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八达通应用的成功案例
八达通是指香港通用的电子收费系统,1997年9月1日开始使用,最初也是用在巴士、铁路等公共运输工具上,后来陆续扩展至商店、餐馆、停车场等,也用作一些场合的门禁卡。充值方式由最初的充值机扩展到商店付款处和以信用卡、银行户口自动转帐功能。
八达通的技术:八达通使用了Sony的13.56MHzFeliCa 芯片及其他相关技术。整个八达通系统是由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ERG Transit Systems设计。而整个系统的设计、建造、营运及维修等工作,都是由ERG负责的。
八达通的充值:几乎所有设有八达通阅读器的商店都可为八达通充值,此外多间信用卡发卡银行也推八达通自动充值,并推出多项优惠大力推广。
八达通的种类和形式:由于八达通是香港的特色之一,故吸引了大量游客,包括大陆及自由行的游客,购买以作留念。但亦有不少游客会在离开香港前退还八达通卡,为应付游客短期内退还的庞大行政费用,由2004年1月起,八达通公司会向购买卡后3个月内退还卡片的使用者收取HK$7作为手续费(5年内退还的个人八达通则是HK$10)。该公司也提供了“收藏版”八达通卡,主要对象是游客等想购买作纪念收藏的人;另外所有入境旅客都可以在出入境关口购买旅客用的八达通,可免除退还时的手续费。
八达通普及情况:香港已经流通超过1400万张八达通,达到每人有平均2张八达通的地步,每日交易宗数也超过800万,每日交易额超过6300万港币,接受八达通的商号超过300个,及有超过50000个八达通读写器。而逾95%介乎12岁至65岁的香港市民均拥有最少一张八达通卡。现时全香港超过60所中、小学,使用八达通卡进行收费及点名等工作。及与教育统筹局商讨,全力发展“八达通校园管理系统”。“八达通校园管理系统”可作学校门禁、考勤、收费、活动点名及图书管理等服务。八达通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戴勇牧表示,最近将八达通打入3个新市场,包括洗衣店、冲印,以及在沙田浸信会用于崇拜的点名、报读课程及小卖部等。
八达通出错事件:八达通的运作系统踏入约十年,传媒陆续披露多宗被扣错车资及错误充值的新闻,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07年有乘客发现利用易办事为八达通充值时,虽然不能成功充值,但八达通仍然从市民的账户扣除数目。金管局亦责成八达通卡公司检讨所有有关交易,并主动及即时向有关客户退款。在2007 年7月27日八达通卡公司公布报告,指在2000年起,一共有15,270宗透过易办事充值错扣款项的个案,共多扣了约三百七十万港元款项。经过调查,公司发现了问题。八达通卡公司宣布将会与易办事公司及银行合作,向受影响客户发出联系,安排退款,预期需时十个星期。2007年12月21日,八达通卡公司宣布永久停止易办事充值服务。
截至2007年1月,共有1475万张八达通卡在香港市面流通。透过八达通进行的交易次数每日超过1000万宗,每年交易额达293亿港元。超过95%年龄介乎16至65之间的香港市民均有使用八达通。全香港有超过5万部八达通读写器。全香港有超过460个商户接受八达通付款。(最新资料来源:八达通官方网页)我们可以看到两点:一是八达通从成立之初没有向金融标准体系靠拢,自成体系;二是香港的居民身份证也是智能卡,但没有与八达通合并成多功能卡,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