射频数据采集,在消除出错、提高效率的同时,可极大地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削减企业办公成本。

    下面以一个自动化仓库为例,介绍射频识读系统对货品全程监控的运作过程。

1. 发货方向物流中心传递所发货物的信息。发货方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将要发送货物的全部信息,如集装箱标志、货物种类、批号、数量、规格、收货方地址、出货时间等传递给物流中心。信息经处理后,输入到系统主机数据库中,成为日后货物入库时的核查资料。同时,计算机系统自动安排好待存货位以及货物出库排程。

2. 货物入库。 货物到库后,操作员使用手持无线射频终端,对集装箱标志进行扫描,将货主信息发送给系统主机,计算机根据指令自动调出该集装箱内货物资料,并传回操作员。由于集装箱内货物上有二级识读标签,操作员扫描二级识读标签并与货物资料进行核对。准确无误后,安排货物放至预留好的货位上,操作员将所有操作信息发送回系统主机,自动生成入库单和应收账款凭证,并在系统中剔除货物已占用的货位部分。

3. 在库管理。货物入库后,货物数量、货位的变化可随时在无线射频终端的监控之下。若客户以EDI方式通知物流中心有部分货物要提前出库,计算机系统会自动排定车辆、冻结相关货物资料并向操作员发出指令(出库单)。操作员根据计算机给出的出库货物 “货号”,进行出库操作。操作结束后,系统自动将出库单发回系统主机数据库,数据库进行动态更新,扣除已出货数量,形成新的库存记录。

4.货物出库。按客户的指定时间,物流系统自动安排好运输设备并通过EDI向收货企业提供发货通知,出货产生的货款到账后将出库指令(出库单)发给操作员,操作员根据“货号”进行出库操作。货物出库后,系统计算机自动将出库货物全部存储信息备份,并从数据库中清除。出库作业中数据流程如下图所示。

    若货物的运输由物流中心自营车队完成,可利用自动跟踪技术对货物进行全程监控,司机使用手持具有无线发射功能的送货信息识读器(DIAN)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实时将货物在途信息传回中心计算机系统中,客户可随时登陆企业网站或打电话到呼叫中心,查询货物的运送情况,直至货物到达客户手中。

    可以说,射频识别系统完成了仓储作业中包括货物的收货、放置、拣货、移库、盘点、出库、运输以及储运设备和人员方位控制等的全过程。实践正明,射频识别技术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如:(1)提高物流反应的时效性;(2)提高物流中心的作业效率;(3)交互式信息模式使操作指令、确认与纠错一体化完成;(4)减少文件处理工作,实现无纸化办公;(5)提高在库货品资料的正确性。

    自动识别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一些大型的商业、物流、制造、软件公司纷纷把目光转到自动识别技术,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ERP和自动识别技术

    物流企业应用无线数据采集和网络技术进行仓储、运输管理的关键是:射频识别技术与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实现无缝连接。它已成为评价其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或物流一体化管理的重要基础。ERP系统如不能有效生成无线数据采集器传入的数据,大量繁琐的基础数据将不能高速、准确地输入ERP系统,物流企业将很难有效地实施快速响应。

    我国著名的家电跨国企业海尔集团在此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在专业物流设计公司、RFID供应商及德国SAP的共同努力下,RFID已成功地与SAP R/3 ERP系统实施了无缝连接,用于零部件立体仓库的管理,所有零部件的出入库信息,都可由货物托盘上的标签和搬运设备上的无线信息采集器,同步传送到海尔物流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中,为海尔物流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过程如左图所示。

    自动识别技术是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物流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发展前景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