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产芯片迎来亟待真刀真枪验证的一年
如果有属于科技领域的热词榜,毫无疑问,会有「芯片」的一席之地。无论起因多复杂,无论大家在这个无数次上了头条的词语背后,读出了什么「真相」,又主动承载或者被动撩拨起了哪些纷繁的情绪;一个事实是,几十年来,一直「高冷」的芯片行业在2018 年以前所未有的热度降临到大众视线中,伴随而来的,是政策的激励、资本的关注和市场的变化。
那么,刚过去的2018 年和接下来的2019 年,对于芯片行业的创业者意味着什么?他们怎么看待这些争议和热议,以及席卷而来的变化?他们怎么正视差距和机会,怎么在一条漫长的赛道上跑得更稳、更快、更自如?又会怎么看待并应对全球化发展正在面临的不确定性?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和 7 家峰瑞被投芯片企业CEO 聊了聊,它们的产品大多处于推出样片或者量产阶段。希望他们的回答能为你观察中国芯片行业,提供一个更贴近的视角。
Q1
芯片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请以你们的产品为例介绍下。
飞芯电子CEO 雷述宇: 虽然芯片不容易直观感受到,但它是许多应用的底层物理基础。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消费类应用,底层都会用到大量的元器件,特别是传感器端的芯片。你没有看到,但你无时无刻都在「使用」。
飞芯的主要产品是安置在手机里的三维摄像头芯片,它不仅能记录下空间里的物体,还能显示物体的远近、运动的速度等三维信息。
Lightelligence CEO 沈亦晨: 我们正在研发光子电路,希望用光子电路替代传统的电子电路,以提升芯片的运算能力,并减少芯片能耗。更高的运算能力以及更小的能耗,会帮助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上走上新的台阶,比如语音翻译会更精确,延时更短,自动驾驶的速度更快、更安全,让机器更智能。
芯视界CEO 李成 : 我们主要从事的是三维视觉芯片的开发,简单说,就是为机器赋予一套三维视觉系统,让机器能够感知周围的真实环境,比如可以用在手机的三维成像上,也可以用在扫地机器人、安防监控、自动驾驶等领域。最近,我们和北汽新能源在硅谷成立了自动驾驶联合实验室,研发以固态激光雷达为核心的下一代多传感器融合自动驾驶系统。
芯翼科技CEO 肖建宏: 芯翼做的是物联网终端侧的芯片研发。你可以这么理解,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每个人都有一台智能手机,大家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数据交换。那么,进入物联网时代,每个物体可能都会搭载一个「手机」用来联网,我们就是给这个物体做「手机芯片」的。这些物体范围很广,比如可穿戴设备、智能医疗设备、智能门锁、智能家电,甚至在工业、农业、畜牧业中,都有很多需求场景。
肇观电子CEO 冯歆鹏: 虽然现在可能大家周围几乎没有机器人,但是可能15 年后,机器人会无处不在,它们会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出现,比如说车、可穿戴设备、家用机器人、无人工厂、农场,未来世界会有越来越多移动的、可以自主感知世界的电子设备,肇观要做的就是为这些设备提供视觉能力。
多感科技CEO 王腾: 我们是一家Fabless 公司,希望提供极致小型化和高性价比的生物识别芯片解决方案。目前推出的首款产品是「超薄光学指纹识别芯片」,这款芯片会被用于全面屏手机,以改善解锁体验。
声智科技 CEO 陈孝良: 我们主要提供的是声学语音技术和语言智能服务。一个典型的应用是搭载到智能音箱里,为其提供语音技术和语言智能服务。我们的合作伙伴包括华为、腾讯、阿里、小米、360 等知名科技公司。
Q2
你心目中,2018年影响芯片产业的大事件或关键词是什么?
