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采用耳标 示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9月22日,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自青海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以来,目前开局良好、举措有力、亮点突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显著、牦牛藏羊追溯体系建设有序、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培育有力、“青字号”品牌组团登场、农业废弃物资源有效利用、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撑不断强化六个方面。
据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副处长海英介绍,今年青海8个市州29个县(市,区)及7个国有农牧场,完成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点300万亩,全省化肥农药用量比行动实施前分别减少40%和30%以上,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中玉树、果洛、黄南三州及湟源、平安、贵德三县(区)和省三江集团整州整县整扬推进,基本实现化肥零使用。已在全省30个牧业(半农半牧)县实施了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试点工程,截至目前,10个试点县工程数据采集170万余头(只)。其它试点县即将结合秋季防疫工作全面开展耳标佩戴和信息录入上传工作。
同时,认定湟源县、刚察县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认定玉树牦牛、祁连藏羊、龙羊峡三文鱼、柴达木枸杞4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7个。建立省级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40家。加快完善特色农畜产品标准体系,积极争取农业农村部立项行业标准5项,优化优势特色产业标准182项。获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690个。全省有机监测认证草原面积7327余万亩,认证有机牦牛藏羊445万头(只)。突出农药化肥替代技术研究攻关、绿色高效技术研发和集成。发布年度主推技术80项,先后育成农作物品种120多个。“昆仑”系列优良青稞品种、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培育出世界第一个无角牦牛“阿什旦”牦牛。创建14个包虫病防治示范县,培训新型职业农牧民1.5万人,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8%。
除此之外,立足牦牛、藏羊、青稞、冷水鱼等优势主导特色产业,打造“青字号品牌”。牦牛、青稞两大产业品牌发展势头强劲,已发布玉树牦牛、柴达木枸杞等16个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大通牦牛、兴海青稞等7个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鮭鳝鱼养殖获得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认证和出口欧洲许可,青海成为国内唯一获准出口的地区。组织100余家企业和合作社参加了重大农产品展销会,签署销售合同4亿多元,进一步推动了青海省高原特色农畜产品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农田残膜回收率达89%,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78%。深入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 120个合作社实现股份制改造。粮改饲面积达到66.39万亩,累计扶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0多家。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到9.3万吨,为保护初期的35倍。
海英说,今后省农业农村厅将实施高原特色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持续发展行动和实施牦牛薇羊原产地可追溯持续建设行动,抓好都兰枸杞、泽库牦牛两个国家级产业园建设,巩固提高22个省级产业园水平,实现商品牦牛藏羊和种畜原产地追溯,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继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农牧业循环发展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行动、全面实施秸杆综合利用行动,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和信用管理,加强农药安全使用监督检查,深入实施兽用抗菌药物使用减量试点,探索建设生态优先循环农业发展先行区,扶持建设1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