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用RFID等手段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
福建晋江,中国著名侨乡,一座充满文化气息、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近年来,晋江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加大公共文化事业投入,打造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益,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晋江全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建立和创新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为引领,着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图书馆为中心,图书馆分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24小时城市书房为服务点,流动服务车延伸服务打通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形成辐射一公里半径内的镇(街道)、村(社区)等区域的“城市图书馆群”,打造各种阅读空间,开展主题丰富的阅读活动,构建“图书馆+”模式,让市民阅读“触手可及”。凡是持有市图书馆借书证的读者,都享有各服务点通借通还的服务……
截至目前,晋江全市已建有35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16个分馆,11家24小时城市书房,实现全市19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将“家门口的阅读”从中心城区向全市各镇(街道)延伸。
“+分馆”:提升全民阅读氛围
每到周末,晋江青阳梅园社区许女士都会带着儿子来青阳街道文体中心参加“亲子共读坊”的读书活动。
许女士告诉记者,她儿子之前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跟人交流,令她很头疼。但自从参加了几期的“亲子共读坊”,性格逐渐开朗起来,现在也会主动跟别人分享,重要的是儿子喜欢上了阅读,参加完活动,还要借上几本回家看,甚至还会讲给别人听,这样的变化令她感到惊喜。
许女士还表示,虽然只是分馆,但图书资源、阅读服务与中心馆没什么差别,而且还有预借服务、通借通还服务给上班族的父母带来很大的便利。
“亲子共读坊”是晋江市图书馆分馆开展的品牌阅读活动之一,一直以来,晋江市图书馆各分馆在总馆助力开展了各种品牌阅读活动,除了“亲子共读坊”外,还有“烽火学堂”、“长颈鹿课堂”、“奇奇妙妙手工”等,开设品牌阅读活动旨在引导市民体验阅读乐趣,从而让他们爱上阅读,提升全民阅读氛围。
而品牌阅读活动之所以能够“遍地开花”,得益于“图书馆+分馆”的运行模式。据晋江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晋江市图书馆16个分馆已全部纳入总分馆建设体系,实行与晋江市图书馆联网,一卡通用,通借通还的统一规划、统一编目、统一业务管理平台的管理机制和自助化、网络化、一体化的运作机制。
“+自助图书馆”:推进文化服务一体化
家住晋江上悦城的读者杨先生,是一位侦探小说爱好者,他说:“一般我都是周末去中心馆借书,一本书大概三天左右可以看完,看完的书我习惯先还掉,刚好家门口有自助图书馆,我就拿到那还,然后顺便再借一本回家,预借的图书也在这边取,我觉得挺方便的。”
杨先生口中的“自助图书馆”,在晋江不少街边转角均能见到。大概16平方米的空间,隔着超大的玻璃可见一排排的图书架,图书类别多。6排图书架可放置420本图书,每本书都单独配一个架位号,读者看中的图书只要在旁边的操作屏上,按操作提示,输入相应的架位号即可完成整个借书流程。别看自助图书馆小小一座,设备功能还真不少,雨棚右侧OPAC查询机可查询图书资源,左侧电子电子读报屏可阅览每日最新信息资源。
据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助图书馆是晋江实现“家门口的阅读”的重要抓手之一。
“+书房”:拓展阅读服务新模式
具有传统特色的五店市24小时城市书房,坐落于原村名“书斋内”旧址,书房设计以保留闽南古厝特色为主,书架颜色和房屋原木架结构相衬托。书房内,灯光通透,一面面摆满图书架的高墙,古朴又典雅。闲暇之余,挑一本书,找个安静的角落,可打发平淡无奇的生活。“我觉得这里挺好的,环境让人很舒适,古香古色的,24小时开放,自助借还一体化,可以就近获取最新最快的信息资源,‘刷脸进入’的入馆方式,可称上是智慧服务!”市民陈女士分享道。
为进一步深化书香城市建设,节约市民借阅图书的交通和时间成本。晋江市图书馆打破传统图书馆的阅读模式和时间限制,利用RFID技术和自助图书馆的理念,陆续在全市投入了11家24小时无人值守的城市书房,分布在全市8个镇(街道),服务涵盖社区、商圈、旅游景区、工业园区、乡镇、企业等,基本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实现自助办证、自助阅览、自助借还等智能服务。
据悉,11家书房图书均由市图书馆提供,并根据当地市民的阅读需求配置相应的图书资源,各类藏书5000余册,每月更新一次。
“+流动图书车”:创新文化服务方式
流动图书车下基层服务,是晋江公共文化服务市民的一种创新方式。进一步延伸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扩大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车上配备无线上网现代技术手段,与晋江市图书馆联网,享受与市图书馆相同的借阅服务。2019年,流动图书车下基层服务达62场,服务人次近8000人。从乡镇到农村,从社区到学校,“上门”零距离服务,广受市民的高度赞扬。
受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晋江市图书馆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云”在线阅读服务,满足广大读者的精神需求。累计推出线上展览、线上讲座25场次,微信订阅号推文60余篇,阅读量9万,回复读者咨询8639条次,资源访问量达到148214万次。4月23日,图书馆重新向社会公众开放,实行预约分流,读者错峰入馆,累计接待读者3000余人次,文献借还30000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