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动态  >  正文

标准先行成本为重 UWB发力C端如何下沉?

作者:renwei
日期:2020-04-17 09:49:16
摘要:近期苹果发布会,让一度低调耕耘企业级市场的UWB技术开始受到消费电子界的广泛关注。在苹果这一重量级玩家的强势带动下,UWB大有希望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炙手可热的主流室内定位方案,并正式开启与蓝牙、WiFi等无线技术在C端市场的竞争。为了紧追苹果,业界频传三星以及华为等手机大厂都已开始加码UWB,供应商和相关方案已陆续到位。

  近期苹果发布会,让一度低调耕耘企业级市场的UWB技术开始受到消费电子界的广泛关注。在苹果这一重量级玩家的强势带动下,UWB大有希望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炙手可热的主流室内定位方案,并正式开启与蓝牙、WiFi等无线技术在C端市场的竞争。为了紧追苹果,业界频传三星以及华为等手机大厂都已开始加码UWB,供应商和相关方案已陆续到位。

 

 

 

 

      不过,C端市场的室内定位方案种类繁多,不仅有传统的蓝牙、WiFi、Zigbee、有源RFID、惯导,甚至连接下来的5G都对这块市场虎视眈眈。在苹果等一线消费电子大厂的鼎力支持下,依托B端场景的UWB技术能否成功上位,于当下“百家争鸣”的C端市场脱颖而出,成为整个产业界密切关注的话题。

 

 

UWB首发B端场景  转型C端正当时?

 

  与蓝牙、WiFi等消费电子领域常用的定位方案不同,UWB的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诸如公检法司、三级医院、矿井、化工厂、工业制造与仓库这类非常注重“强管理”的B端场景。举例来讲,据苏州真趣科技提供的相关信息显示,目前国内化工厂对UWB有需求的大致有25000家左右,每单项目大概报价80万元,总体市场达200亿元规模;而工厂和仓储这类需求相对更多,总体约50000家,市场体量也在400亿元左右;像会展这类应用,每年也有大约6000场的需求,每单项目报价50万;甚至连看守所和监狱这类的公检法司场景,总体数量也高达7680家。

 

  另一方面,从国内企业去年的业绩表现来看,工业制造、仓储物流以及公检法司这几大场景是当前UWB厂商集中抢攻的市场。鉴于不同场景对方案的要求和侧重不同,各厂商在业务重心上也会略有差别,比如上海仁微电子因采用的是国外品牌的芯片和固件,在UWB标签整套充电支撑方案上,在业界相对占据更大竞争优势,因此比较适合切入公检法司这类对资质要求高的场景;而成都精位科技则因从定位标签、定位基站、系统控制器到UWB专用定位芯片和模组都实现了纯自主研发,在成本控制上也会有更高的自由度,所以能够适用于更大体量的应用场景。

 

 

  上海仁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公安部发布了《公安监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即公安部十三局(监所管理局)开始提出建设”智慧监所“规划,到2020年各级看守所要完成”智慧监所“建设,全面加强监管部门智慧监管应用。因此,2018年至未来的几年内,监所的安防建设、人员位置服务是UWB应用最为火爆的领域。作为公检法司场景的应用,UWB产品要求性能更加稳定,成本要求更低,质量要求更优质。仁微电子2010年开始,一直与政府公检法司等部门合作,我们的智慧监狱人员安全防范系统与办案中心执法化建设应用于国内很多公检法司部门,优质的产品质量,良好的售后服务一直赢得客户的好评,每年的出货量达整个销售的50%以上,产品的毛利率大致在中上水平。”

 

  与上海仁微电子不同,精位科技则主攻工业制造和仓储物流市场,成都精位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严炜表示:“从我们公司总体的业绩情况来看,B端场景工业制造领域和仓储物流领域是比较火爆的,最近各个行业的头部客户纷至沓来,找到我们进行合作,并且是较为典型和大型的应用。行业性客户比较关心的是高精度定位能够给现在的产业运行管理模式和方法带来哪些新的变革,从而提升效率和质量。根本上讲这一类客户最关心的是将精确定位有效的融入到业务流程中去,从而能够给用户带来实际的效益。截止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在多个行业的头部客户应用,出货量约占全公司总量的80%。”

