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访谈报道  >  正文

【湾区物道】水产养殖“黑科技”来袭,智慧渔业开挂了!—专访翌卡通余年初

作者:榴莲
来源: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
日期:2025-02-13 14:51:02
摘要:这是『湾区物道』的第60期,本期访谈我们对话了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理事单位深圳市翌卡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年初,他致力于推动对传统养殖企业进行数智化改造,搭建区域性绿仓“供养销”体系,并提供相应的供应链服务。本次采访,他分享了物联网在智慧渔业中的应用成果以及发展趋势,希望给企业带来更多启发和价值。

湾区物道

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的精品栏目《湾区物道》系列访谈,对话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湾区商会协会及企业家,解读和宣传扶持政策;分析市场产业技术发展情况;助力物联网生态体系建设。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健康饮食需求的日益增长,水产品消费量持续攀升,推动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行业带来了丰富的市场机遇。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的预测,至2025年,水产养殖业的未来发展将紧密围绕智能化、绿色化及规模化三大趋势展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正变得日益广泛和深入。

这是『湾区物道』的第60期,本期访谈我们对话了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理事单位深圳市翌卡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年初,他致力于推动对传统养殖企业进行数智化改造,搭建区域性绿仓“供养销”体系,并提供相应的供应链服务。本次采访,他分享了物联网在智慧渔业中的应用成果以及发展趋势,希望给企业带来更多启发和价值。



余年初 翌卡通 董事长

◈ 深圳市翌卡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 北京师范大学一百周年一百名杰出校友之一

◈ 曾在高校从事教学和行政工作,八所大学兼职教授,资深管理专家。在新能源、工业智能化、金融科技、互联网等行业均有投资

◈ 出版专著7部,在省部级、国家级媒体和期刊发表论文142篇


1、中国水产养殖业规模庞大,在智慧农业如火如荼的背景下,物联网企业如何赋能水产行业转型升级?

〖余年初〗:物联网 “联物”是手段,功能指向的是人的管理和需求。水产养殖转型升级也不能仅仅立足于生产环节,没有生产服务、政府监管和商贸流通等层面的优化,水产养殖的提升也难以有本质的改变。

因此,物联网企业赋能水产行业转型升级最基本的要求是优化养殖生产管理,提供决策数据支持。还要为政府管理、金融服务和食品安全等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遗憾的是,我们很多物联网系统仅仅停留在设备控制层面,所采集的信息零碎单一,比如对人、物、事的定向跟踪,生长环境的数据采集以及病害分析等支离破碎,没有形成全维度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平台,致使应用效果欠佳,客户满意度不高。

设备控制是最基础的初阶功能,环境监测也只是二级提升,生产过程和生长质量的优化才是核心。物联网企业如何赋能?我们要在企业经营、政府管理、供应链服务、金融支持和市场溯源等几个维度上并行思考。既不能挂一漏万,以偏概全,也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


2、随着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科技进步的推动,养殖模式从传统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可以详细说说贵公司开发的智慧养殖管理系统的优势与特点吗?

〖余年初〗: 系统是点线面体的叠加组合,因此,系统首先是技术体系,更重要的它还是一个管理决策平台,最终支撑的是一个价值经营系统。农业生产不是单一的线性经济,涉及金融、流通等社会服务,涉及政府制度设计与监管。因此,智慧农业系统必须要有多维度的优化,比如优化生产经营、优化社会服务、优化政府管理等。新质生产力一定要形成生产力体系赋能,遗憾的是我们很多所谓的智慧系统并不智慧,只强调某一个点的技术,忽视了生产管理需求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也没兼顾到社会服务的必要性和政府管理的重要性。不少系统功能不全,逻辑混乱,价值效用呈现的就不够成熟和理想。

翌卡通的AIfish智慧管理系统是目前市场上唯一有农户版和政企版的公司,涵盖了九大模块和五大功能,既能满足散户的需要,也能满足规模化企业和不同的养殖模式的需要,还能满足政府和金融部门数据监管、生物资产以及经营风险评估的需要。同时,我们的平台还有动态化、可视化的全链条溯源,能够满足消费者数据追溯的需要。


3、随着科技进步、生产模式创新以及消费结构升级,水产行业发展将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和高附加值产品研发,贵公司自主研发的活鲜养存体系(绿仓)是否可以满足这些条件呢?

