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推移动支付 成熟的用户支付习惯是最大阻碍
内地游客洪小姐来到香港,放下行李第一件事是去找“网红”牛腩店。尴尬的是,她忘了换港币,而小店老板娘只收现金。洪小姐举着手机找了十几家小店,最后沮丧地发现,街头小店只收现金。最后,她只有无奈地回酒店换钱。
在深圳河两岸,移动支付的使用有天壤之别。对此感受深刻的,不只是内地游客。一向以金融科技领先为傲的香港特区政府官员,更急于改变这一现状。
成熟方式阻碍跨越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是金融科技的积极推动者。他直言,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有一个世界级的金融基建尤其是支付系统去支撑,才能成功。
近年来,香港推动移动支付的步伐明显加快。2016年,第一批储值支付工具牌照发出,香港支付生态迅速发展,本地、内地和海外的各类主要电子钱包和支付工具各领风骚。
但与内地城市覆盖达九成以上的移动支付相比,时至今日,香港移动支付比例仍不到两成,活跃用户更少,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也有些寥落。有些人费解,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什么对于金融科技创新的接纳速度如此之慢?
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习惯是最大阻碍。
香港移动支付虽然尚不普及,但“非现金”支付却已运行20多年。香港市民惯用的“八达通”卡于1997年面世,这张集交通、餐饮、购物、服务、门禁等功能于一体的卡片,发行已超过3500万张,已经覆盖香港市面逾15000家服务商的24000个零售场所,几乎满足了市民所有日常消费的支付需求。据统计,香港信用卡支付占比53%,超过95%的市民则经常用“八达通”和现金。
香港市民对个人信息的安全顾虑,特别是移动支付需要绑定银行卡和获取用户资料,让谨慎的香港人望而却步。“从微信香港钱包的运行经验来看,香港市民对于隐私、数据的敏感是推行移动支付的难点之一。”腾讯金融科技部副总裁陈起儒说。
至于很多小店只收现金,则是因为生存不易需精打细算,接受信用卡需要安装设备,还要收手续费,只能婉拒。
群雄混战急起直追
近三年来,香港已经发放了16张储值支付工具牌照。
与移动支付尚不普及形成对照的是,香港市场上,十几种移动支付方式群雄混战。这其中,既有当地运营商开发的电子钱包,也有与内地运营商合作开发的港版支付宝、港版微信支付、港澳银联云闪付APP,还有国际运营商开发的移动支付工具,如Apple Pay(苹果支付)。
2017年9月,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宣布,将联手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组成合资公司,共同运营支付宝HK(香港)。
2018年10月,新鸿基地产和腾讯控股宣布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实施香港最大的移动支付推广计划。双方拿出1300万港元,在新鸿基地产遍布全港的23家商场,以及旗下的SmarTone和一田百货,推广移动支付。
在外界看来,腾讯联手新鸿基与此前马云联手李嘉诚一样,彼此都选择以最大优势抢滩登陆香港移动支付市场,而联手香港本地资本,无疑能促进其更快布局、更快落地。
其实,所有移动支付的共同对手是小额支付的“大佬”八达通。半路杀出的手机支付要在香港这个颇成熟且形成某种惯性的支付生态抢客,难度可想而知。用陈起儒的话说,无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目的都是推动移动支付的普及使用。
锲而不舍大力推进
从事母婴产品销售的区先生,是移动支付的坚定支持者。他在内地开设了线上销售业务,使用移动支付接受顾客付款已有多年。这种切身体会让他认识到,移动支付确实给顾客和商家带来很多便利。现在,他在香港日常生活中也会使用手机移动支付,尽管场景体验还不尽如人意。
港版支付宝行政总裁陈婉真说:“特区政府大力支持和各个市场参与者积极开拓不同场景,使越来越多的香港市民开始认识和尝试使用移动支付。”
区先生认为,香港是国际都会,如越快在商业及公共服务中广泛支持移动支付,就越能保持香港的竞争力。
根据香港生产力促进局7月公布的香港移动支付调查结果,“商家智慧支付准备程度”高过50分界线水平,反映“智慧支付”概念在香港逐渐成形。
目前,港版支付宝已覆盖逾150万个人用户和两万多商户,深入几千辆出租车和30多个街市;港版微信支付还推出了与内地的跨境支付,让港版用户可以在内地以港币结算进行消费;港澳银联云闪付APP更是实现了港澳与内地、港澳之间的跨境应用。
9月30日,香港还启动了突破性的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其最大功能是把目前香港“碎片化”的移动支付整合起来,提供接通不同移动支付工具和银行之间的转账服务,并可支持港币和人民币两种货币。
“这不是‘嘀一声’与‘拍一下’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移动支付带来的是生活方式的重塑。”陈起儒说,移动支付通过应用场景将线下消费搬到线上,通过越来越智能的应用体验让用户尽享便利和个性化,这是八达通、信用卡等传统支付无可比拟的。
事实上,伴随移动支付在香港不断发展,市民的生活方式确实发生了改变。例如,曾经不易“入屋”的外卖服务,已被海外的空腹熊猫、户户送等外卖平台通过接入移动支付而改善,送餐的时间和范围大为优化。
微信支付跨境业务负责人范帷表示,下一步,刷脸支付、无人零售等内地正在普及的智能支付功能,也会在境外同步复制,移动支付运营商希望可以借助新技术,为商家提供更多专业化、个性化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移动支付向智能支付迈进,前景看好。但香港首先要跨越的,还是传统支付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