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双循环”带来新机遇 江苏借力“智慧”打造物流强省

作者:王海超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2020-11-06 09:25:07
摘要:2020年江苏物流业发展高峰论坛近日在连云港市东海县拉开序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江苏省物流与供应链研究院的专家和物流头部企业的老总汇聚一堂,紧扣“双循环”,共商物流业发展的新思路、新动向、新模式、新技术。
关键词:智慧物流

2020年江苏物流业发展高峰论坛近日在连云港市东海县拉开序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江苏省物流与供应链研究院的专家和物流头部企业的老总汇聚一堂,紧扣“双循环”,共商物流业发展的新思路、新动向、新模式、新技术。

大循环、“双循环”带来全新机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贺登才指出,建设物流强国是适应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他从物流网络的覆盖度、保障能力的精准度、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物流科技的领先度等方面提出了“物流强国”的十大标志,希望企业面对新物流发展的重大机遇要随机应变。

中国即将进入“十四五”,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认为,在新的历史阶段,物流业发展面临着“服务现代化建设、加快物流现代化”的双重使命,大循环、双循环为交通运输与物流服务带来了全新的网络规模经济机遇。他表示:“这是以内陆为核心的更大规模的服务网络重构。在这样的新阶段,我们应进行循环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实现国际、国内更紧密的产业链供应链联系,同时要加快运输、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集新要素、捕捉新需求、打造新平衡。”

做零件运输建立了智能仓库,做CT机运输最后包办了安装调试……天津德利得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恽绵用3个小故事来阐述物流业即将面临的变化。他认为,物流的发展趋势有“不变”也有“改变”:向供应链发展趋势不变,制造业与物业深度融合的趋势不变,全球供应链大趋势不变,供应链物流全生命周期服务趋势不变。但是“产品+服务”会变成产品即服务,供应链服务重点会向上下游延伸,地缘政治与利益格局下供应链会变得“脆弱化”,柔性、安全供应链将成为关键要素。“未来供应链的核心永恒的真理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他们提供多场景、多需求的柔性供应链物流服务。”恽绵表示。

物流业搭上“新基建”东风

京东物流研发的“X仓储大脑”,具备自我感知的特点,能提供订单数据的预测、监控、分析、预警和资源配置的建议;上海亚洲一号物流基地建成全球全流程无人仓库,通过大规模调用机器人,实现货物入库、装卸、搬运、存储、包装、分拣等全流程无人化;苏宁物流建立“无人仓”,人、车、物从入园到离开实现数字登记、在线查询、智能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等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今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政策风口之下,由产业互联网带动的数字化转型在各行各业加速渗透,以物联网技术为主要支撑之一的智慧物流在疫情特殊背景下更是被提到了新高度。

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家委员会主任姜超峰分析,国内已经出现很多智慧物流的案例,但在智慧物流园区建设中,自主的核心智慧化技术程度不够,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敬泉呼吁物流业要积极拥抱数字化,网络货运是一种新生态、新尝试、新探索。

“物流大省”要成为“物流强省”

2019年江苏社会物流总额为31.88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10.7%;全省4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252家,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全省拥有46家省级示范物流园区;被列为全国唯一以智慧物流为重点的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一串串闪亮的数字,无不昭示着江苏作为“物流大省”的事实。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物流业率先复工复产,确保抗疫“生命线”畅通,为江苏夺取“双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货物运输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短板,物流枢纽服务能级有待增强。”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陆建康提醒,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江苏物流业仍存在物流用地指标紧张、融资难、融资贵、人才缺乏等问题。展望“十四五”,江苏如何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物流业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陆建康认为,要紧扣“双循环”新格局,高标准编制全省“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要聚焦枢纽能级提升,补齐城乡冷链物流短板,打造物流强省新名片;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推动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要强化数字平台支撑,实现物流数据的动态监测、数据解析、趋势预判、风险预警、指数评估等,为政府和企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贺登才对江苏寄予厚望,他说,江苏要完善城乡统筹双向流通的物流体系,协同推进长三角物流一体化发展,要先行先试,输出建设“物流强省”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