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曼:苹果公司考虑自研相机影像传感器(IOTE早报 2023-11-20)
1、北醒获滴滴自动驾驶超亿元投资
11月17日,滴滴自动驾驶宣布超亿元投资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次投资将支持北醒加速推进强感知激光雷达的升级及量产应用。这是继今年4月,滴滴自动驾驶与北醒联合研发了国内首款2K图像级高精度激光雷达北曜Beta后,双方战略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北曜Beta激光雷达针对L4 自动驾驶运营场景设计,拥有超高性能和超高的适配性。
北醒CEO李远表示,滴滴自动驾驶拥有领先的L4自动驾驶技术、强大的商业化运营能力以及汽车生态链储备。感谢滴滴自动驾驶对北醒的认可和信任,此次投资交易证明了北醒在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的优势与价值,也将进一步强化北醒的技术优势。北醒将持续探索,以强感知能力助力自动驾驶技术升级,并加速推进激光雷达量产落地,让出行更智能、更安全。
滴滴自动驾驶COO孟醒表示,滴滴自动驾驶始终支持技术创新,在积极推进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应用的同时,也持续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前发展。在此前的合作中,北醒展现了先进的技术研发实力、稳定的量产实力和成熟的商业化落地实力。滴滴自动驾驶对北醒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期待和北醒一起,引领自动驾驶行业创新发展。
2、狄耐克取得智能家居安防传感器无线充电专利,技术可实现传感器低电量报警自动上报并充电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用于智能家居安防传感器的无线充电方法”,公开号CN117081204A,专利申请日期为2023年11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家居安防传感器的无线充电方法,该方法基于安防传感器、电磁基站及智能家居网关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安防传感器感应到自身低电量,发出低电量报警并将上报给智能家居网关;S2、智能家居网关对低电量的安防传感器所在区域进行识别判断,获取该区域的电磁基站信息;S3、智能家居网关向该区域的电磁基站下发充电开启指令,控制充电基站发射电磁信号;S4、安防传感器接受电磁信号,发生电磁感应将磁能转化为电能对安防设备进行充电,直至电量充满,则发送满电报警给智能家居网关;S5、智能家居网关判断该满电的的安防传感器所在区域进行识别判断,获取该区域的电磁基站信息,然后下发充电关闭指令给电磁基站信息。
3、魔珐与腾云战略合作,建设全国首个 AI 虚拟人文旅示范项目
近日,魔珐科技与云南腾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全国首个 AI 虚拟人文旅示范级项目。
双方将围绕 3D 虚拟人的数字文旅创新业务,围绕景区导游培训、导游服务、景区点位导览服务及乡村助农开展深入合作,进一步提升云南文旅产业的综合全域旅游服务能力、产业数字化建设能力以及智慧文旅平台运营能力。
魔珐科技推出的三款 3D 虚拟人 AIGC 消费级产品 ——“魔珐有言”虚拟人视频 AIGC 平台、“魔珐有光”虚拟人直播 AIGC 平台以及“魔珐有灵”虚拟人服务 AIGC 平台,将在云南文旅打造的全国首个 AI 虚拟人文旅示范级项目中应用。
据了解,魔珐有言 3D 虚拟人视频 AIGC 平台将帮助云南景区开展导游培训业务,将景区服务所需的通知公告、导游培训、景点讲解、服务指南等多样的图文资料,转换成虚拟人讲解视频。
同时,虚拟人还可以担当虚拟导游完成景区导览的工作,为游客详细讲解景点的旅行攻略、景区交通、历史人文等景区信息;结合游客提问给出个性化定制的旅游攻略建议,并提供与之配套的实时交通、天气预报、注意事项等信息。
4、亚马逊再裁数百名 Alexa 员工,重心倾向生成式 AI 项目
11月18日消息,亚马逊游戏部门裁员约 180 人之后,该公司再次解雇了数百名负责 Alexa 语音助手的员工。
根据 GeekWire 披露的一份内部备忘录,亚马逊解雇了位于美国和加拿大办事处的数百名 Alexa 团队成员。
亚马逊 Alexa 和 Fire TV 副总裁丹尼尔・劳施(Daniel Rausch)表示,正调整部门业务开发重心,确保和其业务优先事项保持一致,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的资源和精力专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
在裁员数百人的同时,劳施还表示将停止 Alexa 相关的开发计划。该备忘录没有提供受影响的员工人数的具体数字,也没有提供哪些“举措”将被关闭。
亚马逊对于生成式 AI 的迅速崛起有点措手不及,在过去一年中,生成式人工智能主要由 Microsoft 和谷歌倡导,亚马逊能否以足够快的速度赶上这些努力还有待观察。
据The Information近日报道,亚马逊正在开发自己的生成式 AI 聊天机器人,该聊天机器人的代号为 Olympus,它可能会在 11 月 27 日该公司的 AWS Reinvent 大会上宣布。
5、古尔曼:苹果公司考虑自研相机影像传感器
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在最新一期《Power On》时事通讯中透露,苹果公司正在考虑为相机传感器的设计制定一项 "内部战略"。
古尔曼认为,摄影已经“毫无疑问”成为 iPhone 系列手机最关键的卖点之一,同时,这项技术也是混合现实和自动驾驶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
古尔曼还透露了苹果的其他几个项目进展:
Wi-Fi + 蓝牙的组合芯片与调制解调器一同面临延期。这项技术原计划于 2025 年发布,苹果公司希望最终能够取代博通公司的芯片。
MicroLED 显示屏将首先应用于 Apple Watch,随后应用于其他设备。
苹果公司希望开发出无创血糖检测系统,并希望该功能最终被植入到 Apple Watch 中,这个项目已是酝酿已久。
