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RFID资源管理
1通信运营商资源管理现状
通信运营商的资源分布在各地市机房和广阔的室外区域,又常常需要进行拆闲补忙和基站载波调整等变更工作,同时还有大量的新增设备入网,资源清查和调动管理工作十分艰巨。传统的人工前台加计算机后台的资源管理方式采用人工手段进行现场的清点、录入、汇总,多种人工参与后才能将采集的资源信息导入后台的计算机数据库;大量的人工参与造成了流程复杂、时间长、是实行差、管理难度大、差错率高等问题,最终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运营的成本。
现阶段通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建设的重点:“弹性网络”建设;网络设备拆闲补忙、基站载波调整;建设的难点是实现通信资源调整、变化的实时准确管理。
通信运营商的资源管理难点如下
资源数量庞大,分布广(资源遍布于各个基站、机房等处,拥有几千种类型的部件资源),变动频繁;
资源管理人工操作方式记录(有的采用一维条码,易污染,识读困难),人工整理汇总,时间长、效率低,差错率高;
现场的资源信息与管理系统信息无法同步,无法实时了解资源当前实际所处的地点、状态、详细配置信息;
资源闲置甚至流失或重复采购,利用率低,增加运营成本;
供企业决策、准确有效地资源信息有待提高。
2系统概述
系统通过引入RFID技术实现远程、动态、实时数据的自动监控,替换原有的人工采集结合后台计算机系统资源管理方式;系统实现更好的与后台计算机数据库结合,形成全智能化的资源管理系统,从而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运营商资源管理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现场数据采集系统,中间数据传输系统,后台的数据集成。这三个部分相互独立且相互依赖,组成一个从现场分布到集中后台这样一个树形数据链,整个系统具有灵活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利用RFID技术收集通信运营商的资源数据,对资源进行实时有效地监控。系统的现场数据收集分布可采用手持式、固定式或混合式读写器方案中的任意一种,数据获取后的中间传输处理及后台采用烽火成熟的RFID解决方案进行设计。
3系统建设目标
3.1系统建设总目标
资源的智能标识,为形成动态的通信资源管理奠定基础;
数据采集可靠稳定、数据准确;
提高资源数据管理的效率,及时更新资源数据,达到帐实相符;
系统灵活,具有可扩展性,与其他IT系统的无缝集成(可作为服务集成入其他系统);
系统实用、易操作,针对不同的业务客户(线路管理人员、传输网管人员等)
3.2硬件系统建设目标
构建的硬件系统组成:基于RFID技术的识别硬件子系统,基于无线技术的专用网络,大容量的存储和数据处理计算机硬件系统。
识别硬件子系统的建设目标:各种环境下,硬件识别系统对于资源的正确识别,准确读取率不低于99.9%;识别系统并发读取丢包率不超过0.002%;识别系统的供电系统配置应急供电系统;电子标签和识别系统配有一定容量的存储空间用于信息存储和缓冲传输;
网络使用无线专用网络,保障识别数据及时、准确、完整传输;
数据存储及处理硬件系统的建设目标:数据存储及处理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硬件接口接收速率与网络传输系统的发送速率相匹配;存储系统具备“热机双备”及UPS不间断供电系统;计算机达到要求的安全可靠性、保密性等级。
3.3软件系统建设目标
信息自动/人工采集功能,利用射频自动识读和采集室内、室外通信传输资源信息,并可根据需要改写电子标签数据、更新电子标签,保持资源信息与标识信息的统一,也可以用人工录入的方式采集资源信息;
数据传输、处理和管理,在无线通信网络区域内,依托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平台与手持终端数据传输与交换。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核对、更新与传输;
信息更新及推送,系统对资源信息需要更新时,能远程自动推送到标签或人工手持读写器上。
4技术方案
4.1系统组成与结构
全业务资源管理感知层:感知层由电子标签和读写器构成,用于对通信运营商传输资源的标识和自动识别;电子标签主要对密集的移动业务资源进行标志,达到对业务资源准确、安全、快速定位的目的;电子标签是移动业务资源数据载体,资源的有关属性数据存储在电子标签中,标签中内置可存储芯片;读写器通过射频技术远程识别佩戴电子标签的资源,更新资源的信息写入资源的电子标签中。
全业务资源管理传输层:提供无线通信传输和有线通信传输两种形式;无线通过通信运营商网络或WIFI实现无线数据的传输,有线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有线数据传输。
全业务资源管理应用层:由手持应用系统和全业务资源管理平台构成;手持终端实现现场巡检时的数据识别和数据录入等,全业务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全业务资源的综合管理,业务资源初始化、业务资源实时监测输出,报警管理。
4.2系统特点
远距离自动识别、高可靠性、高保密性、易操作、扩展性强;
建立安全可靠的资源档案,通过射频技术加强资源的监管,合理调配资源,减少资源浪费,防止资源流失;
提供一个对资源自动识别、智能管理的先进、可靠、适用的数字化平台,提高资源的实时动态管理的能力;
高效、准确地对资源数据识别、采集、记录、跟踪,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
实时数据可以通过通信运营商的网络及时传送到后台管理系统,数据采集及传输不受地域限制,使管理人员在办公室通过网页浏览可以及时了解到资源的使用和变动情况。
4.3系统功能
信息承载:通过电子标签实现至少1K以上的资源信息存储。存储信息包括资源分类、资源种类、资源编码等全业务资源信息的存储;
室内信息采集:采用固定读写器进行10米距离以上的无线、全向,自动资源信息采集(读操作)和自动资源信息更新(写操作);
室外信息采集:能实现人工手持读写器进行近距离的自动资源信息采集(读操作)、自动资源信息更新(写操作)和相关运维信息的主动推送;
信息传输:资源信息采集后,能实现从读写器到“RFID全业务资源管理平台” ,自动、实时、安全的信息传输(无线,有线可选);
信息处理:RFID全业务资源管理平台能根据统一的消息编码对资源信息进行识别,并进行分类处理后传给综合资源管理系统;
信息更新及推送:综合资源管理系统对资源信息需要更新时,能远程自动推送到标签或人工手持读写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