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下的农产品仓储物流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流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产品流通主体组织程度低。小而散的个体农户往往难以成为标准化活动的对象,只有发展到一定规模团体组织时,才有实施标准化活动动力和基础。而且,我国目前的生鲜农产品流通仍是以批发市场为主。这种模式的物流环节多,每个环节的转换都伴随着物流组织的转换、运输工具的转换、包装的转换、产品装卸存储的转换等,推动标准化作业进程艰难。
第二,农产品成本高、损耗大。目前农产品绝大部分由产地以原始产品卖出,损耗高达30%。很多农产品在六成熟就被采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得不到保证。
第三,产后的分级、预冷、包装和保鲜等技术落后。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采摘或捕获基本上未经低温包装贮藏,而发达国家已充分认识到产后低温贮藏的重要性,如意大利、荷兰农产品保鲜化率为60%,日本大于70%,美国农业的总投入的30%用于采前,而我国对农产品产后预冷、加工等环节的投入显然不够。
第四,缺乏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断链现象严重。无论是哪种形态下的冷链物流,其在原料采购控制、质量控制、人员管理方面有着共性的要求,但事实上,多数的冷链物流主体并未关注和采用标准化的工作流程,造成各种冷链物流主体的管理水平,硬件水平差距悬殊,交接环节断链。
第五,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匮乏。目前,和冷链物流有关标准近200项,而相关的农产品运输、储运等标准也近300多项。涉及发布单位有国标委、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供销总社等多个单位,内容存在着过时、重复性、操作要求和温湿度要求不统一和执行困难等问题。2016年,商务部会同国标委对目前已经完成的相关行业标准进行集中讨论,我们中物联冷链委也参与了此次工作,对于过时的标准能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对于重复性的标准合并,对于要求不一致的标准,要抓紧调研,确保各个标准之前的衔接性和可操作性。
为此,基于农产品流通的痛点,需要进行系统化的精确指导。信息化系统的解决方案如下:
全程管理与控制:
(1)仓储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接口数据库与任何ERP进行对接,将业务执行过程纳入到管理范畴。
(2)作为现场仓储管理系统,对收货到出货的全部流程进行可视化管控。
(3)对于作业管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进行及时提醒,采取应急措施,保证最快速度解决现场问题。
(4)针对农产品进行严格的效期维护,先进先出
柔性应用:
(1)通过参数设置,提供多种作业模式及作业流程。
(2)根据仓库内的订单量和作业人数可进行灵活的设置。
(3)动态信息推送,保证对作业流程的各项资源进行最合理的配置。
智能调度:
(1)根据订单状况,实时指导操作员,自动优先处理紧急任务,工作都以最高效的顺序完成。
(2)采用无纸化作业,利用RF技术(包括RFID)相结合操作。
(3)根据作业分布调度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合理分配。
有效评估:
(1)系统通过改进控制、效率和准确性,给予可以测量的优势,不断为客户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
(2)根据作业路线、作业资源配置进行合理步骤及节奏安排。
(3)对作业过程进行控制和记录,对超规作业进行预警。
(4)对仓库人员作业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实时公布。
服务优势
(1)全程服务:提供从仓库选址、规划设计到系统输出、设备代采、运营辅导、管理咨询等一整套管理服务。
(2)实时服务:对设备和人员进行实时跟踪管控,强化仓库组织管理、绩效管理、团队培养等,快速、及时地响应客户问题和需求。
(3)个性化柔性服务:可根据客户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定制和柔性规划,满足不同要求,确保客户利益最大化。
免费升级服务:系统升级与流程优化等免费共享,提供最新系统和服务。
持续服务,对结果负责:持续进行优化,进行流程规划再造,不断改进升级,确保客户长期利益。
效率成本优势
(1)高效率:
采用仓储物流管理系统及专业化包装流水生产线及先进的分拣系统流水线,结合智能条码出入库,使用PDA进行高速拣选,仓库最优路径拣货,闪电效率。
针对在特殊时间内需要进行短期集中促销活动的各类商家,专门划拨区域做峰值发货活动,预先出台方案,做好提前准备,项目团队全程跟踪,保证时效。
(2)低成本:
通过仓储物流管理系统进行全程管控,有效减轻仓库管理压力,降低管理、人工、时间等成本。采用智能管理模式,降低管理成本,订单拣选效率提高,增加人员有效作业时间,人工降低成本投入,提高多事件并发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