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智能正在参与《2023 RFID无源物联网生态系列报告》调研
在工业领域,国内企业在技术上和应用上突破要比通用市场难得多,企业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决心,不过越容易的事情越容易被复制,如果不能形成规模化,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形成优势,而越难的事情通过深耕应用,打磨产品建立壁垒,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企业更容易得到更长远的发展,RFID 正是如此,一批国内RFID工业识别厂商正迎来发展的良机。
国外品牌用百年工业发展历程建立壁垒
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1.0到进入21世纪后工业4.0,发达国家工业自动化处于领先地位, 特别是德国工业4.0概念的出现,引发全球工业领域的革新浪潮。2010年7月,德国政府通过了《高技术战略2020》,把工业确定为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其内容是指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工业生产相结合,最终实现工厂智能化生产,让工厂直接与消费需求对接。工业4.0旨在将一切的人、事、物都连接起来,形成“万物互联”。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在工业4.0中承担核心技术支持,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会代替人工,甚至是完全替代,实现“无人工厂”。
万物互联的载体就是感知技术,包括RFID及传感器,因为发达国家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更成熟,在感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亦更领先,解决方案也会更全面,国外企业如西门子、西克、GE、欧姆龙等大厂长期领导工业识别市场,RFID工业应用方案只是其整体解决方案的一小部分,而国内RFID企业难以切入。
四因素制约着国内RFID企业工业应用发展
国内RFID企业大都做通用型市场,只有少数企业把重心放在工业应用市场上,通过调研可以总结为四点原因:
原因一:从工业1.0-4.0都是由欧美等发达国家主导的,当然我国智能制造2025 的提出,也极大刺激了国内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但是因为国内工业自动化发展时间短,在工业中高端生产自动化产线基本大部分仍依赖国外进口,国内产线建设基本向国外学习过来的,德国汽车产线、日本家电长线、美国重工业产线,国外品牌更成熟的解决方案让企业更加信任。
原因二:工业应用市场对稳定性、精度要求更高,国内RFID企业在之前难以适配。
原因三:对工业应用工业识别了解不够,距离环境、形态要求、通信方式也都不一样,标准是国外品牌建立的,不同品牌的不一样,需要企业逐步对接完善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有比较大的门槛
原因四:市场体量不够大,很多终端企业对RFID带来的实际效益认识不够,驱动力不强。
正因为有这些因素的限制,RFID工业应用在国内的应用一直不温不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要时机。
国内RFID工业识别厂商在冲破外企”护城河”
三年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人、很多事,也带来国产化的天时、地利、人和,国内RFID工业识别企业迎来了收获的时机。
疫情下国外品牌产能受到影响,供货不及时,尤其像RFID这种小众产品特别突出,国内终端厂商开始接受国产品牌,并尝试在产线、仓储物流等环节中使用,再加上国家智能制造大背景下,终端企业开始智能化升级,市场需求量变大了,应用场景多了,为国产RFID工业识别创造了天时;随着国内企业在工业应用的技术积累并主动与国际标准对接,已经可以满足需求,对国内企业来说国内企业服务更好、需求能够满足、价格更低,秉承着支持国产替代的意识,亦更愿意用国内品牌产品及解决方案,这就是地利和人和,越早布局工业应用市场上RFID企业将会实现更大的发展,其中深圳市万全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很好的代表企业。
由AIoT星图研究院策划的《2023 RFID无源物联网生态系列报告》正在启动市场调研,该系列报告以“1份白皮书+10个细分领域市场调研报告”的形式对外呈现,该系列报告不仅展示上游环节的最新市场动态,还将重点展示10个RFID无源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细分应用领域,构建起RFID无源物联网产业信息生态,极具市场传播价值。
4月14日,AIoT研究院的分析师调研了深圳市万全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万全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于2006年诞生于深圳,专注于物联网无线射频(RFID)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的创新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中国物联网RFID行业知名企业。万全万全产品线有工业识别、RFID通用产品、智能柜三大板块,5年前立项工业识别产品,包含:HF、UHF读写器;RFID通信网关、载码体、线束等全系列布局,完成了与国际主流标准对接认证,在高端制造业先后与长城汽车、比亚迪、吉利、三一重工、格力、美的、海信、宝钢、华能、广药、国药、博世、京瓷、佳能等企业建立落地合作,是智能感知及RFID无线射频产品方案领导者。
关于《2023 RFID无源物联网生态系列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