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家毛利率稳定在80%+的MEMS传感器公司发布业绩预增报告
7月24日晚间,芯动联科发布半年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731.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04%,实现归母净利润 5,645.20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07%,实现扣非净利润4,768.66万元,同比增长59.99%。
芯动联科主营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的研发、测试与销售,目前已在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设计、MEMS工艺方案开发、封装与测试等主要环节形成了技术闭环。
2023年,芯动联科给出的成绩是:实现营业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39.77%;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41.84%;扣非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33.50%。
超高毛利,引人关注
高毛利是芯动联科引人关注的重要因素。
2023年6月30日,芯动联科成功上市,发行价为26.74元/股,发行数量为5521万股,募资总额为14.76亿元。
据其招股书内容,截止2022年12月31日,芯动联科在2020年、2021年、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9亿元、1.66亿元和2.27亿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88.25%、85.47%和85.97%。
2023年,芯动联科的毛利率为83.01%,其中仅有Q1毛利率跌至75%,Q2、Q3、Q4皆保持在85%左右,相比上市之前,起伏不大。
作为芯动联科的拳头产品,MEMS陀螺仪和MEMS加速度计其带来了稳定的营业收入和高利润保证。
其中陀螺仪占营收大头,2023年陀螺仪产品实现营收2.6亿元,占总体营收超八成。
2023年,芯动联科惯性传感器生产量为122441只,销售量为121949只,库存量为829只。
作用在2023年的营收构成中,MEMS陀螺仪、惯性传感器模组增长较快,分别增长了42.37%、128.59%,相关数据如下:
格局既定,陀螺仪领域持续领先
进入2024年,芯动联科凭借产品性能自主研发的优势,保持着业绩快速增长。
上文提到,陀螺仪作为芯动联科第一大营收曲线,营收占比极高。7月5日,公司公告获得客户Q及其分公司客户P一批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产品订单,合同金额约为1.22亿元,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实施完毕。
对于业绩持续增长的原因,芯动联科表示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进入试产及量产阶段的项目滚动增多,市场渗透率提升,拉动销售收入放量增长。当前,芯动联科已覆盖的终端客户包括高端工业领域、测绘、石油勘探、无人驾驶、高可靠领域等。
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芯动联科表示公司定位高端工业高性能领域,尤其在陀螺仪领域,国内竞争对手较少;在加速度计领域可能面临更多竞争,公司研发的谐振式加计产品可以取代石英加速计,目前已经开始小批量出货,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强化研发,逐浪智驾市场
就在7月24日晚间业绩预告发布的同一天,芯动联科还发布另一条公告称,公司收到国内某知名车企定点通知,成为后者汽车零件产品供应商,后续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产品开发及交付工作。
近来,自动驾驶领域频频迎来政策利好,萝卜快跑订单的暴涨直接推动着市场对于智驾板块的信心。
在互动平台上,多名投资者问及芯动联科在无人驾驶赛道的布局。公司表示,在研和生产的MEMS IMU等高性能惯性传感器产品是无人驾驶惯性导航中的重要器件,可用于智能无人驾驶、智能驾驶等场景。在无人驾驶领域,公司已与部分非乘用车合作伙伴合作并供货,同时与部分乘用车厂家保持密切接触,以争取完成项目定点。
实际上,在提升现有产品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性能的同时,芯动联科一直在不断扩充产品研发品类。
针对智驾市场,芯动联科的在研项目涵盖了车规级适用于L3+自动驾驶的高性能MEMS IMU、汽车级功能安全6轴MEMS IMU,当前正持续推进研发项目量产。
在芯动联科看来,参与L2级别的自动驾驶市场竞争激烈,毛利相比高性能领域要低,而在L3级别以上精度要求更高。未来竞争的焦点不在于价格优势,而是在于具备自主研发和生产核心芯片的能力。无论是采购其他厂商的芯片还是自主生产,市场竞争都将激烈。有惯性芯片生产能力的厂家可能直接向车厂供应芯片,或者生产更高性能、应力隔离更好的模组,更具备成本价格优势,其他厂家如果没有芯片生产能力,只做模组,将会面临较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