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航天智能传感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
物联天下,传感先行
智能传感技术
是未来万物物联时代的重要基石
5月26日下午,湖南航天智能传感技术研究院项目在望城经开区签约,这是湖南省第一家智能传感技术研究院,为园区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开辟新领域、增添新动力。
湖南航天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应伟,总会计师严波,望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周剀,党工委、管委会领导李小平、佘浩宇、姚罗光,湖南航天磁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自儒,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胡盛青,长沙亿达智造产业小镇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卫政,园区及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
湖南航天有限责任公司
是大型军工央企、世界500强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级企业
十四五期间,湖南航天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湖南航天)谋篇布局“一圈五链”产业规划,其中“智慧产业”的主要支撑就是智能传感器产业,目前已经在激光陀螺、光纤陀螺、编码器、电量传感器、MEMS陀螺仪、加速度计等产品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湖南航天磁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航天磁电)为湖南航天下设企业,于1995年落户望城经开区。历经多年发展,在磁性材料与磁性元件产业方面具备了行业领先优势。公司拥有1个航天科工集团级工程中心、3个省级技术创新平台、1个省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有效专利130余件并保持年增速15%以上,相关实验室通过CMA、CNAS和DILAC资质认证。
根据签约内容,航天磁电将持续投入超亿元,在长沙亿达小镇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孵化和产业培育于一体的创新型研发机构——湖南航天智能传感技术研究院。发展高性能磁电编码器、电流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基于TMR/GMR技术的温敏传感器、导航传感器、信息安全半导体芯片等技术和产品。同时依托中国航天科工的技术背景和应用需求,引进一批国内领先的传感器研发项目与创新创业团队,重点解决传感器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在五年内实现15个以上科技成果引进或孵化,获得60项以上发明专利,产业集群规模达30亿元,净利润3亿元,累计创造税收超3亿元,形成技术、人才和成果的聚集,营造良性协同的产业生态。
周剀表示,望城经开区作为长沙“三智一芯”产业的主战场、主阵地之一,近年来通过引进比亚迪电子、华为、德赛电池、新视电子、恒茂高科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地生根,智能终端产业迎来了指数级增速。湖南航天与园区合作历史悠久,通过此次合作,我们有信心推动、引进更多包括智能传感在内的链上企业,实现强链补链,加速推进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同时园区也将一如既往做全方位好服务保障,推动协议尽快落实落地,促进智能传感技术在园区实现产业化,助推智能传感研究院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一流研究机构。为长沙当好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领头雁、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示范区贡献更多力量。
唐应伟表示,航天磁电多年来扎根园区深耕主业,在磁性材料产业方面已经成长为全国第一,市场份额达92%以上。研究院项目从3月底初次洽谈,不到两个月就实现了签约。无论在长期合作或短期对接中,湖南航天都深刻体会到园区真心为产业发展殚精竭虑、真情为企业服务排忧解难、真诚为创业营造一流环境的情怀与担当。传感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一,大力发展智能传感既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航天科工集团发展的战略要求,更与湖南省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长沙市“三智一芯”产业定位高度契合。智能传感研究院的建设,将在传感感知、伺服与执行、智能算法等方面实现更多创新成果,并驱动更多产业衍生。
他指出,研究院的建设运营要聚焦产业特色,以航天产业需求为牵引、争取高精尖项目,明确定位形成“长板”;要解决“卡脖子”,以国产替代项目为标靶,助力中国制造2025;要构建产业链,争当智能传感细分领域链长,在保障国家、省市需求的前提下实现市场与产业布局的平衡可控;要争当国家队,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建国家级平台;要创造新模式,推动“政产学研用金”六要素协同创新,实现产业突围。
▲望城经开区智能终端产业园
近年来,望城经开区始终将先进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选择”,聚焦智能终端、绿色食品、新一代半导体、生物医药、新型合金、先进储能材料六大重点产业链,坚持精准招商、注重招大引强,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左右链配套,推动补链、延链、强链跑出“加速度”,尤其在智能终端产业链发展方面力争当全市“主力军”。
当前,物联网、5G通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智能传感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是未来智能时代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湖南航天智能传感技术研究院的成立,将进一步助力望城经开区智能终端生态体系多样化,集聚相关产业,加快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