〖余年初〗:“绿仓”模式的提出,基于三个背景:一是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政策;二是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三是产业本身发展的需要。

“绿仓”是生态养殖系统,也是智慧管理系统,更是产业链优化的商业体系。我们的“绿仓”已经有了完整的体系化服务平台,包括生态养殖模式与技术,“绿仓”投喂品研发与供应、“绿仓”运营管理平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商贸流通平台等。既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能保障降本增效,确保养殖品质量。


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要能保障生产者的利益,也要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没有生产效益的高回报,就没有市场供应的高质量。只追逐生产效益的高汇报,劣币就会驱逐良币,损害消费者权益。加入“绿仓”体系的养殖户,一律实行订单化养殖、标准化管理、享受统一的供应链服务,真正实现了产业端和消费端的完美结合。


4、在当今时代,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水产品市场,针对这个问题,贵公司有哪些解决方案?

〖余年初〗:水产品质量不高是一个普遍的行业问题。政府监管力度很大,但为什么安全问题依然层出不穷?一是要优化监管模式 ,二是要引导科学养殖。法治治理和科学生产要有机结合。水产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取决养殖模式的变革、生长环境的改善和投喂品的优化。

就水产品养殖而言,好的水质和好的投喂品缺一不可,还要有好的品质跟踪与优化模型。作为“中国绿仓”的发起人和推动者,我们打造了“生物净化”而非“生化净化”的全生态化的水处理模型,节约了成本也保证了水质效果。

我们还研发了具有无抗、去抗、保健、营养功能的系列绿色投喂品,降低了养殖病害率,即使发生病害也做到了病害处理无需使用抗生素等动保产品。

另外,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和生物模型技术开发了品质跟踪与优化模型,能全过程掌握水产品的生长品质变化并予以及时的优化。同时,我们开发的动态溯源码真正做到了一塘一码,一批次一码,每批鱼的成长信息都做到了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跟踪,让消费者一目了然。

“绿仓”模式康养出来的水产品完全做到了无抗生素、无重金属、无寄生虫、无土腥味,而且鱼的体力强,口感好,营养密度高。经海关检测,所有“绿仓”养殖品都超过了出口标准。


5、作为水产行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型生产性服务商,可以详细介绍下贵公司的科技成果吗?未来有哪些战略和规划?

〖余年初〗:我们的科技成果包括生态养殖模型、绿色投喂品研发、生物工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智能化技术等,涵盖水产养殖的所有层面,能提供一流的全方位的生产性服务。公司和公司团队目前已申请到的各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有三十多项。这些技术成果在不同地域和不同场景反复试验,均取得了预期的养殖效果。给中国平安集团开发的水产云平台在多个省市推广,成为普惠金融的有力支撑和数字乡村的亮点。在大湾区和江浙地区推广的生态养殖基地均已成为当地养殖技术的培训基地。我们研发的绿色投喂品不仅能降低饵料系数,还能极大地提升养殖品的质量。我们开发的食品安全溯源码是市场上水产品溯源唯一具有动态信息的可视化溯源码。

作为一家高科技生产性服务商,我们核心业务是两块:一是服务好像中国平安集团这样的金融机构,为普惠金融做好大数据风控服务平台支撑。二是以“中国绿仓”康养基地为载体,为养殖行业提供数字化改造和供应链服务,食品安全解决方案,并积极推广康养模式,搭建康养水产品销售平台。

“绿仓”康养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体系,而是系统化的养殖行业生产和经营模式的突破式创新。今后,我们会在现有广东、湖北和江浙绿仓直营养殖基地的基础上,在主要的水产养殖区域比如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和大湾区等地区,建设100个直营和加盟绿仓养殖基地和城市绿仓配送基地,在促进水产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打造具有政经决策参考价值的农业现代化标杆性范本。


640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