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种新技术路线的无芯片rfid标签面世!国外大学最新宣布
之前,PulpaTronics公司推出了一款完全无芯片和无金属的纸质RFID智能标签,通过使用激光技术直接从基板上感应导电电路,将纸张中的碳成分转化为一种更接近石墨或石墨烯的导电碳基材料。通过这种方式,PulpaTronics简化了整个制造过程,最终产品仅为一张纸,既环保又经济。
最近,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开发出了一种新技术路线的无芯片无源RFID标签。这种标签由廉价的天线线圈和一种由PDMS硅橡胶和碳纤维制成的传感材料组成。这些线圈比信用卡中的线圈小,利用电磁波吸收来自手持阅读器的电磁信号,通过反射对具有修改频率的RF(射频)询问的响应来传递信息。当标签接收到射频询问时,其响应的频率变化将指示传感器所测量到的信息,如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这种设计使得无芯片标签能够在不依赖内置芯片的情况下,实现对各种环境条件的监测与跟踪。研究人员的目标是提供一种更可持续的替代标准超高频RFID技术的方法,因为它们更容易回收,没有内置IC,并且需要更少的生产加工。
相较于传统的RFID标签,无芯片RFID标签在环境友好性方面表现出色。由于无需内置芯片,这些标签在生产和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大减少,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此外,无芯片标签的制造成本也相对较低,因为它们采用了廉价的天线线圈和由PDMS硅橡胶及碳纤维制成的传感材料。这些材料不仅易于获取,而且具有出色的性能,使得无芯片标签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
在应用领域方面,无芯片RFID标签同样展现出了广泛的适用性。在食品安全领域,这些标签可以嵌入到食品包装中或在生产过程中贴在商品上,以实时监测食品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确保食品安全。在医疗保健领域,无芯片标签则可用于智能服装中,通过检测人体的体温、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为健康跟踪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在农业领域,这些标签还可以用于检测和传输土壤条件的变化,如温度、pH值和湿度等,为精准农业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无芯片RFID标签在测试与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人员采用网络分析仪作为阅读器,成功实现了对标签的远程询问和数据读取。这种测试方法不仅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等优点,还能够实时监测标签的响应频率变化,从而准确反映环境条件的变化。在实际应用中,无芯片标签已经能够在货架管理、可穿戴设备和农业传感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无芯片RFID标签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目前这些标签的工作范围相对较短(约1厘米),且在一次读取过程中只能询问有限数量的标签。此外,在没有标签唯一标识的情况下,无法明确知道哪个标签响应了温度变化。这些问题限制了无芯片标签在某些场景下的应用效果。
尽管如此,无芯片RFID标签仍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备受瞩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这些挑战将逐渐被克服。未来,无芯片标签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