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话题  >  正文

收入增长71%,中国电信押宝手机直连卫星!

作者:来源网络(侵权删)
来源:RFID世界网
日期:2025-03-31 10:11:45
摘要:本周,中国电信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2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以及2024年卫星通信收入增长71.2%,手机直连卫星用户数突破240万。
关键词:卫星

本周,中国电信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2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以及2024年卫星通信收入增长71.2%,手机直连卫星用户数突破240万。

今年2月,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发布《天通卫星终端产业发展年报(2024)》,对天通卫星产业获得的成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


支持直连天通卫星功能的手机终端达25款,覆盖品牌包括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中兴等,相关机型的累计销量已超1600万台(注:购买了相关机型的用户不一定都开通了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组织完成6款天通卫星行业终端集中采购,产品形态包括天通猫、天通卫星手持终端、天通卫星固定座机。


2024年天通卫星活跃行业终端数量达22.3万部,截至2024年天通终端合规管理平台统计行业终端厂商达到12家,终端款型达31款


天通卫星已与4家全球知名电信运营商达成合作,支持当地用户在不换卡、不换号情况下拨打卫星电话、发送卫星短信。

截至目前,中国电信已形成了在卫星通信领域的先发优势。

这家公司在2024年12月设立了集团直管的子公司——天通卫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10亿。在此之前,中国电信卫星公司也主要从事卫星移动通信业务。

更重要的是,中国电信是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在中国的独家运营商。这一独家运营权赋予了中国电信在天通业务市场推广、客户服务等方面的主导地位。

而除了国内运营商,全球其他电信运营商也在布局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美国运营商威瑞森于2024年宣布将亚马逊的Project Kuiper卫星用于增强其4G LTE和5G覆盖,未来网络中的设备可能会具备直接连接Kuiper卫星的能力,为地面蜂窝网络难以到达的地区提供另一种连接选择。

德国电信2024年与高通、Skylo Technologies三方合作,实现了欧洲首次运营商原生NB-NTN卫星直连手机短信收发。此次概念验证所用手机搭载高通骁龙X80基带芯片,配备德国电信希腊子公司Cosmote的SIM卡,集成了NB-NTN卫星连接。

通过支持5G NR-NTN,Starlink(星链)从2024年底开始与全球多地的运营商合作开启手机直连卫星业务,2025年2月马斯克便表示Starlink将逐步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的iPhone用户(只需将系统更新至iOS 18.3,可以实现在任何地方通过卫星发送短信),北美运营商T-Mobile首先支持了这一功能。



02卫星物联网仍处产业早期

除了手机直连卫星,中国电信也在协同比亚迪、吉利、广汽等车企推进汽车直连卫星功能落地。类似的,2024年业内也传消息称Starlink(星链)将开启特斯拉汽车直连卫星计划,尽管目前这一计划的具体进展尚未公开。

除了手机和汽车,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卫星物联网产业。

由于3GPP正在主导窄带IoT NTN标准和宽带NR NTN标准(Non-Terrestrial Network,非地面网络),借助3GPP阵营的开放性和广泛的产业生态,卫星物联网产业的成本有望快速降低,进而形成规模化,使该产业获取更多商业利润。

根据Countpoint发布的《2023年卫星物联网生态系统和市场概况报告》,全球卫星物联网连接数预计从2020年的360万个增长到2030年的4100万个,复合年增长率为28%。

berg insight发布数据报告称:卫星物联网连接收入预计将从2023年的3.304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14.7亿美元,全球卫星物联网用户数也会从2023年的510万增长到2028年的2670万。

Omdia预测,随着网关等硬件成本不断下降和新标准的出现,通过卫星直接与物联网设备通信正成为企业从远程设备回传数据的可行选择,预计到2030年全球卫星物联网收入将超过15亿美元。

在各种向好的预测下,目前头部公司、创业团队陆续推出符合3GPP IoT-NTN标准的产品。

高通MDM9205S芯片符合R17 IoT-NTN标准,可应用于独立NTN连接或NTN与地面网络混合连接的物联网用例;

紫光展锐V8821芯片支持R17 IoT-NTN标准,具有功耗低、面积小等特点,可用于手机直连卫星、可穿戴产品、卫星物联网产品、卫星车联网产品等;

广和通MA510-GL模组具有功耗低、体积小、可靠性高等特点,能为海上运输、应急通信、农村地区的科学研究等提供可靠的连网能力;

高新兴瑞联旗下资产追踪器GL103S搭载了移远多模卫星通信模组BG95-S5,全面支持双向卫星通信及多种网络制式,可为货运追踪、冷链物流、贵重资产监控场景提供可靠的连接。

另外在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建设与运营方面,由青岛海洋投资集团与国电高科共同推进的“天启星座”目前已实现33颗低轨卫星在轨组网运营,达成平均八分钟时间分辨率的全球覆盖通信能力,预计2025年将完成38星全面准实时组网的初步目标。

有关“天启星座”,主要用于物联网领域,重点解决海洋、电力、石油、农业、林业等行业在信息监测数据回传方面的盲区问题,实现对各种终端设备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等物联网应用。



03小结

卫星通信并非5G时代才出现,最早该名词可追溯到1990年代。但由于系统和协议私有化、硬件成本高、生态系统封闭等原因,此前的卫星通信产业规模增长缓慢。

之所以现在重新受到关注,与标准化的3GPP NTN能够满足卫星通信领域的开放和兼容需求密切相关。

但即便如此,2025年初时的卫星通信/卫星物联网产业仍处于早期建设阶段,标准讨论与优化工作仍在进行、生态系统仍在构建、应用场景仍在拓展。

最后,如果您对卫星物联及蜂窝物联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感兴趣,欢迎下载物联传媒、智能通信定位圈近期发布的《2025广域物联——中国蜂窝&卫星物联产业研究白皮书》,获取更多深度分析和行业洞察!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