6、四川牧民用北斗卫星放牛,无信号区实现跟踪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方发文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牧民用北斗卫星放牛,再也不怕牦牛丢失了。
据了解,该地区草原上生活着近两万头牦牛,它们随着季节迁徙在草原上自由觅食。
大规模迁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牦牛不慎走丢,一般的牧民没有足够的技术和精力来找寻。
去年,当地农业农村局用无人放牧技术,利用北斗系统的定位服务以及北斗短报文服务,可以在没有信号的高原地区定位牦牛位置,让牧民轻松找到每一头牦牛。
该平台不仅可以定位,还可以记录牦牛的健康信息,并远程了解它们的生长情况,以后售卖也可以追根溯源。
7、深圳罗湖:节水“黑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走进坐落在广东深圳罗湖区的洪湖公园,初冬时节仍是一片郁郁葱葱,溪流潺潺,不时有民众在休闲跑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座水质净化厂就隐匿在园区地下。洪湖水质净化厂厂长刘海牙介绍,厂区采用了“双层全地下”的形式,将地下污水处理设施与地面生态景观有机融合,不仅改变了水质净化厂让人们“避之不及”的形象,还打造出一个综合性的城市公共空间。
刘海牙介绍,洪湖水厂作为国内首个5G全地下智慧水厂,整体实现了5G全覆盖,包括一些设备数据采集、现场工控、手持终端全部使用5G网络连接。污水处理的全过程,如从精确爆气、内外回流到智能加药、污泥外排,全部采用智能工艺大脑进行控制,不再需要人工去参与控制具体参数。“相比传统水厂,全厂100%采用自己生产的中水进行回用,相当于整个生产流程不需要再使用额外的自来水。”刘海牙说。
正是这样一个个具体的节水案例,不断成熟的各类高科技,为我国节约用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指出,到2035年,全国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蒋牧宸介绍,此次大会发布的国家节水行动阶段成果显示,2022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000亿立方米以内,全国用水效率效益显著提高。
8、安徽移动:5G赋能智慧停车
“传统停车收费模式需手动对车牌进行拍照并录入相关信息,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成本,停车位运行效率低,同时存在管理不规范、容易产生纠纷的痛点。”滁州市城泊车辆服务有限公司监控中心李文韬主任说,“有了智慧停车系统,车位运营管理更加精准高效。”
为改善滁州市智慧化水平,优化市民生活和出行体验,安徽移动滁州分公司打造5G+静态交通管理平台,助力当地政府、交管部门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5G+静态交通管理平台基于5G网络的视频智能识别、高精地图定位、大数据等技术,围绕“一张网、一个平台、一个中心”的智慧停车项目建设目标,将滁州市市区范围内的停车场、路内泊位数据均统一接入5G+静态交通管理平台,打破各街道路内停车资源数据壁垒实现互联互通,有效解决了各路段停车信息不对称、车主找位难等问题,缓解市民“停车焦虑”。
在智慧停车项目中,5G+智能巡检车是重要组成部分。车载装备箱内有分析器、显示屏、高清摄像头、定位模块等。通过巡检车采集端可对道路违规停车车辆和泊位内车辆自动抓拍取证,实现自动计时收费。“以前停车收费依靠人工,每个人只能管理30多个泊位。自从有了5G巡检车,一个人轻松管理200多个泊位,方便又高效。”巡检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9、脑机接口产品第三方评测工作启动,涵盖脑信号、状态及意图采集监测
脑机接口产业联盟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通院)组织开展了广泛的技术研究、产业交流,旨在满足脑机接口业内需求和相关工作的开展。评测流程包括评测申请确认、签订商务合同、准备评测环境、实施评估测试、组织专家评审5个环节。
脑机接口是一种在大脑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的全新的不依赖于外周神经和肌肉的交流与控制通道,可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互。
据介绍,目前脑机接口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医疗、教育、康养、安全生产、娱乐等场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脑机接口技术仍面临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如何与其他技术规范结合、如何标准化技术开发与使用等问题。
10、工信部等四部门: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
1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工作目标是,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引导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使用主体加强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试点实证积累管理经验,支撑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修订,加快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试点汽车生产企业应当细化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准入测试与安全评估方案,经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确认后,在省级主管部门和车辆运行所在城市政府部门监督下,开展产品测试与安全评估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技术服务机构对产品测试与安全评估方案、实施、结果等进行评估。试点汽车生产企业应按照监测要求将车辆接入工业和信息化部试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