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通过传感器、 RFID 等设备打造“更透彻的感知”
根据 IBM 2009 年提出的智慧城市概念,智慧城市需要满足“ 3I” 特征:Instrumented(感知化),通过监控摄像机、传感器、 RFID 等设备打造“更透彻的感知”;Interconnected(互联化),通过宽带、无线和移动通信网络连接形成“更全面的互联”;Intelligent(智能化),通过高速分析工具和集成 IT 平台实现“更深入的智能”。
智慧城市建设从网络化、数字化迈向智能化,大数据是其中的重要战略资源。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指出“要结合信息惠民工程实施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公共服务的多方数据共享、制度对接和协同配合”。上海、杭州、南京、深圳等地方政府也在“十三五”规划中确立了大数据作为城市创新发展要素的地位。数据驱动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日渐凸显。
此次疫情的防控,智慧城市结合大数据技术应用凸显了巨大应用价值。在城镇化日益推进过程中, 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管理中, 科学的智慧城市建设对未来应对类似的事件将成为必须。目前,结合“网格化”和大数据技术的城市和地区数量越来越多,其中,浙江省在疫情早期就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手段, 在全国率先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精准滚动摸排所有相关人员,对疫情整体防控有重要作用。
首先,鉴于现代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对疫情的控制离不开对现代交通的高效管控。在智慧交通方面,高速公路作为疫情防控的前线,浙江省交通集团积极响应部署,主动担当作为,创新运用交通流大数据技术, 24 小时内就从试点的金丽温高速中, 通过追溯该路段进入的 52.3 万辆车次,从中排查分析疫情严重地区驶入的车辆 2939 辆,并第一时间共享给金华、丽水、温州、台州四地政府,有力帮助浙江省提高疫情防控效率。
另外,在与此次疫情息息相关的传染病防控领域, 中国已于 2017 年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1 月 20 日,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肺炎被国家卫健委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 4 天后网络直报功能正式开启。这套覆盖全国、由地方直报中央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是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在过去 15 年间已持续监测我国 39 种法定传染病。
在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时,大数据技术凭借着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和产业,凭借高效的海量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疫情防控、现代医疗、城市治理等疫情防控重点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直接凸显了大数据产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