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不再“边缘”化了
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的数据充斥着我们的生产生活,而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则成为了这场网络数据技术战的主力担当。
一直以来,云计算都自带主角光环,成为了我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云计算发展成熟之际并被市场高高捧起的时候,边缘计算也正以“孤勇者”的姿态,呈现出创新爆炸式增长的趋势。
日前,一份涵盖了组件、应用、行业垂直和细分领域趋势分析的全球边缘计算市场规模报告显示,边缘计算凭借其有效的数据管理和前沿技术在工业4.0中获得了发展势头。并且预计到2030年,全球边缘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1559.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8.9%。
除此之外,在这份报告中,预计市场对边缘计算基础设施和物联网 (IoT) 设备的需求将会增加,并重新推动各行业采用5G。同时也预计人工智能(AI)与边缘计算环境的集成将呈上升趋势。
可以说,边缘计算在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下,其市场前景格外向好。那么,在物联网这个庞大而复杂的世界里,边缘计算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我们该如何看待边缘计算的发展?
究竟为何方神圣?
如果说云计算是集中式大数据处理,那么边缘计算就是边缘式大数据处理,其数据不需要再传到遥远的云端,在边缘侧就能得到解决。
正如人们对于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关系的描述一样,时常通过一个不大恰当但又十分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两者间的关系。我们都知道章鱼浑身布满了神经元,但它的脑部神经元仅占40%,其余60%分布在八条触角上,而边缘计算就像是章鱼触角上的神经元一样。
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边缘计算指的是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其应用程序在边缘侧发起,产生更快的网络服务响应,满足行业在实时业务、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简言之,云计算把握着整体,边缘计算则更专注于局部。
图源:百度百科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里,如果按照传统数据处理模式,把获取的海量数据送至云计算平台上分析处理,则可能会出现网络延时、海量数据处理难、功耗过高等一系列问题。而边缘计算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云计算遇到的这些问题,边缘计算的优势由此显而易见了。
分布式、低延时:边缘计算采用分布式计算方式,聚焦实时、短周期数据的分析,更好地支撑业务的实时智能化处理与执行;
效率更高:边缘计算处理数据位置靠近产生数据的终端设备或物联网关,可直接对数据进行过滤和分析,因此效率更高;
省心省力省流量:边缘计算只向远端传输有用的处理信息,无冗余信息,因此减少从设备到云端的数据流量;
更智能更节能:AI+边缘计算组合的边缘计算不止于计算,智能化特点明显,而且云计算+边缘计算组合出击,成本只有单独使用云计算的39%。
应用场景“多点开花”
当下,物联网作为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手段,催生了多数新的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而基于能够实时处理数据、更节能高效的特性,边缘计算常常被应用于物联网行业中。
尤其是伴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物联网技术向更多的垂直行业渗透,使得各种场景中的传感器、终端设备产生了海量的运行数据,因此扩大了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5G与边缘计算的相互融合,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赋能垂直行业,助力着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当前,边缘计算常被应用于包括但不限于车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场景中,这些场景对于近场计算有着极强的需求,需要快速感知数据并得到及时处理,以便快速做出决策。
联想边缘计算平台(图源:《联想边缘计算白皮书(2022)》)
在车联网领域,对时延的需求非常苛刻,而边缘计算低延时、高效率的性能,正好避免了长距离数据传输所导致的延时,可以减少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时间,简化网络结构。除此之外,边缘计算还可以实现对交通状态的精准感知,支持高精度地图相关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业务。
图源:百度百科
以自动驾驶为例,边缘计算在自动驾驶的环境感知和数据处理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边缘侧的自动驾驶专用芯片通过感知传感器数据并及时做出处理,能够给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更快速的响应,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在工业物联领域,越来越多的设备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利用边缘计算可以进行实时数据搜集和对自动化生产线的即时反馈处理,同时还能实现碎片化工业网络的统一,利于对产线进行集中协同管理。
以油气行业为例,引入边缘计算,利用系统对抽油机井电机功率曲线的分析,结合电机的电压、电流、转速、功率因数等参数,提升油气现场的工况诊断能力、功图量液水平和合规检测能力,进而实现油田无人值守、降低安全风险、实现降本增效。
在智慧农业领域,基于边缘计算的农业物联网架构能够进行精确的控制与实时数据的传输,使得在耕作过程中能够实现实时智能化的处理与执行。例如,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病虫害防治与灾害评估等,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又如大棚种植无需由云端决定浇水时间和浇水量,利用边缘计算可以直接自行判断并执行相关任务等。
因而可知,在物联网的大产业背景下,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只会越来越加广泛,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安防等应用场景已随处可见边缘计算的身影,甚至在金融业(银行)、直播(游戏)中也都开始运用了边缘计算。在笔者看来,或许不久之后边缘计算会占据物联网的一方领土。
边缘计算应用场景(图源:百度百科)
国内市场扩容进行时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其中提到了要加强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可以看出,边缘计算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其应用场景也越来越丰富,边缘计算真的不再“边缘”化了。
根据信通院对边缘计算市场的调研,2021年我国边缘计算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36.4亿元,其中边缘硬件规模市场为290.2亿元,边缘软件与服务市场规模达146.2亿元,预计年平均增速超过50%,2024年边缘计算市场整体规模达 1803.7亿元,其增长空间十分广阔。
显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加上5G+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愈来愈多的边缘设备需要超低延时来实时处理与分析海量的数据,而边缘计算正好凭借着低延时、高效率、更节能的特性令人瞩目,吸引了众多企业入局该领域。
尤其是以联想集团、华为等科技巨头为代表,一直积极布局着边缘计算,以争取在边缘计算领域的话语权。除此之外,涉及边缘计算业务的企业也在加速智能边缘计算的技术创新及应用落地。以下是笔者收集整理的国内部分上市企业在边缘计算的业务信息情况(仅供参考)。
来自物联传媒收集整理
就今年以来,边缘计算也成为了企业的重投项目之一。联想投入超1000亿元重金,发力边缘计算、云服务以及基于元宇宙应用的AR/VR技术三大领域;中科创达31亿元定增募投项目落地,其中将在成都投资近18亿元投建边缘计算站……
根据IDC发布的《中国半年度边缘计算服务器市场(2022年上半年)跟踪报告》,其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边缘计算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同比上涨117.2%。其中,浪潮信息边缘服务器更是以53.1%的市占率持续领跑。
图源:IDC《中国半年度边缘计算服务器市场(2022年上半年)跟踪报告》
可以说,随着万物互联的趋势不断增强,边缘计算作为云计算的补充和延伸,正在日益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关注的焦点,行业巨头持续卡位布局,创新企业逐渐百花齐放,并且在伴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边缘计算的业务模式也会越来越清晰。
写在最后
总言之,边缘计算的增长潜力还是相当巨大的。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边缘计算在低延时、泛连接、大宽带等业务场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加广泛,边缘计算的发展将会是一片新蓝海。
当然,万物发展必然具有双面性,边缘计算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挑战。边缘计算若要实现落地,还需要做到IT与OT的真正融合,其应用是最为核心的问题,而这也是边缘计算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