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崂山区农村公路管养智慧升级 给大桥配“24小时管家”
近日,在崂山区王哥庄的文武港大桥上,工作人员正进行着智能设备安装工作,挠度传感器、温度采集盒、智能网关、太阳能电池、预警抓拍仪等等,各种高科技设备整齐有序的安装在大桥的底部和两侧,可实现对大桥应变、裂缝、倾斜、承重、环境温度等指标的全天候监测和健康状况评估,正式成为了这座大桥的24小时“健康管家”。
崂山区农村公路和旅游专用路大部分地处山区、临近海岸,共计230余公里,农村公路路灯2279盏,农村公路上桥梁50余座,旅游专用路上桥涵20余座,道路桥梁及配套设施管理养护难度很大,传统的健康检测手段单一,无法保障实时监测、溯源查证。今年,崂山区交通运输部门以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为抓手,积极运用云端数据与新型材料对农村公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智慧管养”,开启了农村公路建管养“线下管理+线上监控”新模式,助力农村公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疏通崂山区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大动脉。
桥梁“云医生”贴身监测健康
桥梁是公路重要的安全节点,近年来,随着崂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乡村旅游的振兴,农村社区的交通流量及载重车辆的急剧增加使公路桥梁病害也相应陡增,以往传统的桥梁定期检测手段已不能保障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需求。
今年,崂山区主动探索桥梁全天候自动“云监测”手段,选取农村公路上的文武港大桥和旅游专用路上的流清河桥作为试点,引进动态监控检测模式,采用“高精度无线智能传感器+云服务”的工作模式,实现实时、不间断动态监控,及时感知、测试桥梁的结构受力情况、交通承重流量、环境气候变化等重要信息,并在特殊气候交通条件或桥梁运营状况严重异常时触发预警信号,第一时间通过平台提醒、电脑弹窗等方式,让管理人员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及时掌握预警信息,为桥梁的维修养护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桥梁搭载的重量传感器还可与视频监控可实现联动,一旦有超载的货车上桥,摄像头立刻启动抓拍,信息将立即送达至超限超载主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可能的事故发生。
目前,流清河及文武港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现场已完成线路布设及各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硬件设备安装,正在进行数据调试工作,预计于10月中旬完成稳定性测试并上线运行。桥梁有了24小时在线“云医生”,贴身监测、贴身诊断,为桥梁安全和群众出行保驾护航。
路灯远程监控尽在“掌”握
崂山区农村公路新型能源路灯建设始于2010年,经过连年投资建设,现在已形成了覆盖辖区农村地区的亮化网络,已建成和在建风光互补新能源路灯达2279盏,亮化率达96%以上。每一盏新能源路灯都拥有一套完整的发电、蓄电、控制、照明系统,太阳能板、高能蓄电池、控制器、LED光源等元器件均为高科技产品,这对养护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为了将散布在农村山区的几千盏路灯实现高效的管理养护,摒弃过去因需调整参数、维修维护,而频繁登高、倒杆的低效率、高成本的老旧管理方式,今年创新实行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节能技术为一体的路灯远程控制管理系统,建立崂山区公路路灯智能管理平台,对2020年新建路灯项目试点运行,实现远程控制、自动巡检、故障报警、历史数据统计、实时数据分析、节能减排效益核算等功能,并且可以通过手机或计算机终端随时随地、远程观察设备的运行状况,做到路灯故障早发现、早处置,极大的提高故障排除效率,降低养护强度,节约养护成本。
目前,承载太阳能路灯远程控制管理系统的2020年公路太阳能路灯建设项目已完成工程招标,正在沙子口、北宅、王哥庄三个街道全面铺开建设,预计10月份完成建设任务并推广使用,借助前沿科技手段助推全区农村公路路灯实现科学高效管养新模式。
新材料为桥梁披上“保护衣”
崂山区雨水较多,且众多道路桥梁临海而建,护栏等配套设施易遭雨水、海水侵蚀破坏,造成不美观及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而由于以往传统的桥梁护栏涂料耐腐蚀性不佳,无形中加大了桥梁养护的成本。
2020年年初崂山区交通运输局选取隐患较严重的15座桥梁,将新技术新材料合理的应用到桥梁工程中。打破传统的养护技术及材料应用,采用了引进了获得“国家级新产品”的VCI新型涂料,这种新型材料在耐盐雾性能、环保性、涂层硬度、耐候性上显著升级,使桥梁的坚固性和耐用性得到大幅提高。桥梁披上了这层“保护衣”,单座桥梁使用寿命可延长5年以上,养护成本下降约30%。今年4月份,率先选取王哥庄裕隆花苑处大桥等3座大桥作为项目试点,喷漆项目取得良好的效果,远远超过桥梁喷涂效果要求。新型材料的使用与推广在提升崂山区公路桥梁管养环保性、经济性和社会效益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共同驱动的“大智移云”时代,农村公路管养也迈进了智能化、数字化、精准化的新篇章,崂山区以科技赋能增效,持续不断的将更多的科技成果运用到“四好农村路”中,为走好开放创新引领的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之路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