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团完成智能罐式集装箱多式联运应用测试
中集集团于2008年4月20日顺利完成智能罐式集装箱多式联运商业应用测试。
智能罐式集装箱及其系统是中集集团智能安全研究中心历时多年开发的解决罐式集装箱全方位监测和远程监控的智能系统,将传统罐式集装箱数字化、智能化。中集集团开发的智能罐箱卫士(Smart TankSluth®)通过开发集成一系列传感器,实现对罐箱内部介质的压力、液位、气体有无泄露、罐箱本体有无碰撞、倾覆以及程度碰撞倾覆的程度、环境温湿度、以及阀件腔体门开关的探测等,并通过GPS和GPRS实现罐箱定位和数据远程传输,通过远程监控中心GIS后台系统(VSmart Chain®)实现对罐式集装箱的全方位远程监控。
2006年4月17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近期危险化学品事故情况的通报》,总结了危险化学品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及其造成危害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包括: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有效的获取信息;在发生事故时,人为延迟或因特殊情况无法及时获得事故位置信息;不能及时得到运送货物的详细情况;救援措施不得力。
将来,通过智能罐式集装箱的商业应用,以上问题将不复存在。未来通过智能罐式集装箱系统,所有罐式集装箱包括箱体状态(有无碰撞倾覆)、运载介质状态(压力、液位、介质品类及有无泄露)、位置、速度在远程监控中心都一览无余,从而实现危化品运输过程的全程远程实时监测。本智能罐式集装箱及其系统将为解决危化品运输的安全监管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确保危化品运输安全、可靠、高效、环保。同时,通过罐式集装箱在全供应链下的可视化、透明化,为资产管理和运输物流提供实时信息流平台,大大提高企业效率与行业效益。同时,可有效拓展危险化学品运输途径,实现大规模的海运和铁路运输,大大节约运输成本,提高社会效益与效率。
智能罐式集装箱产品图
2008年4月6日-4月20日,中集集团智能罐式集装箱顺利完成海陆多式联运商业应用测试。罐式集装箱由中集集团下属工厂张家港中集圣达因负责生产,福州明发运输公司负责承运业务。测试航线为从长三角地区到珠三角地区的一个往返行程的海陆多式联运测试。智能罐式集装箱完成一系列静态调试和测试后,2008年4月6日从张家港圣达因工厂出发,经陆路运输到太仓码头,沿长江航运,4月10日抵达上海吴淞口码头,入东海,经浙江舟山群岛、浙江台州海域、福建马祖海峡、福建台湾海峡,4月12日抵达广东汕头海域,经深圳大亚湾海运、香港海域,4月13日进入珠江,经东莞虎门,4月14日抵达广州黄埔码头。2008年4月15日,从广州黄埔码头->沿珠江->东莞虎门->入南海->香港->深圳大亚湾海运->广东汕头海域->福建台湾海峡->福建马祖海峡->浙江台州海域->浙江舟山群岛->入长江->上海吴淞口->太仓码头->沿长江->张家港码头->陆路->4月20日抵达张家港圣达因工厂。
智能罐式集装箱陆路运输
智能罐式集装箱海路运输
历时15天,中集集团成功完成智能罐式集装箱多式联运测试。整个测试过程经历了阴天、晴天、雨天、闪电雷雨天、6-7级大风、3-4米海浪等各种天气,经过了普通道路、高速公路、长江、东海、南海、珠江等不同的行走线路,并经过了汽车、海运集装箱船、沿江小运输船等不同运输设备的多次转运。整个测试过程从方案设计、设备安装到海陆联运完成历时40天。本次测试期间,所有测试设备没有一个设备出现故障,智能罐式集装箱上所有设备经过住了恶劣的环境考验。通过本次测试,取得了智能罐式集装箱多式联运应用的宝贵经验,为智能罐式集装箱的商业应用从技术方面扫清了最后的障碍,确保了智能罐式集装箱未来成功的商业应用,为今后国内外智能罐式集装箱在危化品运输过程中多式联运的安全监控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中集集团智能罐式集装箱及其系统开发历时三年,得到国家科技部863重点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以及深圳市科技与信息局科技经费的大力支持。目前该系统已经部分装备于中国内陆危化品运输的槽罐车,成功实现智能槽罐车的商业应用。
装配了智能系统的危化品运输槽罐车
批量装配智能系统的危化品运输槽罐车
背景材料: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和化工原料的生产、运输量急剧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能源和化工原料运输量最大的国家。近几年,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危化品泄漏、丢失和爆炸等恶性事故时有发生,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淮安段,一辆由山东开往上海方向的槽罐车与一辆迎面驶来的解放牌大货车相撞后翻倒在地,槽罐车上满载的约32吨液态氯气快速泄漏,造成中毒死亡者达29人,送医院治疗285人,上万名附近居民被迫疏散转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00余万元。2005年6月24日京沪高速路淮安境内槽罐车倾翻发生丙烯腈泄漏事故。在陕西,还曾发生运送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倾覆在河流中,导致危险化学品的泄露,司机逃逸,两个多小时后事故才进行处理,引起整个河流污染,下游水质彻底破坏,造成下游的生态灾难。自2006年3月中旬到4月中旬的一个月时间内,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有的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群众疏散,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初步统计,3月中旬以来发生13起危险化学品事故,其中涉及危化品生产6起、运输4起、使用2起、经营1起,总共死亡18人。
对于危险化学品的水路运输,近年,长三角地区共发生散装NLS物质船舶污染事故十几次;从事故类别分,有事故性溢漏污染,也有操作性溢漏污染,有航行中发生的污染也有在码头发生的污染事故。像苯乙烯、三氯甲烷等剧毒危险品一旦与水混溶,会形成蒸汽向四周扩散,救援人员难以迅速接近。此外,剧毒危险品落入水中后,如何消除其影响目前还没有解决的办法。甲醇、苯酚进入水中许多年都降解不了,而液氯一旦溶入长江,江水将受到严重污染。如江阴、靖江和张家港等城市的自来水口均设在长江两岸,供应数百万人的生活用水,这些取水口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一旦发生污染,后果会很严重。
