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 给物品备注“身份ID”的RFID上天了

作者:杨晨
来源:封面新闻
日期:2021-04-30 09:58:00
摘要:在轨物资管理RFID读写器和无源RFID标签产品主要由七院下属的四川航天计量测试研究所负责研制。
关键词:RFID标签身份ID

“作为一名航天‘老兵’,能够见证并参与整个核心舱的建设工作,倍感荣幸。”4月29日,看着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天和核心舱随着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入轨,七院宇航项目技术负责人陈粤海的喜悦溢于言表。那些与时间赛跑,她和团队一起加班加点,保障任务按时保质完成的日子,仍历历在目。

她所在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七研究院(以下简称七院),承担着天和核心舱15个分系统之一——物资管理分系统的研制工作,具体负责空间站所有物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及舱内在轨驻留辅助支持保障产品研制。该分系统具体由七院下属的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系统所)来抓总研制,而研制队伍是一支成立仅10年,平均年龄32岁的“青年军”。

年轻的他们,担负着保障航天员在空间站核心舱内日常工作生活的重任,以人性化的设计,尽可能地让航天员们住得安心又舒心。



RFID技术给物品备注“身份ID”

对物资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如何让航天员在轨长期驻留得更加舒适、温馨是一个巨大难题。在远离地球且封闭狭小的空间内,加之每天的工作及科研任务,航天员的心理压力巨大。

每批航天员都需要驻留100天以上,这就要求空间站舱内除保证其生命安全外,还需在适居驻留辅助支持方面减轻其心理压力。空间站作为目前中国最为复杂的航天器,有什么方法能保障数量众多的功能设备在舱内运作的同时,还能管理好大量的空间站运营物资?

“需要智能化、自动化、数据化的物资信息管理系统来记录航天员在轨的物资使用,保证空间站物资的正常供应。”徐战作为七院宇航产品的主任设计师,他负责该分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工作。

据了解,宇航型号队伍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数百次的地面试验验证,首次将RFID技术成功应用到空间站的物资管理上,成功研制出在轨物资管理RFID读写器和无源RFID标签,通过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的方式,给物品备注“身份ID”,在满足产品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空间站物资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在轨物资管理RFID读写器和无源RFID标签产品主要由七院下属的四川航天计量测试研究所负责研制。

七院系统所宇航室主任蒋琳形象地说道:“我们是空间站‘全屋定制’的供应商,而这套系统就相当于空间站的‘智能管家’,航天员在空间站吃什么?喝什么?找什么?缺什么?我们心中有数、一清二楚。”



以“人”为本的设计

从细节提高太空驻留期间幸福指数

七院系统所负责研制的舱内在轨驻留辅助支持保障产品是服务和保障航天员在太空期间“吃喝拉撒睡”的关键,需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在失重环境下,怎样的色彩搭配才能让航天员不会感到厌烦?怎样给航天员提供一个隐私、洁净的卫生环境?怎样给航天员提供一个舒适、合理的就餐区域?怎样给航天员提供一个安静、温馨的睡眠环境?……”

对此,七院系统所宇航产品主任设计师王广伟非常自信。“为保证分系统配套功能产品的安全、可靠、舒适、轻量化,分系统以人机工效学为设计原则,对航天员经常使用的产品累计进行了超100万余次的疲劳试验,经过工效评价和寿命考核后,分系统各类产品功能、性能状态良好,均能够支持空间站超1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且具备延寿或更新换代功能。”这次七院参与交付的百余台(套)产品虽不直接决定任务的成败,但却决定着航天员在太空驻留期间的幸福指数和舒适程度。“通过舱内摄像头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我们分系统的产品,在轨所有物资的使用、补给、回收都需要用到我们的物资管理软件,工作量之大,技术之复杂,压力可想而知。”王广伟说道。



与之前的探月、探火工程不同,这项载人航天工程有一个最关键的考虑因素:航天员。“我们要对航天员负责,要满足他们的需求,以'人'为本”。从这个角度去开展设计,相应的要求也更高。”陈粤海表示,在此次舱内物资管理分系统中,针对太空中有别于地球的微重力环境,团队也做了不少设计。“人在微重力环境下是会漂浮的,所以我们增加了很多扶手,‘抵抗’微重力对人的影响。”

同时,她表示,一些细节也不能忽视。“比如我们室内的设备必须要倒圆角,不能有毛刺,总之不能出现伤及航天员的可能。”

在对物资管理分系统做试验的过程中,聂海胜等航天员也参与其中提前“体验”。“得到了他们的认可,觉得系统好用、方便。”对于陈粤海来说,这已是莫大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