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话题  >  正文

小米入股!北京一家机器人传感器生产商资本增至约431万

作者:来源网络(侵权删)
来源:RFID世界网
日期:2025-02-06 10:02:17
摘要:近日,芯传感获悉,坤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等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405万元人民币增至约431万元人民币。
关键词:机器人

近日,芯传感获悉,坤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等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405万元人民币增至约431万元人民币。


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坤维科技产品包括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智能型关节扭矩传感器等。


 一则看似普通的工商变更信息,掀开了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资本暗战的冰山一角。坤维科技获得小米战投与深圳创新资本加持,将国内六维力传感器研发竞赛推入白热化阶段。这个看似微小的传感器,正在成为撬动中国机器人产业升级的战略支点。


资本竞逐背后的技术高地



六维力传感器堪称机器人领域的"触觉神经",能够实时感知X、Y、Z三轴的力和力矩信息。这项技术突破使得工业机器人能精准完成0.1牛级力控装配,让协作机器人实现鸡蛋分拣等高难度操作。全球市场80%的份额长期被ATI、OnRobot等欧美企业垄断,单套售价高达8-15万元。


资本市场的嗅觉始终超前。2022年以来,国内该领域融资事件激增300%,红杉、高瓴等头部机构相继布局。坤维本轮融资中,小米战投的入场尤为值得关注。这家消费电子巨头在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正构建起从触觉感知到运动控制的完整技术闭环。


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1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7%。随着工业机器人密度从每万人187台向500台迈进,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百亿,高端传感器的需求缺口持续扩大。资本重注的背后,是对千亿级智能装备市场的提前卡位。


技术突围的三大攻坚战场



在天津某汽车焊装车间,搭载国产六维力传感器的机械臂正以±0.5N的精度完成车门铰链装配。这背后是材料科学的多维突破:新型钛合金基体将过载能力提升至500%,纳米涂层技术使温漂系数降至0.02%/℃。中科院团队研发的应变计阵列排布算法,将信号干扰降低60%。


算法层面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追赶更为激烈。坤维最新发布的KForge系统,通过深度学习补偿机制,将非线性误差控制在0.3%以内。清能德创的DynamicComp技术,使传感器带宽突破5000Hz,满足高速碰撞检测需求。这些突破正在改写外资品牌的技术神话。

 产业化落地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在苏州某骨科手术机器人项目中,国产传感器实现0.1N级力反馈精度;深圳某手机制造厂,六维传感器使贴片良品率提升2.3个百分点;水下机器人搭载定制传感器后,抗压能力突破1000米水深。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宽,倒逼技术迭代进入快车道。

破局之路上的三重门



核心材料的"卡脖子"风险仍未解除。高端应变计依赖进口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某国产传感器企业曾因陶瓷基体批次稳定性问题,导致整批产品报废。中电科13所的最新研究显示,国产MEMS工艺的良品率仍比日本低15个百分点,这直接制约着成本控制。


跨学科人才断层成为隐形瓶颈。既懂微电子设计又熟悉机器人系统集成的复合型人才,在市场上呈现百万年薪难求的态势。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的调研显示,传感器研发团队中具备机电一体化背景的工程师占比不足30%,严重制约技术创新速度。


认证体系缺失导致出海受阻。国内尚未建立完整的力传感器检测认证体系,某企业产品在进军欧洲市场时,因缺乏CE-M认证损失千万订单。与此同时,ISO/TC184国际标准的最新修订中,中国企业参与度不足5%,在标准制定层面丧失话语权。


站在智能制造的转折点上,六维力传感器的突围战已超越单纯的技术竞赛。它既是检验中国精密制造能力的试金石,也是重构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的关键筹码。当资本热度与技术攻坚形成共振,这场关乎触觉感知的产业革命,正在改写中国智造的价值链坐标。未来三年,或许我们会看到国产传感器在手术机器人指尖起舞,在太空机械臂上触摸星辰,在万千工厂中缔造新的精度神话。



行业新闻爆料及合作添加微信:zkig11


~END~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