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盐县档案馆成功创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
近日,海盐县档案馆收到国家档案局关于批准“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的通知,标志着海盐县档案馆成功创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近年来,海盐县档案馆立足现实情况,强基础、补短板、促提升,推动档案工作数字化发展。
今天,记者来到县档案馆,在二楼服务大厅看到,《秦山街道志》主编王德生正在自助查档区查阅1978年秦山农业、民政等方面的历史资料。王德生轻轻点下鼠标,所需的信息都在电脑上呈现,并且立即打印了出来。“变化太大了,原来一查就是1天,现在这样方便多了,半天就能搞定。”王德生回忆,2014年他在编《于城镇志》的时候也来查阅过,在一堆资料里一页页翻阅,不像现在这样高效。
高效便捷的档案资料查阅方式得益于海盐近年来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传统档案数字化转换工作的开展。2010年,海盐数字档案馆项目立项启动,共投入1200多万元完成数字档案馆、馆室一体化、电子阅览室,电子文件统一管理平台等档案信息化系统软硬件基础建设和馆藏档案数字化转换工作。
数字化档案馆查找内容更加精准快速。“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的其中一项要求是‘全文查阅不超过20秒’,除了涉密档案,我们都能在短时间内查到资料。”县档案馆管理利用科科长胡瑞良介绍,原先找一份档案文件需要经过“翻阅目录”“对照目录库房找档案盒”“档案盒内寻找所需文件”等步骤,最快速度也要10分钟,关键信息重复的时候甚至要花上半天时间。
信息化建设让数字档案管理更加轻松。在档案库,工作人员拿着电子扫描枪轻轻划过档案盒,扫描枪就发出“嘀嘀嘀”的声音。“这是在清点档案盒内的档案是否有缺失。”县档案馆管理利用科工作人员陈春丽告诉记者,每本档案都贴了电子标签,成千上万册资料扫一下就能读取并上传信息库,相比以往手工翻案卷清点核对档案来说,省时省力。
为进一步加强数字档案馆的安全性,县档案馆制定完善《海盐县档案馆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等档案安全、保密、应急制度,加强工作人员集中培训,定期开展检查,同时,对数字档案进行硬盘备份、异地备份等,确保馆藏数据安全。
据了解,自开展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创建工作以来,县档案馆纸质档案数字化归档75727卷、归档文件76663件、数字化率达94.6%,馆藏照片和音视频数字化率达100%,推进行政事项电子化文件归档125908件,接受12家单位电子公文14502件,采集海盐新闻等数字信息61300余条。全县各单位借助“海盐县档案馆室一体化系统”积极开展传统档案数字化转换和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各级部门、镇(街道)、村(社区)数字档案室覆盖率已达100%以上,截止至2020年底,共有37家创建成功省级示范化数字档案室。
据统计,2017年至今,数字档案馆共接待查档7115人次,满意率达95.74%以上,数字化档案服务体系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下一步,县档案馆将建立以电子档案为主导的档案数字资源体系,探索部门数字档案室资源共建共享路径,并有效利用科技力量,保障档案数据的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