(中兴事件全票问鼎,但这并不是唯一牵动他们的事)
Lightelligence CEO 沈亦晨 :2018 年芯片行业还有两个事情值得关注。
o 英伟达在 Volta GPU 中引入Tensor Core GPU 架构,「相当于英伟达正式宣布开始做专门的人工智能芯片」
o 阿里全资收购中兴微(「中国大陆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 公司」),并成立了独立芯片公司“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
多感科技CEO 王腾:除了中兴事件,还有晋华被制裁。2018 年10 月底,美国商务部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宣布制裁中国福建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美国公司被禁止向后者出售软件、技术及产品。
飞芯电子CEO 雷述宇: 核心词是「国产化」。
声智科技 CEO 陈孝良: 还有正处于风口浪尖的华为事件。
肇观电子CEO 冯歆鹏: 中国范围内,肯定是中兴事件——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半导体行业。全球范围内,我觉得是AI——AI 带动芯片行业突飞猛进地发展。
芯视界CEO 李成: 与其说中兴事件,不如说是中美科技之争。
Q3
业内人如何看待中兴被制裁及其影响?
芯视界 CEO 李成 :中兴事件只是一个表象。从本质看,贸易战可能放缓,但是中美科技战,美国对中国科技的抑制已是必然。我的观点是中兴事件可能只是中美科技之争的一个开端,未来十年,中美在高科技领域必然保持对抗的状态,尤其是在我们相对薄弱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领域,美国会对中国进行相应的封锁。
声智科技 CEO 陈孝良: 「中兴事件」应该是2018 年芯片市场获得如此多关注的主要起因。加上去年年底中美贸易战的升级,以及「华为事件」,国家也更加重视核心技术的投入,这进一步带动了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关注。今年很多芯片企业获得了融资,这是非常值得纪念的一年。
芯翼科技CEO 肖建宏: 我们能感受到大部分投资机构、客户,以及普通老百姓对芯片的认知度以及支持度都比以前高多了。不过,在我看来,引起普遍关注的原因在于,大家以前知道芯片很重要,但是从来没想到会如此紧迫。某种程度上讲,去年的一些外部环境变化让大家意识到这个事必须马上解决。
飞芯电子CEO 雷述宇: 我在芯片行业做了20 年了,中兴事件虽然是2018 年行业绝对的大事件。如果仅仅是就事论事,这可能只是个别公司的商业行为,从20 年的时间长度去看,一个客观事实是,在快速发展的微电子行业,相比国际先进公司,中国在核心芯片和核心半导体设备上的发展是落后的,差距很大。
Q4
那么,中国是否有机会做出有国际竞争力的芯片呢?
Lightelligence CEO 沈亦晨: 被英特尔等垄断的传统数字芯片领域,中国要追赶,路挺长的。一个典型的原因在于海外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比如7纳米制程的光刻机目前是不能进口到中国。这就导致国产芯片制造技术基本上会跟国外差两到三代。数字电子芯片的最终表现其实是由制程直接确定的,而制程是一个各方面对技术要求都非常高的领域。从这个方向上看,中国创企要做出领先全球的国产数字芯片,非常困难。
因此,我们的机会可能是瞄准一些新的芯片技术方向,这样可以回避与国外在制程上存在的巨大鸿沟。比如说模拟电路芯片,比如说像我们这种光学芯片,这些技术路径决定它并不依赖制程,而更多依赖于设计和对物理现象的了解。这就给了我们创新的空间。
飞芯电子 CEO 雷述宇: 我们跟美国的差距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家本来做的比我们早,有先发优势,很多芯片他们是三四十年前就开始做了;二是人家投入比我们大,在一些关键领域,人家还在不断加大投入;三是人家在工艺、设备等方方面面的基础都比我们好,这是个系统工程,并不只看芯片设计。这三方面在短期都是很难超越的,不仅没有弯道超车的可能,基本也没有变道的可能性。
