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亿智慧工地市场为何难啃?| 附报告下载
2023年4月24日(星期一)下午14:00,由AIoT星图研究院联合物联传媒、智慧工地产业生态网、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AIoT库,历时三个月打造的《2023中国智慧工地市场研究报告》正式线上发布,报告主笔、AIoT星图研究院行业分析师魏沛做了“智慧工地应用发展与未来”的主题分享。
智慧工地这一名词在国内最早出现于2012年上海市宝山区构建的“四位一体”工地监管体系,政府可以对各类建设工程的动态、安全、人员等情况进行全面、实时的监管。
随着BIM、RFID、ICT、IoT、GPS、GIS、供应链、区块链等技术与理念在建筑业的应用与实施,在协同管理、环境监测、质量监管、事故预防和人员保障等各类工地管理事项方面都有了极大程度的改进和提升,智慧工地概念应运而生。
传统建筑行业粗放式、碎片化的生产方式使得建筑行业面临着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较大、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尽快进行转型升级,以期实现高质量发展。安全、环保、质量、耗能等各类问题的存在促使着建筑业施工从以耗费人力为主的传统施工模式向集成化、系统化、智慧化的阶段转变。
本次线上发布会的主题分享中,分析师先展示了两组数据,分别是中国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和国内智慧工地市场规模增长趋势。两组数据说明了尽管由于疫情和政策原因,建筑业产值有所回调,但依然稳重有升,智慧工地产业市场规模稳定增长,不断向好。
然后从智慧工地的应用现状出发,分析师分享了智慧工地的本质和应用意义。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在智慧工地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粗放式项目管理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施工安全管理压力大等问题越发突出,国家层面陆续颁布了相应政策文件,地方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与指导意见。
智慧工地的本质是要素的数字化,围绕施工现场项目管理的“人、机、料、法、环”五大核心要素,将BIM-GIS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AI等新型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施工项目管理深度融合,把智能感知、施工监测与过程管理等汇聚到一个平台上,开展安全、质量、生产、技术、环境等多方面应用,对项目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
AIoT星图研究院认为,当前国内智慧工地产业面临着政策标准不健全、应用成本高、信息技术滞后等问题与不足,最后指出了智慧工地的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
第一,更加自动化、智能化。自动化、智能化将成为智慧工地的主要发展趋势。建筑机器人、无人机、机器狗等智能设备的出现与普及,将促进建筑行业的自动化进程,可以将有限的劳动力从繁重、重复的工作与劳动中解放出来。
第二,由创新单点应用到系统集成应用的变革。通过智慧工地技术发展,系统集成平台趋向于通用性,规范、统一的平台接口和数据接口将实现智慧工地的标准化、集成化和可扩展。随着智慧工地系统集成应用的发展,用户信任度与黏性的不断提高,智慧工地将逐步贯穿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这将更好的实现数据深度挖掘与项目精细化管理。
第三,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有机集成。在智慧工地探索与应用推广普及过程中,建筑企业将会得到海量的项目管理数据,而随着智慧工地系统与平台的成熟度逐渐提高,智慧工地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集成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3中国智慧工地市场研究报告》从政策、商业、技术等不同视角逐一分析智慧工地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欢迎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交流。
扫码查看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