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块纱布都植入米粒大小的微型射频标签
2005年的一天夜里,美国肯塔基州护士索菲亚·萨瓦奇正在值班,忽然腹部剧痛,检查结果显示,4年前接受子宫切除手术时,一块纱布被医生忘在了她肚子里。
在血管丛生、神经密布、脏器堆叠之处,纱布粘连她的膀胱,勾缠胃部,还死死贴住腹腔壁。感染导致萨瓦奇的肠道被切除了一大截。
萨瓦奇起诉了医院,又过了4年,她获得250万美元赔偿金。
一大堆美元无法挽回的是:伴随这位妇女终生的肠道问题、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她已经59岁,无法工作,几乎不再出家门。
把手术用品遗留在人体内,不是个案,而是地球上有手术台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的事。国内没做过统计,根据报道,美国每年估计要发生4000起,被遗忘在人体内的包括海绵、棉球、螺丝钉、纱布块……甚至大的手术器械。
中国浙江一名妇女,剖宫产生的娃都18岁了,才发现手术钳还在肚子里。德国汉诺威一位老汉,切完肿瘤,体内有16件遗留物,包括一根针、15厘米长的绷带卷、几根棉签,甚至还有医用口罩的碎片。
所有趁手术室混乱“入侵”人体的外来物,三分之二都是用来吸血、止血的纱布。手术时间越长,纱布使用得就越多。
尽管现代医学已经高度发达,手术室仪器设备已经高精尖化,“别把纱布忘在人体内”,用的还是最原始的办法——数数。用之前数一遍,用完后数一遍。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生命体征监测仪滴答作响,手术刀手术钳纷乱交错,医生额头渗出的汗水滑入眼角酸涩刺痒,护士紧张待命手不停歇。在无影灯惨白的光线中,一块几厘米见方的纱布吸饱了鲜血,慢慢沉入复杂而柔软的腹腔。手术成功,人们欢喜拥抱,手术失败,人们悲伤恸哭。嘈杂的环境,疲惫的医护……护士沾血的手套翻一翻托盘,“用了12块纱布还是13块?”
为了彻底弄清楚这个问题,近年来,美国手术室护士协会和美国外科医师学院组织号召医院与时俱进,不要光会算术。
找呀找呀找纱布,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中心的一位胸外科医生开发了一个无线射频探测系统。给每块纱布都植入米粒大小的微型射频标签,手术结束后,如果有纱布被遗落患者体内,探测器会发出警报。全程只需12秒,花费10美元。
不用不知道,一用吓一跳。根据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研究人员的一项追踪,在11个月里,这套系统从近3000台手术中拦截了23块险些被遗留的纱布。如果一块值250万美元,那就超过半个亿了。
还有一种更朴实的技术,连超市结账的大姐都会用,扫条形码——一块纱布一个码,手术前后扫扫它!
很多关注手术安全的业内人士把这些技术看做一道“安全网”,希望它们能拦住从护士指缝间隐匿而去的纱布。但全美只有1%的医院使用了这些技术。
美国医生贝尔托·洛佩兹,曾经在纱布问题上犯过错。如今,他拒绝在没有那道电子“安全网”的医院做手术。在他看来,大部分医院,连10美元也不想多花。
这些“追纱布的人”甚至还为“什么也别遗落”立了个项。一位参与项目的博士表示,一些医院眼下用的还是“计数袋”——非常廉价,每块纱布放在一个格子里,做完手术,确认格子被用过的纱布重新填满即可。
这块关乎患者性命的纱布,也关乎医生的未来。如果每一块纱布何去何从,都有刀刻铁打一般的记录,那么将有很多250万美元会用在更值当的地方。反过来,在山东潍坊,想敲诈的人也就无法构陷医院和医生。医生不心寒不胆怯,下一次,同样情况的患者就可能仍然保住了子宫。
然而,科技终究只是一道“安全网”,是辅助手段。电子产品冰冷、沉默且不善于耍流氓。对医患双方来说,真正的安全,依然握在有温度的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