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北京智慧交通的新发展

作者:刘浩
来源:宣讲家网
日期:2019-01-08 09:13:49
摘要:我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政府与相关部门在为北京百姓交通出行提供便利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新的工作,也就是北京的智慧交通的发展。

  我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政府与相关部门在为北京百姓交通出行提供便利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新的工作,也就是北京的智慧交通的发展。

  1.数据采集方式的发展

  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道路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工作的展开,我们开始了交通方面的数据采集,对整个的路网和交通方式进行监测。最早,我们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方向的等信号灯的排队车辆的多少,于是在当时采用了线圈监测的方法。线圈监测的方法是指我们在红绿灯交叉路口的路面上安装一些铜线,物体经过铜线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信号的变化。我们通过信号的变化进行基本的数据采集,同时也慢慢地了解到了不同交通方式的相关信息,尤其是一些路面上车辆的数据。后来,我们又有了微波的方法。微波的数据采集方式是指我们在道路两旁设置像电线杆一样的杆,把微波监测器挂在杆上进行数据采集。微波的方法比起线圈的方法就有了一定的改进,因为线圈的方法需要经常破路施工,车辆的不断碾压会使线圈损坏得比较严重,而后期维护也比较麻烦。因此,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开始被投入使用,比如微波、超声波、红外等。它们的特点是都设置在路面以外,车辆对监测设备没有过多的损坏过程,设备的完好率大大提高,后期维护也比较方便。现在,随着采集设备的不断更新,我们在路网上面进行数据采集的方式越来越多,包括我们提到的移动互联网与手机也成为了数据采集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政府与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之下,我们目前也进一步完善了数据的对接和融合共享工作,使以前单一通过数据完成的工作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现在,在数据进行融合共享后,我们的政府与相关部门还和社会企业联合起来把数据工作做得更好更优。例如,在出行的时候,大家可能都会用到我们的导航软件,尤其是驾车出行的市民。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导航软件,现在不仅有寻路之类的简单功能,还能更好地为大家出行提供实时路况信息。

  2.交通大数据的实际应用

  (1)地面交通的大数据的应用

  地面交通大数据的发展以及应用,影响最广泛的主要是自驾车出行方面。在与大数据相结合的技术应用下,我们现在能够更好地进行交通状况的预测工作。比如说,我们现在可以知道,当前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大概需要多少时间,甚至可以有计划地出行,只需要我们先告诉导航软件想要什么时间到达目的地,而导航软件则会给你一条更为合适的路线。这就是我们在大数据应用和数据融合方面取得的成绩。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的导航软件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准确,得益于我们多年不断的积累与数据的不断更新和融合,尤其是新的技术让我们的交通数据在种类和数量上不断增多、在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也使得我们的路况服务方面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大家经常在早、晚高峰开车出行的过程中收到来自于政府部门的交通信息。这些信息都是我们的政府与相关部门和互联网领域提供导航服务、交通信息、出行服务的企业联合发布的。这也使得我们收到的交通信息更加准确,让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

  (2)轨道交通的大数据的应用

  现在,地面交通通过数据采集、大数据以及数据与社会资源的融合变得越来越便捷是有目共睹的。相应的,我们的轨道交通,我们的地铁又有怎样的变化呢?早些年的地铁一点都不挤,而票价比公交相对要高一些。随着北京的发展,北京地铁出现了早、晚高峰的大客流和拥挤的状况,轨道交通越来越呈网状发展,布局与建设越来越多。在这一系列变化下,我们的政府与运营企业在为百姓提供更好的轨道交通服务上进行新的一轮探索。

  管控、治理拥挤问题,我们最先需要了解轨道交通的拥挤都发生在哪些车站、哪些地方。我们如何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早些年是比较难的,因为我们那时乘坐地铁用纸质票,难以进行电子化的数据采集。随着IC卡刷卡支付的普及,刷卡数据就成了我们采集到的电子化的轨道交通数据。在这些数据被很快地回传到数据中心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计算等方式获得客流信息。乘客每刷一次IC卡,数据中心就会知道有一人次已经进入或离开了地铁以及是从哪一站进入或离开的。通过模型计算等方法掌握了一系列数据之后,我们的数据中心就能得到一定的客流分布的相关数据,甚至对客流情况作出相应的预测。了解了大致的客流分布等情况后,我们的数据中心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轨道交通的拥挤时段,并根据数据与结果更好地为大家出行服务。大家可以在地铁里看到有关拥挤程度的信息,再结合排队、乘车时间,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进行对比,选择该时段更快捷的出行方式、路线,例如选择去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走一段路程,从而避开当前拥挤的站点。

