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中医药校地合作项目落地健康产业功能区 联合攻关中药溯源系统
“中药+咖啡”是什么神奇配方?淡豆豉可以“解郁助眠”?传统的“望闻问切”如何智能化……10日,“菁蓉汇·校企双进·企业家进校园”走进成都中医药大学,以“菁蓉汇·校企双进”为交流交往平台,让企业家进校园的同时,一些“脑洞大开”的中医药校企地合作项目也进行了集中展示。
本次活动聚焦医药健康、医疗康养、医疗美容产业领域,采取“1+3”组织形式,即1个主体活动包括产业功能区及创新资源的推介和合作项目集中签约,3个子活动包括参观实验室、逛科技成果和产品体验超市、精准对接会等。
此次活动中,包括汉和同康本草咖啡配方技术在内的一批中医药校企地合作项目落地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协议金额达2000万元。
创新成果展示
传统“望闻问切”实现智能化辨析
据悉,此次活动专门设置了一批中医药创新成果的展示和体验区,现场提供大健康食品、健康美容及护理、数字健康服务、智能医疗设备、中医药大健康等五个板块的中医药创新产品以及理疗、康养服务体验,加深企业家对项目的了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发达的今天,传统的“望闻问切”如何智能化?在活动现场,中科金智首席架构师杨家良介绍,“依脉智能中医四诊系统”将中医脉诊、舌面诊、问诊等子系统整合,自动辨识人体体质,并通过智能辨证分析开展个体化中医养生干预服务,给予出合理的养生调养指导和经典处方建议。
其中, 舌面诊单元用于采集舌象、面色信息,系统可智能分析舌色、舌形,舌态、苔色、苔质、舌络,面色等特征,记录和跟踪不同时期的舌象、面色的特征变化。智能辨证分析系统通过对望闻问切客观采集的四诊信息进行综合中医辨证分析,自动得出人体健康情况综合评价,并给出科学全面的养生调养方案,经典方剂、中成药、针灸、穴位按摩等合理的建议指导。
科技成果转化
项目“供”“需”双方现场“联姻”
在精准对接会上,中医健康领域多项重点成果推介,与成都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现场对接,促进与会企业家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科研团队现场“联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研人员如果不了解市场,容易闭门造车。而‘菁蓉汇·校企双进’通过政府搭桥,让企业家和高校院所精准对接,既有利于科研团队了解市场需求,也有利于企业找到科研成果。” 全国首个“中药溯源系统”项目技术负责人杨超说。
日前,由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产学研单位联合攻关的 “‘中药溯源系统’由前端信息感知、后端数据服务与通信网络等子系统组成。”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温川飙介绍,系统以现有中药质量控制手段为基础,利用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技术,将市场流通的道地中药材产品贴上作为“身份证”的二维条码或RFID(射频识别)标签,记录种植、加工、检测及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的信息,用户可通过手机、互联网和药店终端追溯查询中药材种植、加工等各环节。
此外,在此次活动中,汉和同康本草咖啡配方技术、乌梅系列健康产品研发技术、一种淡豆豉发酵冻干矫味的制备技术和月子期中医整体调护方案等一批中医药校企地合作项目落地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协议金额达2000万元。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菁蓉汇·校企双进”系列活动279场次。其中,市科技局牵头会同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オ办相关市级部门,联合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温江区、双流区、崇州市、蒲江县等区(市)县开展“企业家进校园”活动22场、“科学家进园区”142场、“百校千企大对接”活动走访对接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115次。“市上引导、区(市)县主导、产业功能区主动作为”的常态化推进“校企双进”活动局面正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