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二维码、RFID技术、区块链打造防伪溯源系统,构建供应链的诚信系统
随着人们的关注热度的持续上升,区块链越来越广为人知,更多的人了解并学习到了区块链技术以及原理机制,更多的企业也紧跟着区块链热潮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不同的场景中去。溯源一直被认为是区块链行业最先落地的一批应用场景之一,传统溯源行业历来存在着数据存储中心化、数据孤岛、窜货等诸多问题,又因行业本身极度分散化使得溯源难度极高,区块链的出现似乎为溯源行业带来了一片曙光,其数据的不可篡改、可溯源的特性与溯源行业极其契合,利用区块链技术,我们将建立起一套数字可信体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溯源。
那么,防伪溯源系统的搭建,可以先从防伪溯源的的发展历程讲起。
一、追根溯源
溯源,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追溯源头的意思。最早出现“溯源”一词是在1997年,欧盟因为疯牛病问题开始严格监管市场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溯源管理制度而提出的。
在政府的推动下,溯源管理制度开始普及,溯源信息覆盖了食品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每个环节,以实现信心数据的共享与收集,一旦出现问题,明确事故的主要责任人,服务于终端消费者。溯源能有效追责,对食品行业的自我约束起到了重要意义,随着溯源性能逐渐被认可,其功能不在局限于食品行业,药品、服装、汽配、电子、奢侈品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这种溯源观念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尽管从现在看依然是很有前瞻性的战略方向。
二、溯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溯源主要通过3种方式去实现。分别条形码、二维码、RFID(电子标签及读写装置、非接触IC卡)。
这3种方式都是通过在产品包装上加印上条形码(一维码),二维码,或者加贴带芯片的标识(RFID),将产品的批次信息,生产流转(生产、仓储、物流运输、销售等)所形成的或者自动采集的数据记录到中心化系统中,通过唯一的标识,终端消费者通过溯源码自主进行联网查询可以获得数据,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以及从成品到原材料的双向追溯功能。在产品还未被购买前,消费者可以扫描外面的二维码进行产品溯源,购买完后,可以撕开内码纸片图层,进行内码识别防伪验证,并且内码可跟区块链技术进行绑定,实现一物一码一区块,保障信息完全不可篡改,保障产品的唯一性。
三、传统溯源的痛点
以上讲了传统溯源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实现方式,但无论是食品安全问题还是药品安全问题,都是屡见不鲜的。传统溯源技术似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
1传统溯源缺乏公信力
现实生活中,消费者扫码验证产品的比例不高,消费者对溯源信息的信任程度不高,这源于传统溯源缺乏公信力。
我国各行业的溯源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体制尚未完善。多数溯源体系都是各个企业各自为政,缺少有公信力的机构部门参与监管。
而溯源信息存储在一个个中心化的数据信息系统内,使得企业或者个人的作恶成本非常低,数据可以轻易地遭到黑客攻击,损坏丢失或者被人为篡改,从而失去透明性和可信。
2溯源标准不一致,资源浪费
虽然溯源产业在不同行业内遍地开花,但是由于不同类别产品的供应链管理不同,导致溯源过程中无法使用统一的标准。而各地企业和组织会使用完全不同的溯源管理系统,系统间的数据无法交互,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限制了溯源行业的发展。
大多数企业的溯源系统,其实并不能真正产出价值,只是徒增成本,变成企业增加品牌价值的噱头,以及应付监管的样子工程。
四、区块链在溯源中有什么作用
1信息不可篡改,提升溯源信息可信度
传统的溯源系统,之所以缺乏公信力,是因为采用中心记账的模式,数据只存在中央服务器中,对于拥有中央服务器的机构或个人可以低成本篡改对自身有利的信息。
区块链自身的去中心化特征,使加密数据用链式结构完整分布的存储在链上的节点当中,避免了中心化账本,中心化服务器的一系列问题。多节点分布式记账,如果机构或者个人要篡改信息,需要获得51%的节点的认同,作恶成本过高,多方共同维护,降低造假牟利的空间,解决了终端消费者信任的问题。
2打破信息孤岛,建立新溯源商业生态
传统的溯源中,溯源标准不一致,难以体系化,产品的原材料提供商、生产厂家、物流方、检测机构、销售公司、终端消费者等是彼此隔离的,是一个个信息孤岛,分散而无序,互不信任。
但使用区块链进行溯源后,借助区块链的经济模式,可以衍生出基于新商业生态。将各方联系起来,通过智能合约方式,提供去信任机制,一定程度上实现各利益主体间的自主协作和交易。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各方效益的最大化,构筑新型合作共赢的生态场景。
区块链作为技术工具,提供了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记账方式,保证信息上链后在流转过程中的真实性,但不能确保上链前数据本身的真实性。
如何确保信息在源头的上链环节就是真实可靠的,单纯依靠区块链技术,是无法解决的。现有的提出的解决方案,包括引入物联网相关技术,以技术输入代替人工输入,以及引入权威机构部门,参与信息认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