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成基于RFID的大数据智慧博物馆
9月29日,历经了6年建设、筹备的漳州市博物馆新馆全面对外开放,这标志着漳州博物馆事业迎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
漳州市委书记邵玉龙、市长刘远、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漳州市领导张琳光、刘伟泽、欧龙光、吴卫红、吴芳华等启动开馆
这座新馆对于漳州市博物馆的文物来说,是经历的第二次“大搬家”了。漳州市博物馆建于1988年,最初位于芗城区新华西路中山公园的仰文楼内,建筑面积960平方米,内设2个展厅。位于古城旁公园中的博物馆虽然周边环境十分优美,但是狭小的面积难以展示、保存不断接受到的海内外捐赠。于是,1998年,博物馆在龙文区迎宾大道开始建设新馆、2007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这座新的场馆建筑面积4600多平方米,内设4个展厅;然而,临时展厅的缺乏,以及随着时间推移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都越发难以满足现代博物馆的发展需求。
为了进一步加强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漳州市博物馆已与拥有丰富经验的文博科技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漳州市博物馆的智慧博物馆项目包含智慧服务、智慧保护与智慧管理三个模式,涉及到人(观众、讲解员、志愿者)、物(藏品、设备)和数据(运营管理大数据)的管理三方面;而每个模式下面还包含多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例如人脸识别、志愿者管理、文物管理、设备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
目前博物馆正在构建综合布线系统与搭建云数据中心平台,未来将建成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文物库房智慧管理系统、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HMI(人机控制界面)的智能展馆中控系统、基于人体特征识别与人工智能算法和相关定位技术的观众检测统计系统,以及博物馆后台管理系统。“但是我们也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博物馆只选取那些提高服务水平和展示效果的技术;而收集的数据也不能仅仅是‘数据’,它应该应用到博物馆的决策中。”云数据中心平台可以将收集的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通过对于观众年龄、地域与喜好的分析实现对观众需求的预测,从而推动博物馆服务管理模式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