 

  的确,近两年受政策及市场刚需的驱动,国内UWB定位产业进入爆发期,这也使得整个行业的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倍左右,让国内不少UWB厂商在B端市场获利颇丰。但当后续应用面的逐渐铺开,硬件价格也会持续降低,待B端市场渐趋饱和之后,行业增速必将开始放缓,这也都是可预见的趋势。

 

  虽然,厂商可以依靠后续的应用软件服务和数据运营持续获利,但这也非长久之计。为此,如今不少厂商都开始顺着“苹果UWB”这股洪流,积极开发和拓展C端市场,为自身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提前铺路。一时间,UWB从B端迈向C端市场,似乎正恰逢其时。

 

 

 

 

进军C端市场  UWB须先行补足标准化缺憾

 

 

   UWB从B端迈向C端是必然趋势,而且不可逆转和阻挡,这主要是由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驱动带来的,严炜告诉记者:“从外部来讲,C端市场的应用,尤其是手机市场,最近几年各大手机厂家都面临创新乏力,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在现有的连续波通信体制下,频率资源的紧张,技术雷同甚至遭遇技术瓶颈。就如同长期以来在连续波体制下定位难以提高精度和刷新率一样,是由原理性缺憾造成的,包括苹果前面大力推广的ibeacon没有普及,都是在这样的技术现状下的必然结果。所以,现在的市场开始呼唤新的创新,渴望新的技术。”

 

 

  从内部来讲,严炜强调:“随着UWB技术经历这几年的应用推广,专业范围内大家逐渐认识并了解了这项技术,充分肯定其所具有的时间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等技术特点,并且期待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各大公司和科研院校都投入到UWB产业的构建中来,可以期待在短期内会建立起完善的产业链。所以,内外两个因素都必然带来市场的扩张,从而带来C端的大规模应用。”

 

 

  不过,UWB要想从B端迈入C端实现普及,标准缺失应是眼下首当其冲需要攻破的难题。严炜坦言:“目前最大的挑战就是现在没有完善的产业链支持,产业成熟度不够,标准化的基础芯片比较缺乏;其次是技术标准的缺失,由于这项技术前期的应用不足,且限制在非常专业的领域,从事的机构和人员也不多,因此大家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独立研究方式,没有形成行业的协会和组织,交流不足。”

 

 

  这是因为过去,UWB定位方案的核心元器件大多都采用的是分离电路板的方式,几乎没有能够实现标准化的芯片产品。虽然分离电路板可以实现不错的定位性能,但是其产品的功耗、尺寸以及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这种分离电路的玩法,让客户也只能购买整体的方案,这样就导致其他的技术企业难以参与其中,从而阻滞行业的发展进步。即便是有像Zebra或者Ubisense这些颇具实力的企业,依然没法对行业进行快速的推动。

 

 

  但如今,受益于市场的驱动和一些行业巨头的引领,UWB芯片领域开始一拥而入大量的新玩家,其中也不乏一些本土比较出名的芯片公司,标准化基础芯片缺失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解决。不过,这仍然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因为对于一家刚进入UWB领域的芯片厂商来说,一颗UWB定位方案从芯片到成为真正可交付客户的产品,一般也都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也并非是能一蹴而就的。

 


 

  

       芯片问题之后,行业标准的制定方面,如今业界也在努力加强该领域各厂商之间的磨合,当然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严炜指出:“现在,各大公司都在纷纷加入相关的联盟,行业组织和政府也参与其中,这是一个随着产业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顺应当前的发展形势,我司也在积极投入到行业组织的组建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中,为行业的发展和生态的建立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而编者相信,在政府机构的大力带动下,加之各方案商们的密切配合与磨合,国内UWB行业的标准将逐年完备,从而为UWB切入C端市场做足前期铺垫。

 

 

 

成本为重:“高贵”的UWB何以“下沉”?