所以,机会可能在一些比较有特色的领域,这些领域不太依赖于制程和设备工艺,对资金的要求没有那么巨大,更多是对人,对设计者能力要求很高。在传感器类芯片、模拟芯片等方向,我们还是有比较大的潜力的,是可以跟国外去竞争的。
还有一些机会是面向具体应用场景的,因为它对技术的要求没那么高,但是它更贴近你的应用。不过,垂直细分领域的定制化芯片其实更加考验团队对商业的敏感度,如何增加性价比,提升性能,会竞争比较激烈的地方。
多感科技CEO 王腾: 在很多领域,比如手机处理器、通信、传感器、包括生物识别等等,中国已经做出了有竞争力的芯片。
但毫无疑问,我们和全球领先的芯片公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正视鸿沟,反思逾越路径,是创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芯翼科技CEO 肖建宏: 芯片分好多类,有通用型的,也有专用型的,或者是针对某些细分应用的。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一定是要两条腿走路。
一条腿是那些面向通用型芯片的企业,比如说内存、功耗、CPU、存储等等,这个领域国际上的竞争对手都是非常牛的。要在这一块去竞争,无论从市场环境,还是资源投入,都要拿出造原子弹一样的决心。这不是一个人或者一家创业公司能够在短期内完成的,任重而道远。
另一条腿则是针对一些细分赛道,很多小的创业公司其实都布局在这里,没有国家巨额的资金支持,不可能一开始就有上百亿的投入,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把自己的技术优势与产业的应用需求紧密结合,走差异化路线。在这样的赛道上做出有竞争力的芯片,是毫无疑问的。
机会肯定是有的,只是一定要有耐心。在策略的制定、市场的把握、技术的投入、人才获取等方面还需要花更多的功夫。
芯视界CEO 李成: 集成电路和软件的设计思路其实是类似的,都是自上而下的设计方式:首先应该去市场了解客户对芯片的需求定义,然后据此定义出一款产品的参数和性能,进而定义整个芯片,子任务分割完成后,再由设计者逐一完成。只要改变一些不科学的设计习惯,佐以先进的管理和优秀的人才,这个行业一定是会往正向发展。
所以,对于中国是否能做出有竞争力的芯片,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机遇很大。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据海关总署1月公布的数据,2018 年全年,我国集成电路的进口额超过3120 亿美元,同比增长19.8%。这样大的进口量,如果我国能够在中低端集成电路芯片上率先实现自给自足,我们至少能占到进口量的约三分之一。若能完成这一阶段性超越,将帮助国内集成电路行业迅速搭建起良好的产业链循环。
而另一个优势在于,中国系统集成的能力非常强,如果集成电路能够形成一定的生态,在全球市场,中国的产品的竞争力将会获得极大的提升,这也符合我们国家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发展的方向。
Q5
怎么看待国内的芯片产业链、人才和政策?
多感科技CEO 王腾: 产业链很完整,多感的总部在苏州,方圆100 公里内有几乎所有我们需要的资源。产业链上大家节奏都很快,但是很多环节还是积累不够,比较粗糙。人才是最大的问题,各类、各级别的人才都缺。政策对企业来讲只能锦上添花,不能提高企业核心的产品力和竞争力,所以我们对政策不是特别关注。
芯翼科技CEO 肖建宏: 芯片产业链比我想象的好,越来越成熟了可以说。产业链上下游从工装测试到加工,乃至客户都在国际化。它们如果没法国际化,就没有未来。
但是人才缺口还是蛮大的。人才分很多层,最顶层的人才要求丰富的工作经验,目前在中国这类人才很稀缺;芯片企业还需要大量的基础人才,但创企的一个挑战是,这些人大多被华为这样的大公司招入麾下。此外,即便你可以招到很多优秀的人才,如何让这些有能力的人聚在一起发挥最大的效能,也是重要的挑战。
关于政策,坦率讲,有政策加持肯定是好事,是锦上添花,创业公司永远要先做好自己。
Q6
对于全球化程度很高的芯片产业,怎么应对地缘因素的影响?
