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改造6108座危桥:RFID实现桥梁全寿命周期数字化跟踪
连日来,潜江危桥改造现场热火朝天,吸引全国8省市交通公路系统的300多名管理、技术人员前来观摩学习。
一枚芯片,实现桥梁全寿命周期数字化跟踪
陈小伟蹲在地上,用手机扫描一座T型梁的二维码,屏幕立刻显示,这是双马桥的第三座梁,由钢材、混凝土等组成,并提示钢筋绑扎、模具安装等6道工序完成的节点信息。
陈小伟是中交养护集团武汉二航特种公司信息化负责人,他演示的是危桥改造信息化技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每榀13米长、15吨重的预制梁上,都粘着一个名片大小的小盒子。
陈小伟介绍,这是RFID射频芯片卡,嵌入梁体,就像桥梁身份证。通过这一质量回溯系统,以及加装的感应器、摄像头,项目部的技术人员能通过监控屏幕,对预制厂、重要桥梁工地等进行全过程视频监控,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可控。
目前,潜江在工厂化预制的148榀梁中安装了芯片,对预制过程中原材料使用、主要工序操作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便于质量追溯及后期养护。目前29榀梁中安装的芯片已验收合格。
目前,潜江公路桥梁均进入自主研发的养护管理系统,进行状况监测。后期将对4座重点桥梁进行健康监测,每座桥梁安装15个预设传感器对桥梁运行状态、结构承载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病害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做到及时发现,实时处置。
“改造桥梁全寿命周期数字化跟踪,为桥梁改造完成后的养护提供科学依据。”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三年消危,建管养整体“打包”
走进1.3万平方米的公路危桥改造预制梁加工厂,焊花飞溅、机器轰鸣。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等各工序齐头并进。每榀梁从下料到出厂仅需15天。
“改变传统的小作坊式生产,湖北的危桥改造的工厂化预制值得学习。”来自安徽合肥公路管理局的桥梁工程师张庆啧啧称赞。
去年,我省启动公路桥梁“三年消危”惠民工程,计划改造6108座危桥。
“提升危桥改造档次,确保三年消危一年完成。”潜江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美蓉介绍,按照“统一捆绑、统一招标、统一设计、统一推进”的原则,采取EPC建设模式,对全市所有公路危桥整体打包,将公路桥梁改造工程设计、施工和“5年养护”进行统一招标,缓解地方财政配套压力。
在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专家吴荣桂看来,湖北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国家队”入场、信息化管理等方式打造精品桥梁,能保证桥梁寿命不低于50年。
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危桥改造以后,将进入全方位的规范程序智能化管理,全部的桥梁整合到一个信息监控平台,做到数字化控制、智能化管理,安全监督日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