 

 

  标准化之外,从应用场景本身的特性来看,消费类市场对方案的整体价格的确颇为敏感,且C端客户如今更希望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去提升用户体验。但就目前UWB在B端市场的价格及定位来看,对C端市场来说还略为“高贵”。这也使得UWB欲与蓝牙以及WiFi等方案在C端消费级市场竞争,并达到市场预期的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

 

 

  就以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芯片、标签以及基站的价格为例,比如Decawave的UWB芯片,市场价格大致在5美金左右,主要通过代理商出货;而标签则根据性能、封装材料、外观设计以及防水防拆等方面的差异,价格也各不相同,比如第一档次的产品价格大致在200-400元,第二档次的产品价格在400-600元,第三档次的产品价格大约为600-1000元之间,且由于是以略高于成本价出售,标签的毛利率相对也较低;而在基站方面,不同厂家针对不同项目需求也会有较大的价格差,总体来说基本在5000-10000元左右,据精位科技透露基站的毛利率大致在20%-60%区间。

 

 

  从以上数据来看,UWB要导入C端市场,在价格上仍需进一步的降低。以芯片为例,业内人士认为,UWB专用的定位芯片方案价格可能需要降到1-2美金才能为市场所接受,但整体来看现阶段仍颇具挑战。黄志明认为:“尽管现在已经出现了苹果11使用UWB定位应用场景,但目前还是技术不够成熟,成本确实比较高,成本的控制仍然是很大的挑战。这主要是因为目前UWB产品的芯片主要依赖进口,国内厂家对产品技术的研发力度还不够导致。所以,行业还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创新,才能在未来的物联网位置服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为了进军C端市场,仁微电子目前已建立了一批由博士和行业内资深研发人员组成的技术团队,一直对UWB技术进行研发。同时,仁微电子也在积极与各同行集成商加强合作和互动,针对C端市场的成本优化问题,仁微电子侧重研发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创新,未来会在UWB核心技术上降低成本。”

 

 

  严炜也颇为认同上述看法,他表示:“C端市场的特点就是对成本敏感,解决这样的问题根本之道是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要跟上,最为重要的是基础性、应用型的芯片要大量的推出,满足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的需要。对此,我们也早有准备,我们早于2017年便启动了UWB定位芯片的研发,在2017年我公司主动定位技术和产品的发布会上,我们就宣告了UWB定位技术打开C端应用市场从此开始,只有实现了类GPS的主动定位技术,才能真正满足C端应用的需求。自此,我们率先将'寻ME主动定位系统'应用到自动驾驶领域,在国内多家车厂的多款车型上使用。”

 

 

  记者获悉,今年3月9日,精位科技就已正式对外发布了这款堪称首颗国产自主可控的UWB定位芯片和模组。目前已与主流芯片代工厂达成协议,今年将会开展“寻ME一号”精准定位芯片的量产工作,预计未来大规模量产后成本也有望下降至1美金。这也进一步表明,本土UWB从芯片向C端市场的进击计划,已初获成功。

 

 

  从B端迈向C端市场,UWB正蓄势待发。纵然当前,UWB还面临着标准化基础芯片资源的匮乏以及技术标准缺失的问题,但编者相信随着越来越多有实力的芯片厂商的加入,相关基础芯片产品的陆续流片和交付,加之行业联盟和标准化组织的日益壮大,后续这些标准问题都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为UWB正式切入C端市场做好铺垫。

 

 

  当然,要真正在C端市场具备与蓝牙和WiFi等成熟方案匹敌的竞争力,UWB也应在成本上做更多的优化和妥协,而从目前的进展,本土企业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已有像精位科技这样的一些企业在芯片、模组甚至标签和基站等产品上能够实现自主研发。相信在这股国产自主可控风潮的带动下,加之国内更多如华为这样体量的大型消费电子厂商的鼎力支持,UWB大有希望打出与传统蓝牙、WiFi等定位方案相匹敌的成本优势。但显然,这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正如精位科技CTO严炜所说:“技术只是硬币的一面,在产业成熟度和产品应用生态上,蓝牙、WiFi目前是具有统治地位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撼动。因此,这几项技术将会是在一定时间内相辅相成,融合兼容,然后逐渐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