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精准统计 智慧城管|透视贵州民生大数据新生态新趋势

作者:彭耀永
来源:贵州日报
日期:2020-10-16 15:56:15
摘要:贷款业务全程线上办理,自牛只进入农场起,平台为每头牛建档立卡,分发电子耳标,把牛只编号、重量、价格、品种、年龄、身高、毛色、照片等信息记录在案。
关键词:耳标智慧城管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从养殖业活体授信,到就业用工智能匹配精准统计,再到城市管理工作精细化、智能化,对贵州省的老百姓来说,这些事项在手机微信上打开一个小程序就能参与解决。

借助贵州建设中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契机,去年5月,贵阳首个市级政务民生服务微信小程序上线。截至今年6月,累计用户数达到72.1万人,累计接入143项高频政务、民生服务事项。

近年来,贵州加快推进大数据与服务民生深度融合,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个个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便民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切中民生领域痛点,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

数据活体信贷开启全闭环发展模式

贵州地形适合放牧,所以在我省有很多企业正在大力发展养牛放牧经济,但对于企业来说,前期的买牛以及养牛期间的饲料费用同样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如果向当地银行进行贷款,手续复杂,为牛贷款这种理由既没有说服力又没有一定的保证。一时间,这些企业进退两难。

“原来农业养殖贷款不止是麻烦,还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像我们这种规模比较大的养殖公司,养殖牛的基础设置要求比较高,前期投入资金本来就比较大,如果资金不够,没办法融资贷款,起码要花好几年时间沉淀资金才能把规模做大。”贵州恒丰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正承说。



贵州恒丰利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场

为了想出可以缓解这些农户们燃眉之急的办法,贵州东彩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农户们拥有的财富便是牛这样一个特点,再结合牛肉产业特点和银行贷款的业务需求,与贵阳农商银行携手打造全国首个养殖贷款新模式,搭建生态牧业供应链金融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以大数据分析服务为主要商业模式,给农户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解决困难的平台。

贷款业务全程线上办理,自牛只进入农场起,平台为每头牛建档立卡,分发电子耳标,把牛只编号、重量、价格、品种、年龄、身高、毛色、照片等信息记录在案。企业以牛只总价为依据,通过平台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在收到贷款申请后,予以核准发放。然后再通过平台把发放的贷款匹配到每头牛身上。在此期间,牛只可以自由出栏,农户只需在出栏前还清贷款即可。

除此之外,通过物联网设备定位采集和活动采集肉牛生物特征,即牛只活动状态,包括牛只睡眠(静止)、健康活动、病态活动、瘦弱活动等规律进行大数据分析,辅助判断养殖企业的养殖水平,还可以防范盗抢或突发状况预警。

该公司利用大数据评估和大数据预警两种方式,保障了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正常运行,良性发展。“这种模式确确实实解决了我们融资难题,去年11月份,贵阳农商银行给我们批下来整体授信700万元,到现在我们可能实际累计用信已经有1000多万元。”汤正承说。

利用大数据设计的活体信贷方式,为银行提供产业大数据分析和全产业链风控管理,降低金融风险,化解传统抵押担保融资模式与农业主体产权结构的矛盾;为地方政府导入生态畜牧全产业链核心资源,赋能区域经济,带动地方农牧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地方龙头企业,培育地方优势产业,培育地方特色品牌;为地方畜牧企业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破解传统抵押担保模式,解决畜牧企业、专业合作社、个体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与此同时,政府通过产业大数据综合分析运用,不断提高企业和养殖户的精细化养殖水平,不断降低饲养成本,减少产业链上的损耗,持续提升本土肉牛的品牌价值,不断培育产业链上的优秀团体,为科研院校提供产业化应用场景,在全产业链上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畜牧生态养殖的信息化管理、科学养殖。

