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RFID 简史:这个窃听起家的技术,后来从良了

作者:木子Yanni
日期:2020-07-21 08:53:47
摘要:当时被称作 IFF 敌我识别系统,也就是 RFID 系统的前身。 万万没想到,曾被运用在窃听装置里的技术,如今,不仅包围了我们的生活圈,还混成了物联网最关键的技术。

窃听起家的 RFID

 

前不久,我在微博上刷到一条新闻,说是覆盖全国的民航 RFID 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要来了,底下叫好声响成一片啊,有人说“虽然不知道是啥,但这个新技术感觉很高级的样子,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找不到行李了”。

 

但在我看来,他最多说对了一半,因为 RFID 并不算什么新技术,而且,它还有过案底。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说这案底,还得从一个人说起:他是电子音乐教父,也是跨时代窃听装置的发明者。

 

如果你喜欢看科幻片,那你一定对这样的场景有印象:漆黑的夜,树林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阴森可怖,此时,一架 UFO 从天而降,紧张的音乐随之响起,你的后背开始渗出汗珠,不知道接下来要出场的外星人,到底长什么鬼样子。

 

这个让你紧张的音乐,很有可能就来自特雷门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每当外星生物将要出场,导演一声令下,特雷门琴就安排上了。

 

?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正在演奏特雷门琴)

 

这个看起来完全不像乐器的乐器,是在 1920 年,由俄罗斯科学家利昂·特雷明发明的,特雷门琴一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两只在空中孤零零挥动的手,居然能演奏出音乐来,为此,特雷明还专门用它举办了一次公开演奏会,告诉所有人:是不是很神奇?

 

?

 

(特雷明正在全神贯注地演奏特雷门琴)

 

但是,命运并没有太眷顾他。

 

1938 年,和妻子幸福生活在美国的特雷明,突然回到俄罗斯,并用假身份偷渡到了一艘苏联船只上,后来,在不可抗力的政治作用下,沦为了苏联古拉格集中营的一名囚犯。

 

(古拉格集中营)

 

在死亡率高达 20% 的集中营里,每个人都逃不过做苦力的命运,特雷明被安排到一个劳动队,拼尽全力的特雷明,幸运的被长官注意到了,没多久,他被任命为监督员,工作强度有所缓解。在集中营里快一年的时候,特雷明和其他几名科学家被带到了莫斯科,加入了一个叫做 sharashka 的秘密实验室。在这里,特雷明发明了一个叫做 BURAN 的系统,可以偷听到建筑物内部的谈话,还不会被发现。

 

(sharashka 实验室所在地)

 

作为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我们都知道,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让空气产生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对方的耳朵里,话就被听见了。而在这个过程中,空气会把声波的振动,传递给它接触到的所有物体,只要想办法记录下振动,用技术加以处理,就能还原谈话的内容,实现窃听。

 

于是,这就有了著名的“金唇”窃听事件。

 

二战时期,苏联把窃听装置“金唇”藏在美国国徽里,利用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学生,把窃听器送进了美国驻俄罗斯大使的办公室。“金唇”将振膜和天线连接在一起,300 米范围内交谈的声音,都会通过振膜引起天线的震动,苏联只需要在对面的楼里,用一个高敏感雷达照射这根天线,就可以通过天线的震动,还原屋内的声波。

 

(照射方式可以参考这个)

 

这场窃听长达七年之久,直到 1953 年,美国才眼泪汪汪地把藏有“金唇”的国徽拿到联合国大会上哭诉,这场窃听事件才被曝光,“金唇”也因此被看做是最早的 RFID 射频识别技术。

 

(内藏玄机的国徽)

 

没想到,在窃听领域打了漂亮仗的高科技,又改行去军事行业做了识别。

 

二战期间,英国的空军管理机场,每天机来机往,如果混进来一架间谍机,肯定要坏菜,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英国还真想出了个办法:找人做了一批带芯片的标签,做好后,让自家的飞机排排坐,分标签,每机一个,当飞机进入领空后,雷达会发出一个接头暗号:天王盖地虎,如果是自家的飞机,标签就会回答:小鸡炖蘑菇,回答正确,可以降落。否则,干你没商量。

 

(对不出暗号的飞机就会被干掉)

 

这一套系统,当时被称作 IFF 敌我识别系统,也就是 RFID 系统的前身。

 

万万没想到,曾被运用在窃听装置里的技术,如今,不仅包围了我们的生活圈,还混成了物联网最关键的技术。

 

秀儿 RFID

 

RFID 的中文名叫做射频识别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它和二维码、条形码是亲戚关系,大家都属于条码识别技术家族。

 

把 RFID 系统拆开来看,它有三个组成部分,那就是电子标签、标签读写器和后台管理系统,工作原理也很简单,电子标签的中间位置有一个芯片,当芯片接收到标签读写器发出的“询问”电波后,电子标签就会发出相对应的“回答”信息,跟前面的“天王盖地虎,小鸡炖蘑菇”一个道理,标签读写器听到电子标签的回答后,会把听到的信息提交到后台管理系统,由后台完成其他处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的来说,RFID 有两大作用,识别和追踪。

 

日常生活里,我们早已离不开 RFID 技术,比如带有闪付功能的银行卡、小区门禁、身份证等,这些偏重于识别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很多门禁卡可以被轻易复制,但身份证的安全还是可以放心的,因为身份证的信息是经过加密的,不会出现随便遇到一个标签读写器,就把你信息卖了的情况;除此之外,像优衣库、迪卡侬也在用 RFID,如果你把迪卡侬的商品标签对着光看,就能看到明显的铝制线圈,跟常见的条码不一样,这些商品有很强的被管理属性,所以就要用到 RFID 的追踪作用。

 

(迪卡侬商品上的可水洗标签)

 

不知道条形码、二维码会不会不服气,同样都是条码识别技术家族,凭什么 RFID 就是物联网的最关键技术呢?这还不简单,因为 RFID 出色呗。

 

就拿平时买东西来说,你多多少少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收银员小姐姐拿着扫码枪,对着你选好商品上的条形码左右开弓一阵扫,来来回回换了各种姿势,就是不成功,最后只能长叹一口气,手动把条形码上的数字输进去;二维码呢,也经常不太好用,比如你下班走出地铁,想骑小黄车回家,于是掏出手机,打开扫一扫,还没等扫描框对准,就已经扫码成功了,当然也有例外,如果二维码被不可描述的小广告遮住了,很有可能你得换一辆车,或者干脆走回家了。这是因为条形码、二维码的容错能力不够高,工作效率很容易受到干扰。

 

(来源于网络:商品上的条形码)

 

相比之下,RFID 就优秀的多了,作为一个 RFID 标签,不论你怎么折叠、遮挡,它都可以正常工作,可谓是“一个标签一芯片,风吹雨打都不怕”。

 

(来源于网络:耐折腾的 RFID 标签)

 

说到物联网,最重要的就是让物与物之间可以自由交流,比如你家小区里的一个下水道井盖破了,它第一时间就能发出求救信号:“快来人看看,我破了相了。”当救援人员收到求救信号时,追问井盖所在的位置时,井盖依然可以对答如流。而 RFID 恰好就是这样一种可以让物与物之间自由交流的技术,这才被授予“物联网最关键技术”的荣誉称号。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有一天,物联网真的成为现实,我希望不会有人问我:“RFID 的射频辐射会不会影响我开兰博基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