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台湾赛鸽活动中的应用
作者:RFID世界网 改编
来源:RFID产业资料库
日期:2010-09-29 11:25:00
摘要:透过RFID辅助鸽群的管理与身份认证,让赛鸽与社会大众熟悉的科技接轨,变得更有趣味、更具公平性、也更新潮。
由于牵涉到为数庞大的奖金,加上博奕游戏的特性,赛鸽一直都是具有神秘色彩的活动,如今,透过RFID辅助鸽群的管理与身份认证,让赛鸽与社会大众熟悉的科技接轨,变得更有趣味、更具公平性、也更新潮。
对于许多台湾民众来说,职业赛鸽活动是陌生的,但在全台湾各地,却有将近三万人全心投入养鸽、参赛,每年也有人因此致富。从前,鸽群被勒索、调包,以及少数人藉种种诈欺行为,攫取不当利益的事件时有所闻。南开科技大学电子系助理教授林坤荧率领研究团队,运用擅长的电磁知识,以当今应用最广的RFID技术,开发出双频式赛鸽系统,让在乡间流行、传统的博奕游戏,变得非常科技化,也让比赛的流程更透明化。
一般来说,每一次完整的鸽群竞赛共有七关,前后超过1000公里的总飞行距离,需费数礼拜天才能完成。长时间的比赛流程中,赛鸽的身份认证十分重要。抵达终点的赛鸽,是否确为在鸽舍训练、并在比赛起点放飞的赛鸽,便决定了赌客、赛鸽饲主的输赢,也决定了举办该场竞赛的赛鸽协会,在鸽友心目中的公信力。
双频式脚环 严谨控管赛鸽身份
只要是关乎庞大金钱利益的比赛,比赛各环节的重要性就必然被高度检验,赛鸽协会对于RFID系统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提供赛鸽使用的卷标系统,必须绝对安全可信。因此,南开科技大学团队为赛鸽设计双频率脚环。参加比赛的鸽子,在出生时就分别被系上一个内建频段125KHz的传统LF卷标,以及另一个内建频段为925MHz的UHF卷标。这两种辨识身份的卷标,从出生、幼检、总检、会训,到参加资格赛,到最终的“正五关”比赛当中,是全程跟随、无法替换的,如此大幅降低被冒充的机率。
林坤荧指出,过去赛鸽脚环上的卷标是开放式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复制卷标,取得赛鸽的身份ID,也就有机会将ID输入读取比赛纪录的鸽钟里,但当确认身份的脚环,采用不同的频率的系统后,赛鸽协会即拥有双重把关机制,可从后端管理程序内,随机进行设定,决定辨识系统为开放抑或封闭,有效杜绝伪造的比赛纪录。另一方面,内建3G无线网络接收器的新式鸽钟,也比早期透过2G/GPRS的鸽钟拥有更佳的数据传输表现。
最普遍的赛鸽下注玩法是:赌客同时押注在数只赛鸽身上。游戏规则是被押注的鸽子必须全数回笼,赌客方能赢得彩金。为了比赛的公平性,赛鸽协会对RFID系统的第二个要求,就是RFID读取率必须达100%,如此才能取信于每一位赌客。协助导入赛鸽系统的陈志权指出,尽管可同时读取大量数据,是RFID系统运用在大量个体盘点时,最主要的优点,不过,每个卷标约需0.01~0.2秒的判别时间,若为一群飞鸽同时抵达,仍可能发生误差。为了避免极少数漏读的情况,特别在鸽笼入口处装设双频天线板,每一只抵达终点的鸽子,藉由踩踏鸽笼入口的动作来确认返回。“在实际应用时,若发生鸽子对天线板畏惧,而不敢接近的状况,或者是由饲主将赛鸽图手抓至天线板感应,可配合鸽笼外的监视录像设备来做A、B舍的判定。”林坤荧指出,多重机制交互确认,使读取的准确度几乎达到100%。
