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推广RFID电子车牌 进出口货运量大幅跃升
据呼和浩特海关所属乌拉特海关统计,甘其毛都口岸常年开放12年来,累计进出口货运量约1.5亿吨,贸易值超1700亿元。“十三五”期间进口煤炭8350万吨,进口铜精矿397.6万吨,成为我国煤、铜矿进口的重要通道。
从“一星期”到“十几秒” 智慧监管让口岸通关再提速
据乌拉特海关介绍,过去海关采用“先入境、后报关”的监管模式,运输煤矿、铜精矿的货运车要经过人工查验入境,再到海关去办理货物暂存、申报、缴税、查验、放行等手续,实货放行短则三五天,长则一星期。
图为进口煤炭货运车从甘其毛都口岸“智能卡口”通关(乌拉特海关提供)
2018年11月,乌拉特海关正式启用了“智能卡口”进行通关工作。满载着货物的卡车只需要在挡风玻璃上贴一张扑克牌大小的RFID电子车牌,经由甘其毛都口岸无人值守的“13进7出”货运通道入境,“智能卡口”便会自动读取车辆及货物信息,云系统核实信息无误后,卡口自动抬杆放行,全程用时不过十几秒。
据了解,在“智能卡口”投入使用后,2019年甘其毛都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就突破了2000万吨,同比增长约12.5%。在2020年疫情期间,依靠“智能卡口”快进快出的优势,口岸累计代理进口铜精矿70多万吨,与往年持平。
强化口岸闭环管理 实现疫情管控零输入
据介绍,甘其毛都口岸划分出“检疫拦截区”以及“边境缓冲区”,过关蒙古国司机无需下车,首先在拦截区进行护照、健康申明卡以及核酸检测报告的检查,然后通过“智能卡口”迅速通关,在边境缓冲区统一乘车进行核酸检测采样,以便获得我方的“通关绿卡”。调研发现,口岸对过关司机实行“一人一车,当天往返”的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外国人员在境内的滞留时间,并在海关远程指挥中心实时进行卫生检疫、监管作业等场所的监控,通过对“检疫拦截区”、智能卡口、货运通道以及监管货场的闭环管理,做到人员“不接触、少接触”,实现疫情防控“无死角”。
图为乌拉特海关卫生检疫关员在甘其毛都口岸货运通道验放入境货运车(乌拉特海关提供)
凭借出色的疫情管控,甘其毛都口岸成为疫情期间中蒙边境唯一保持不间断通关的公路口岸,实现了境外“零输入”,境内“零感染”的“双零”成就,口岸通关效能稳步提升。
借力“一带一路”建设 打造向北开放重要窗口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甘其毛都口岸毗邻蒙古国资源丰富的南戈壁省,是距离蒙古国塔本陶勒盖煤矿和奥尤陶勒盖金铜矿两大矿山最近的陆路口岸。
图为乌拉特海关关员查验进口煤炭(乌拉特海关提供)
通过走访相关政府部门了解到,巴彦淖尔市正在加紧对甘其毛都口岸的未来发展做出新规划:推进中蒙“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园的建设;推进中蒙铁路接轨,建设公铁联运模式;联合腹地能源矿产品加工基地,实现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落地加工和保税仓储等。未来,甘其毛都口岸作为巴彦淖尔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窗口,将继续推动中蒙两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高质量、高水平的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