芯翼科技CEO 肖建宏: 芯片这个行业的竞争从来都是国际化的,我们很多时候会讲国产替代,是出于多种因素的考量。对于芯片企业而言,哪怕是在初创阶段,也必须想明白目前全球有多少玩家,它们的水平如何,我们的相对优势是什么。你必须要考虑地更深入、更长久,如果你只是把自己定义为华强北的一个小企业,被淘汰是必然的。
虽然创业公司在跟国际巨头竞争的时候,往往存在人才储备、品牌及知识产权等多方面的劣势。但本土的机会也很大,比如产业下游的很多设备厂商也有进军全球的野心,他们在跟海外同行竞争的时候,往往在芯片上有些独特的需求,这是我们可以积极跟进并满足的;又比如,在国内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背景下,这些最早借助人口红利或者代工起家的制造业龙头要升级,必然需要元器件公司给它们提供更多的弹药,这也是本土芯片企业的机会,与不同产业的伙伴一起出海。
Lightelligence CEO 沈亦晨: 芯片本来应该是一个国际化的生意,无论是设计还是封装,各个环节往往是全球合作的,哪里有更好的资源和技术,就在哪里进行。国产芯片全产业链升级的提法其实更多是在贸易摩擦背景下的考量。
我有两家公司——Lightelligence 和Lux Labs。虽然Lux Labs 是在美国创建,但如今已经搬回国内。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制作光学材料,因为不属于尖端研发,基本没有特别依赖美国的东西,所以无论是从制造成本、人才储备,还是政策支持上,在国内做会发展地更快、更好。但Lightelligence 我们还是选择继续留在美国,因为芯片产业链上,尤其是制程这块,国内还非常不成熟。
芯视界 CEO 李成: 科技应该是全人类共享的。以我们为例,像光变理论、集成电路理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理论,这些基础理论大多是我们留学期间所学,但是依托于这些基础理论,我们回国做了创新,所有的产权是归南京芯视界所有,是归国内公司所有。
但是我们也在硅谷设立研发中心,那里吸纳了许多来自美国芯片公司、从业十年以上的集成电路设计者。
Q7
怎么看待芯片行业的2019年?
Lightelligence CEO 沈亦晨: 很关键的一年,一个是中美间的博弈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芯片行业,国产芯片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可能做出自己的光刻机。
对我们来说,2019 年我们会推出光学芯片初级样品,希望通过它能直观地验证光学芯片的路径优于电子芯片。如果效果好的话,对整个行业,尤其是AI 芯片这块,会带来比较大的冲击。
飞芯电子 CEO 雷述宇: 2019 年产业环境肯定是在不断变好。首先,国内有很多大客户,无论是手机还是安防,市场需求很大;产业链上下游,无论是上游的代工厂、封装、测试,还是下游做配套的,也在越来越完善;在资本方面,芯片领域的投资也活跃了很多。
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做芯片一定是个很长期的创业行为,和其他商业模式类创业相比,芯片创业前期的投入比较大、发展周期会比较长。所以,2019 年,芯片行业的格局不会有什么陡变,它注定急不来。
如果只是寄望短期政策能给你带来多大的帮助,一定是做不出来太好成绩的。有政策当然好,但摆在你面前的是一场持久战,所以不能太依赖短期的利好。有些观点会觉得,国家一旦提倡要大力发展芯片行业,未来三年芯片产业会有大的腾飞,这在我看来基本就是扯淡。
芯翼科技CEO 肖建宏: 我的感觉是,2019 年可能会有很多芯片创业公司因为竞争激烈而被淘汰。
在中国其实有大量做芯片的design house,可能就几个人在做,产品竞争力不强,毛利率也不高,这样的企业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一直离应用很遥远的芯片公司也会被筛掉。
肇观电子CEO 冯歆鹏: 2019 年,芯片行业应该还会继续热下去,并且变得更热。具体到AI 芯片,明年是重点看落地的一年。2018 年,很多企业还是在讲故事,写PPT,往前推进;但是到了2018 年下半年、2019 年,大家就开始要交卷了,需要拿出能够work 的芯片,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并且与客户一起往前推进。所以,2019 年到2020 年,基本上就要看商业落地,和大规模的工业落地。
芯视界 CEO 李成: 在欧美, 芯片被大公司垄断,局面相对稳定,但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集成电路设计的巨头。虽然华为海思做得比较好,但它也只是为华为手机服务的特种芯片。集成电路芯片的种类繁多,所以,在中国,我认为将是一个小公司百花齐放的局面。某一种芯片可能有数家小公司在做,其中必然会出现佼佼者。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整个集成电路产业未来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很可能和欧美一样,出现一波大公司对小公司的并购,通过并购,最后形成庞大的、拥有数百种集成电路产业的集团公司。只有这个体量才能跟欧美的集成电路巨头去竞争。
Q8
关于 「模式遇冷、科创崛起」 以及「资本寒冬」的说法,你怎么看?