危化品的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使得各国对危化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为防止危化品的危害。各国政府或地区组织都制订了相应的法规。如美国的《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条例》、欧盟的《萨维索指令Ⅱ》、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等。为了加强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预防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事故,2005年7月16日至17日,安全监管总局危化司在北京召开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工作座谈会。公安部已经颁布了第77号部长令--《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许可证件管理办法》。办法规范了购买和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行为,其中在高速公路、公路等限速新规定最为引人关注,明确规定发证期限;建立数据库加强管理;高速路限速70至90公里;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无论是美国的《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条例》,欧盟的《萨维索指令Ⅱ》,还是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都是从管理的角度对危险品的生产、存储、运输和使用进行规范。由于危化品一旦发生事故,将引起巨大的灾难,而目前又没有完善的实时跟踪、实时监测、实时报警与紧急应急处理机制,所以,许多海运承运商都不允许危险化学品罐式集装箱上船实行混合运输,而只能通过公路运输,这极大的提高了运输成本。在中国铁路,由于一直没有可行的危险品运输集装箱的实时跟踪与监测保障系统,在目前还不允许危险品罐式集装箱上轨,可行性还处于论证阶段,这也制约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的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运输的成本。
2006年4月17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近期危险化学品事故情况的通报》,总结了危险化学品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及其造成危害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运输车辆严重超载,车辆和槽罐质量状况差;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违规驾驶;承运单位无资质,违规运输;生产、充装企业违规违章;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不严,路面控制措施不利;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有效的获取信息;在发生事故时,人为延迟或因特殊情况无法及时获得事故位置信息;不能及时得到运送货物的详细情况;救援措施不得力。针对此情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交通部,公安部联合提出了“科技兴安”的指导方针,希望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减少事故的发生,在发生事故时提高救援处理的效率。
由于危化品一旦发生事故,将引起巨大的灾难,而目前又没有一套完善的实时跟踪、实时监测、实时报警与紧急应急处理机制。因此,一套危化品泄露探测和状态监测的实时跟踪、监测和预警报警系统的开发与实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一旦危化品运输容器、车辆、船舶等发生危化品泄露事件,这套系统可以实时探测到泄露的全面情况,包括介质品类、泄露等级、泄露地点、泄露时间等。同时,可以对运载介质和运输载体进行监测,包括介质温度、压力、液位,运输载体速度、加速度、空间姿态以及环境温湿度等,来实现对危化品运输过程中的介质状态、运输工具碰撞、倾覆、超速等的状态监测。另外,随着国际上反恐要求和措施的不断提升和加强,要求尽快实现对危化品的运输全程实时监测,通过在各罐口加装开关探测传感器,判别运输途中货物运输的安全,防止被盗,避免和预防恶意攻击等恐怖事件。通过配置GPS/GPRS系统、卫星通讯系统,实现危化品在全运输过程中的全程监测与跟踪。在确保货物运输安全、可靠、高效、环保的同时,也实现了供应链信息透明化,为资产管理和现代物流提供了实时信息流基础。这套系统确保了危险化学品运输途径的拓展,实现大规模的海运和铁路运输,大大节约运输成本,提高社会效益与效率。这套系统确保了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通过技术途径实现危化品运输全程探测、跟踪与监测,通过本地实时报警和远程实时报警,配套以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从而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中集集团以危化品陆路运输和海上运输为背景,基于MEMS传感技术、测试与控制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通讯网络技术、信息与数据处理技术,依据“产品系列化、系统模块化、模块标准化”的原则,开发完成智能罐式集装箱和槽罐车,开发完成危化品探测终端、运输车载终端、运输船载终端、GPS/GPRS模块、卫星通讯模块、通讯协议以及后台信息系统。通过建设危化品运输过程的监测与跟踪的实时跟踪、监测和报警系统,实现危险化学品从生运输全过程的远程监测与跟踪。通过智能罐式集装箱及其系统,实现包括危化品泄漏和状态情况、运输载体本身状态和环境等数据的实时采集、远程无线数据传输、本地和远程监测与报警,实现危化品运输过程的全程实时监测,确保危化品运输安全、可靠、高效、环保。实现供应链信息透明化,为资产管理和运输物流提供实时信息流平台,大大提高企业效率与行业效益。同时,拓展危险化学品运输途径,实现大规模的海运和铁路运输,大大节约运输成本,提高社会效益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