“目前会影响准确性的因素,几乎仅有计算机设备本身了。”陈志权说。在Windows环境作业的纪录程序,难免会发生当机状况,重新启动势必影响到比赛记录。考虑到操作系统稳定性与购入成本等问题,未来团队将研发分离式系统以利于在开放环境下运作。
RFID系统为赛鸽活动创造可观商业价值
双频式赛鸽辨识系统已臻稳定,南开科技大学目前已完成将LF和UHF卷标完全整合的新一代脚环,并于近期上市。林坤荧指出,双频整合的技术难度颇高,除了要考虑不同波长的天线近距离放置的干扰外,更必须控制脚环的重量,以避免影响赛鸽的飞行速度。为此,南开科技大学团队经过多次天线环绕测试,方找出最佳解决方案。林坤荧认为,整合式脚环安全、轻量化,对赛鸽的飞行阻碍更小,是很具市场潜力的商品。
赛鸽活动为RFID系统带来的商业价值很高。全台湾每年约有100万只鸽子投入竞赛,每只鸽子所使用的RFID卷标皆为单一使用的消耗品,比赛终止即作废。具技术优势的双频式卷标,目前的单价约在新台币100元,获利相当可观。
除了可靠的辨识功能,RFID系统还能提供博奕信息。林坤荧指出,赛鸽的活动纪录、练飞成绩,都透过脚环上的卷标直接进入后端的管理软件,而鸽舍也都安装摄影机监控鸽群状态,这些信息能帮助下注者判定赛鸽的潜力,进而做更有利的下注。在饲鸽者愿意开放的程度内,可将饲鸽信息包装、以普及的3G网络实时提供给下注者,创造饲主的收入之余,也能增加此博奕活动的趣味性。
林坤荧表示,RFID的技术逐渐成熟,各种应用皆已相当普遍,在如:门禁、仓储、物流等应用上,RFID的角色是在增加管理效益、优化作业流程;但在赛鸽活动这种特殊应用上,却直接能为导入者创造营收,“举办公平竞赛,才能让这项活动被更多人接受,吸引更多人参赛。对于举办活动的赛鸽协会来说,RFID系统是一个有效的生财工具。”林坤荧如此看待赛鸽RFID系统的价值。
对于许多台湾民众来说,职业赛鸽活动是陌生的,但在全台湾各地,却有将近三万人全心投入养鸽、参赛,每年也有人因此致富。从前,鸽群被勒索、调包,以及少数人藉种种诈欺行为,攫取不当利益的事件时有所闻。南开科技大学电子系助理教授林坤荧率领研究团队,运用擅长的电磁知识,以当今应用最广的RFID技术,开发出双频式赛鸽系统,让在乡间流行、传统的博奕游戏,变得非常科技化,也让比赛的流程更透明化。
一般来说,每一次完整的鸽群竞赛共有七关,前后超过1000公里的总飞行距离,需费数礼拜天才能完成。长时间的比赛流程中,赛鸽的身份认证十分重要。抵达终点的赛鸽,是否确为在鸽舍训练、并在比赛起点放飞的赛鸽,便决定了赌客、赛鸽饲主的输赢,也决定了举办该场竞赛的赛鸽协会,在鸽友心目中的公信力。
双频式脚环 严谨控管赛鸽身份
只要是关乎庞大金钱利益的比赛,比赛各环节的重要性就必然被高度检验,赛鸽协会对于RFID系统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提供赛鸽使用的卷标系统,必须绝对安全可信。因此,南开科技大学团队为赛鸽设计双频率脚环。参加比赛的鸽子,在出生时就分别被系上一个内建频段125KHz的传统LF卷标,以及另一个内建频段为925MHz的UHF卷标。这两种辨识身份的卷标,从出生、幼检、总检、会训,到参加资格赛,到最终的“正五关”比赛当中,是全程跟随、无法替换的,如此大幅降低被冒充的机率。