未来,养殖企业运用物联网、5G和区块链等技术,还可全面实现生物资产数字化,农牧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良性闭环发展;运用乡村振兴商学院不断培养乡村致富带头人、饲养能手、销售能手、畜牧经纪人,用创新合作模式可持续带动老百姓“养得起、养得好、卖得好”,最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创新就业,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

数据汇集人岗精准匹配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今年2月,全国抗疫关键时期,为有序组织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遵义市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在96小时内成功开发“外出务工人员新冠肺炎防控查询平台”,上线仅一周便开具10余万份外出务工人员电子健康证明。平台在接受务工人员在线申请后,即可生成电子证明,实现申请与获得证明在线全程办结,全程步骤简洁快速,有效解决了疫情期间外出务工人员外出就业开具健康证明难的问题,真正实现“零次跑腿、在线办结、电子证明”。

如何让就业服务做得更专业、更精准?为实现全市外出务工人员求职需求和用工企业招聘信息的智能匹配,精准统计分析全市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相关信息,助力“六稳”“六保”,市大数据局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外出务工人员新冠肺炎防控查询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升级了遵义市就业务工综合服务平台。



遵义市就业务工综合服务平台

该平台可以面向全市务工人员提供查询类、办理类、政策咨询类服务,通过各部门数据联动,实现人岗精准匹配、数据精准统计分析、异地搬迁人员就业信息分析等在线服务。

数据汇集让匹配更加精准,顾名思义就是人岗精准匹配。将用工企业与务工人员需求情况相结合,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筛选出实现人员与工作岗位精准匹配,向这些有工作需求的人员提供最合适的就业企业与岗位信息。当然,与此同时,平台也会为企业推荐符合岗位的市民求职信息,做到两方位的共同引进。平台还会对建档立卡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和边缘户人员进行岗位优先推送,充分保障三类人员就业,加快扶贫工作的进展。

除此外,数据精准统计分析功能模块,通过公安、人社、教育、市场监管及通信运营商等部门数据,建立数据分析模型,为外出务工人员情况提供数据分析。各县(区)就业部门可依据综合服务平台数据深入对接重点输出地市开展务工人员服务,联系输出地就业部门发布的就业岗位,接入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人岗智能匹配,为外出就业务工人员匹配合适的就业岗位,也可根据输出地需求以及就业行业制定就业培训计划,培养输出技术型人才,提升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率和收入水平。



遵义市就业务工综合服务平台

城市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未来,一部手机,一个APP,生活缴费、智慧旅游、智慧法律服务、智慧公交、智慧停车、智慧金融、预约挂号、社会公益、智慧政务等多个功能全部可以手机操作完成。这样“科技感”十足的生活方式,将会随着安顺打造智慧城市陆续进入安顺寻常百姓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日,记者来到安顺市智慧城市管理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在通过视频系统,实时掌握全市各地情况。打开安顺市市民通APP,公园景点、城管热线、公交查询、酒店、美食等便民信息模块一应俱全。

“2020年6月10日18时42分,由于近期降雨量暴增,位于西水路和西航路交叉口出一井盖被雨水冲翻,智慧中心处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发现这一险情,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通过内部协调机制,仅仅一小时便解决了问题,如果换成以前,估计得一两天才能解决。这只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小展示,它的内容还很丰富。”安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智慧城市科负责人董祥说道,安顺智慧城市建设,不仅通过一块大屏多部门协作,广大市民还可以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广大群众如果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向我们反馈:第一是拨打12319服务热线;第二是安顺市智慧城市微信公众号;第三是APP平台。群众将问题反馈到系统平台上,我们后台就会根据问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

今年6月18日,安顺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正式接入国网,正式迈向国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工作体系之路。安顺成为了贵州省内第一个与国家级平台互联城市,同时也标志着安顺市实现纵向对接省级平台、国家平台的相关应用系统,联通县(市、区)平台。横向整合或共享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数据资源,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考核和综合评价全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工作。

“安顺市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成后,将是一个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直观实用、管理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平台,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制度化、人性化、数字化和精细化水平,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安顺市全面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安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智慧城市科负责人董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