  (3)公交服务的大数据的应用

  在公交方面,我们交通大数据的发展又产生了哪些比较好的应用呢?现在,一部分新的公交车都安装了WIFI,为百姓出行途中提供免费的上网服务,同时也能较好地采集公交方面的交通数据,如有多少乘客在当前这辆公交车上等。在公交车也应用了电子支付以后,我们同样也可以通过上下车刷卡来获取乘客人次等的相关数据。另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公交车进行了“大换装”,不仅仅是工艺的改进让乘客越来越舒适,和使用电能、液化气等能源,还包括为公交车安装了信息化的高科技,如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定位系统。利用卫星定位系统,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公交车运行与定位的实时数据采集。通过数据中心对这些数据的统一处理,我们能够更精准地计算出这一辆公交车按照目前的交通状况,结合定位数据,大概多久后到达下一站。将这一结果反映给大家的便是我们一个比较先进的技术,即在一部分公交车站安装了的电子站牌。也就是说,乘客在公交车站候车时能够通过电子站牌清楚地知道自己大概还要等多久。以前,在寒风凛凛中,大家候车时不知道下一辆公交车什么时候来,尤其是早、晚高峰道路比较拥堵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现在,通过电子站牌的显示,甚至是手机端的查询,大家都能了解到自己候车需要多久。这样的技术应用方便了乘客乘坐公交车时对自己出行线路和时间的规划,为百姓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我们以上讲到的三点就是在地面交通,尤其是在自驾车出行、轨道交通以及公交服务等三种不同的交通出行方式上,科技的进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电子支付的应用与大数据的发展应用相结合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为百姓提供的诸多便利。

  (4)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的成立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的是,我们交通建设与大数据的发展的一个关键契机,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筹办、举办奥运会期间,我们的政府花了大量的精力在北京的交通上进行了方方面面的协调。在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北京在交通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交通数据能更好地发挥出作用,我们最终建成了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中心融合了方方面面的数据资源,有的来自于政府,有的来自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而目前也在积极地和相关的社会企业开展合作,融合来自于他们的数据。大量数据的应用成果,彰显了大数据时代数据之间的1+1>2的能力。所以,中心建成以后,更多的交通大数据不仅能够在公交、地铁等方面发挥作用,还能在包括城市出租车调度等多个方面应用起来。

  (5)交通大数据更多方面的应用

  交通大数据在除了自驾车出行、轨道交通和公交服务外的多个方面的应用案例有很多,其中在便民方面力度很强的应用就是北京出租车调度。七八月份的北京常有雷雨,而雷雨对飞机起落产生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经常造成飞机延误。以前,如果天气不好,尤其是晚上十一二点以后,大量因飞机延误而滞留的或很晚才抵京的旅客都会长时间待在机场,因为当天的公共交通已经停运了,而当时机场的出租车数量很可能满足不了大量的需求。为此,我们的政府部门花了很大力气来解决问题。

  以前,我们的相关部门大多是采取人工数据采集的方式,派工作人员在大家等出租车的地方观察情况,再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将客流情况送回,进而完成调度出租车的功能。这样的效率是比较低的。后来,我们便开始采用新技术,包括车牌识别、卫星定位等。出租车到达或离开机场都进行了车牌识别。于是,我们的相关部门就能够知道机场等待区现有的出租车大概是多少,同时通过出租车上安装的卫星定位系统也知悉了在机场附近大概有多少运营中的出租车。最后,结合机场提供的旅客数据与未来到达旅客数量的预测,以及机场出租车等候区的客流检测设备反馈的数据,相关部门便可以将当前候车旅客数量、出租车数量和预测的客流量相匹配,得出目前还需要进行多少出租车调度工作的结果,尽量保证旅客排队时间越来越短。其中,最温馨的一点是,我们现在在机场等候出租车时,可以通过等候区的一块显示牌了解到需要等待多长时间。

  交通监控中心尽管采集了各种各样的数据,但数据量最大的还是视频数据。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我们在道路上安装了很多监控摄像头。现在不仅仅在路面上安装摄像头,为了保障安全,轨道交通、公交车以及一些运输的车辆内都有监控摄像头。大量的视频数据正来自于此。上面提到的车牌识别就是中心对视频数据的其中一个很好的应用,例如北京路面停车位的收费方面。现在,路面停车位停车收费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技术支持:一是ETC,也就是我们说过的无感支付;二是地磁,即在停车位下面埋有一个磁性单元,我们可以通过磁性单元对车辆停进、驶出时的检测来计算费用;三是摄像头的车牌识别功能,即通过停车位旁的人行道上的一些安装有摄像头的桩子,我们可以在车辆停入、离开时对车牌进行拍摄和识别。这些视频技术与大量的视频数据的应用给我们的交通建设带来了很大变化,而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在路网上采集数据,并用它们为百姓的交通出行带去更多的便利。

  3.智慧交通与更多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未来

  以上,我们谈到的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是如何使我们的交通建设和信息化过程做到越来越好的。改革开放40年,北京交通的信息化历程也走过了这么多年。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将会使用更多的高新技术,如指纹、人脸与步态识别等,让北京交通的信息化水平更进一步。信息技术为北京交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质上都是为了让百姓的交通出行更便利,同时促使我们的政府与相关部门在交通建设上的决策与规划更合理、更准确。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交通的信息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促使我们的交通工作者们不断前行。改革开放40年以来,北京交通建设与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有了非常辉煌的成果。对于党中央提出的建设交通强国的更高要求,我们的交通信息化发展将在未来迈出更大的步伐,做出更好的成绩。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以更多更好的信息技术为百姓的交通出行带去更大的便利。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改革开放40周年北京交通信息化辉煌历程就到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