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SIM卡,eSIM卡的路还有多长?
将实体SIM卡抛之弃之,“一卡走天下”时代真的要来了吗?近日,eSIM掀起了一股热潮,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9月8日,苹果召开发布会,会上表示美区iPhone14产品取消SIM卡槽,使用eSIM卡。
随后,9月15日,工信部对网友提出的“我国是否有eSIM手机卡的的推广计划?”一问题作出了回应。工信部表示,“目前,相关单位正在研究推进eSIM技术在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以及智能手机设备上的应用,待条件成熟后将扩大eSIM技术的应用范围。”
图源:工业和信息部官网截图
此外,小米紧随其后,在海外市场推出了首款eSIM机型小米12T Pro国际版。
不需要手机开卡槽,直接集成在手机内部的eSIM卡到底是什么来路?又有什么优势?未来真的会完全取代实体SIM卡吗?
何为eSIM?
早在2016年,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协会就已经发布了智能手机eSIM规范,这也被认为是eSIM卡正式诞生的标志。
eSIM全称为Embedded-SIM,即嵌入式SIM卡。简单来说,eSIM卡其实就是电子化的SIM卡,它是一个数据文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到移动终端,其功能上与普通SIM卡无异,有了它,各种电子产品就能连接上网、接播电话、发短信等。
eSIM卡的出现,最早也是由苹果发明的。2011年,苹果公司就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申请了一项虚拟SIM卡专利。2014年,苹果在发布iPad Air 2时就首次将eSIM卡的概念带到了实际产品中。2017年,苹果在iPhone XS中加入了对eSIM的支持。2021年,苹果在iphone13系列产品中,便已经在尝试推广eSIM方案了。
除此之外,2017年和2018年,谷歌公司也相继推出了支持eSIM的Pixel 2和Pixel 3手机。随后,其他厂商比如华为、三星、OPPO等公司,在基于市场eSIM产品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也纷纷表示既支持普通SIM卡,也支持eSIM卡。其中,三星的Gear S2、S3,华为的HUAWEI Watch 2都均有eSIM卡版。
与传统的SIM卡不同,eSIM是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体积缩小至传统SIM卡的10%,大大减少了设备上的卡片占用空间,而且eSIM具有更强的抗震性、耐高温、可靠性等性能。虽然eSIM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已直接将卡号等用户信息载入了手机内部。
图源:环球网、中信证券研究部
市场应用现状如何?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使用,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朝着一体化、小型化、安全化等趋势发展,而eSIM卡因其具备体积小、安全性好、稳定性高等优势,成为了为这个万物互联时代量身打造的嵌入式集成芯片。
目前,eSIM卡主要被应用在可穿戴设备、平板、PC以及其他终端上,如智能音箱、智能后视镜、POS机等,涵盖运动、家庭、医疗、娱乐、教育等各类应用场景。
2018年,中国联通宣布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长沙、武汉等7个城市中先后开展了“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试点,而苹果eSIM智能手表Apple Watch 3成为首款支持该业务的终端产品。
同年,中国电信也在7个城市中开展了相同业务,并可支持4款智能穿戴设备;中移物联也正式推出智能物联China Mobile Inside计划,同时发布国内首款eSIM芯片,提供“芯片+eSIM+连接服务”。2019年,中国移动也开启对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的试运行。
除此之外,在当前物联网空前发展的背景下,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逐步成熟,eSIM高集成、小型化、长连接等各方面优势进一步显现,eSIM卡的市场需求也得到了进一步释放,从各种可穿戴设备,到人体监控设备、车联网、智能家居等应用场景也相继发展起来。
图源:中国移动、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据Counterpoint预测,到2025年,eSIM设备的全年出货量将达到60亿的规模。其中,手机端eSIM出货设备将占到45%。
“路漫漫其修远兮”
不可否认,eSIM的确带来诸多方面的好处,在各种物联网设备的应用上也越来越加广泛,但为何还迟迟未攻下手机市场?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集成度不断提升,零部件精密度越来越高,机身内部空间更是寸金寸土。从原始的SIM卡、Mini-SIM卡、Micro-SIM卡,再到Nano-SIM卡,手机卡的尺寸越来越小,甚至未来可能走向“隐形”,其最终形态有可能就是eSIM。
但智能手机要从实体SIM卡走向eSIM卡,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其限制因素包括但不局限于安全方面管控风险较大、消费者对eSIM卡的认可度低、运营商的积极性较低等。
一方面,比起SIM卡,eSIM卡在信息安全方面管控风险较大。我们都知道eSIM的优势之一就是“空中写卡”,用户在发送请求后获得运营商的授权即可直接使用。但是在实名认证的环节,我们无法保证eSIM卡在数据传输收集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数据泄露的风险,从而增加防电信诈骗和实名监管的难度。
另一方面,eSIM手机端的核心挑战是运营商互联互通。使用SIM卡,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粘性度和依赖性较高,运营商通过与用户签订“合约”来获得长期的利益。但如果使用eSIM,用户则可以在各个运营商之间随意切换,加大了维系用户的难度,打破了运营商与用户之间原有的平衡,运营商长期以来的经营模式会因此而被瓦解。
不仅如此,使用eSIM的用户自由切换运营商,大幅度加大了运营商的管理成本。eSIM技术的运用,进一步要求了运营商要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和扩容,需要进行技术升级、数据库扩容、网络改造,重新设计运营流程和计费模式等。
另外,虽然eSIM技术发展带来了自由和便利,但消费者若使用eSIM,还需要承担信息安全方面的风险,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而对于手机厂商而言,虽然eSIM减少了设备的占用空间,但同时也需要花费更多的开发成本去适应eSIM的发展。
由此可见,eSIM要想真正地运用到智能手机当中,并且得到普及与推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内是不大可能实现的。
写在最后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里,各事物彼此之间相互连接,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效应。而eSIM作为这一发,对于智能手机中运用eSIM卡并在国内得到普及使用,涉及了诸多因素和各方利益之间的牵扯,如何平衡和发展是其中最大的变数。
总归而言,eSIM卡的发展前景毋庸置疑,而它既然能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就不会无故退场。但目前看来,国内智能手机若要普及eSIM卡,还需要对整个产业链进行各角色的重新塑造和分配,拓展新的服务模式,才能做出新的改变。因此,惟有理性、有序地推进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