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内河船舶
  • 首次在水运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中建设并运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浙江海盐全县517艘100总吨以上的货运船舶全部安装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装置, 长山河泄洪区视频监控和激光对射系统投入使用并经过汛期考验,向所有运输船舶发放RFID(射频识别)卡,实施内河船舶免停靠信息比对服务……
  • 实现内河船舶过闸“一票通”,一次缴清全程过闸费用,中途可不停船通过404公里苏北运河的10道船闸,“一次登录、无缝调度、全程服务”,有效缩短了船舶运行时间。
  • 内河船舶通航信息的采集问题一直是海事管理部门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缺乏与之相适用的航道传感技术,内河船舶通航信息的采集到目前为止还停留在人工记录观测水平上,信息的再利用价值不高,减弱了船舶通航信息对航道建设决策的支持力度。
  • 我国已经跨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建设“和谐社会”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何更好地加强水上运输监管设施的建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保障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港航部门的重中之重。
  • 结合浙江省内河交通的实际情况,在航道上安装航道读卡器,读卡距离要求达到200米以上。为船舶配发电子标签,船载电子标签内数据内容,包括:12位电子标签编号(具有唯一性)、船舶其他基本信息(船舶牌照、船主信息、吨位、注册地,……)、船舶签证信息等,并具备防拆、数据加密等功能。以此建立一个基于RFID射频技术的船舶动态信息采集平台,并与港航系统其他业务系统集成。
  • 随着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为各行各业强化管理提供了多种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从业务需求、技术实现、功能开发等方面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在浙江内河船舶管理中的应用,供大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