林坤荧指出,过去赛鸽脚环上的卷标是开放式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复制卷标,取得赛鸽的身份ID,也就有机会将ID输入读取比赛纪录的鸽钟里,但当确认身份的脚环,采用不同的频率的系统后,赛鸽协会即拥有双重把关机制,可从后端管理程序内,随机进行设定,决定辨识系统为开放抑或封闭,有效杜绝伪造的比赛纪录。另一方面,内建3G无线网络接收器的新式鸽钟,也比早期透过2G/GPRS的鸽钟拥有更佳的数据传输表现。
最普遍的赛鸽下注玩法是:赌客同时押注在数只赛鸽身上。游戏规则是被押注的鸽子必须全数回笼,赌客方能赢得彩金。为了比赛的公平性,赛鸽协会对RFID系统的第二个要求,就是RFID读取率必须达100%,如此才能取信于每一位赌客。协助导入赛鸽系统的陈志权指出,尽管可同时读取大量数据,是RFID系统运用在大量个体盘点时,最主要的优点,不过,每个卷标约需0.01~0.2秒的判别时间,若为一群飞鸽同时抵达,仍可能发生误差。为了避免极少数漏读的情况,特别在鸽笼入口处装设双频天线板,每一只抵达终点的鸽子,藉由踩踏鸽笼入口的动作来确认返回。“在实际应用时,若发生鸽子对天线板畏惧,而不敢接近的状况,或者是由饲主将赛鸽图手抓至天线板感应,可配合鸽笼外的监视录像设备来做A、B舍的判定。”林坤荧指出,多重机制交互确认,使读取的准确度几乎达到100%。
“目前会影响准确性的因素,几乎仅有计算机设备本身了。”陈志权说。在Windows环境作业的纪录程序,难免会发生当机状况,重新启动势必影响到比赛记录。考虑到操作系统稳定性与购入成本等问题,未来团队将研发分离式系统以利于在开放环境下运作。
RFID系统为赛鸽活动创造可观商业价值
双频式赛鸽辨识系统已臻稳定,南开科技大学目前已完成将LF和UHF卷标完全整合的新一代脚环,并于近期上市。林坤荧指出,双频整合的技术难度颇高,除了要考虑不同波长的天线近距离放置的干扰外,更必须控制脚环的重量,以避免影响赛鸽的飞行速度。为此,南开科技大学团队经过多次天线环绕测试,方找出最佳解决方案。林坤荧认为,整合式脚环安全、轻量化,对赛鸽的飞行阻碍更小,是很具市场潜力的商品。
赛鸽活动为RFID系统带来的商业价值很高。全台湾每年约有100万只鸽子投入竞赛,每只鸽子所使用的RFID卷标皆为单一使用的消耗品,比赛终止即作废。具技术优势的双频式卷标,目前的单价约在新台币100元,获利相当可观。
除了可靠的辨识功能,RFID系统还能提供博奕信息。林坤荧指出,赛鸽的活动纪录、练飞成绩,都透过脚环上的卷标直接进入后端的管理软件,而鸽舍也都安装摄影机监控鸽群状态,这些信息能帮助下注者判定赛鸽的潜力,进而做更有利的下注。在饲鸽者愿意开放的程度内,可将饲鸽信息包装、以普及的3G网络实时提供给下注者,创造饲主的收入之余,也能增加此博奕活动的趣味性。
林坤荧表示,RFID的技术逐渐成熟,各种应用皆已相当普遍,在如:门禁、仓储、物流等应用上,RFID的角色是在增加管理效益、优化作业流程;但在赛鸽活动这种特殊应用上,却直接能为导入者创造营收,“举办公平竞赛,才能让这项活动被更多人接受,吸引更多人参赛。对于举办活动的赛鸽协会来说,RFID系统是一个有效的生财工具。”林坤荧如此看待赛鸽RFID系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