多感科技CEO 王腾: 创新是一个被滥用的词。我很认同LinusTorvalds(Linux 和Git 的创造者)对创新的看法:创新就是解决问题(get the work done)。所以不管是模式创新,还是科技创新,重要的是能针对特定需求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满足需求的创新,就会有商业上的价值。
至于「资本寒冬」,我觉得工业、商业、生活中,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业公司会活下来、成长,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说只会解决伪问题的创业公司会死掉。
飞芯电子 CEO 雷述宇: 过去20 年,不管刮什么风,是春天还是冬天,我都只做芯片这一件事,一直在做的是非常底层的技术,所以说,科创是我的日常。我们并不太关心风口或者趋势,因为我们面前始终摆着足够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做芯片创业,是不能太急功近利的,这个行业很难像模式创新那样三四年上市。很多时候驱动我们的,不是财务自由或者上市,而是因为创造了价值,给社会做了贡献。
声智科技CEO 陈孝良: 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是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模式创新相对轻灵快捷、变现较快,而技术创新的难度更大、周期更长。当技术创新比较成熟以后,模式创新在此基础上就能快速获得商业回报,但是若只谋求模式创新,则市场容易失去根基和基础动力。
而关于「资本寒冬」,我觉得任何时候都有创业机会,但是创业要看准节奏,至少要有理念创新或者技术创新的积累再去尝试会更好。确实很多伟大的公司是一波一波兴起的,这和经济周期有关。但是每一波都成就了很多伟大的企业,所以每一个经济周期其实都是创业的黄金时代。
芯翼科技CEO 肖建宏: 从创新的角度讲,以前不需要在技术上做太大变化,只要在模式上有创新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模式创新遇到瓶颈时,就必须回归本质,靠技术手段提高生产力,这个就是所谓的「科技创新」。在我看来,整个社会的螺旋式上升几乎都是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二者交叉发挥作用的。
「应用决定技术发展的方向,技术的发展延展应用的边界。」作为一家芯片公司,毫无疑问我们研发的芯片要服务于应用,但更重要的是,能更多地寻求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帮助应用跨越到新的规模,并在此基础上促成新的模式创新。
关于寒冬,不同个体感知到的寒冷程度是不同的。我觉得「寒冬」屏蔽了市场上的一些噪声,真正有竞争力的团队、有真实需求的应用,会被凸显。
肇观电子CEO 冯歆鹏: 不同于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的基础是科技。历史上看,科技的演变都是需要一定积累的,需要比较持久的投入,需要锲而不舍地在一个方向去深钻,所以它的门槛只会越来越高。
至于「资本寒冬」,我觉得在全球范围倒还好,更多是国内的一个说法。本来创业的风险是比较高的,所谓的寒冬,只是一个从过热变到正常的过程。 我不太赞成「创业黄金时代终结」的说法。因为在任何时期、各种环境下,永远都有机会。创业本身就是为了改变目前的状况,它是让世界变得更好,而世界永远不可能完美,总是有可以被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这些不完美就意味着机会。
Lightelligence CEO 沈亦晨: 我主要是做科技创业,我没做过任何模式创新。关于科创和模式创新的话题,首先科创肯定是的巨大价值的,但也必须认识到,许多做科技创新的团队,技术很好,但是不善于做business。这让我想起之前在一场公开活动上的辩题——究竟是技术重要还是销售重要。我的观点是二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本篇总结
1.「芯片」听似高冷,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是许多应用的底层基础。
2. 因为中兴事件,芯片行业开始被更多的普通人关注,政策的倾斜和扶持是企业发展的利好,但必须正视,政策是锦上添花。目前国产芯片的产业发展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依然显著。未来,中美在科技上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3.虽然差距存在于方方面面,但中国绝对有能力开发出世界领先的芯片。国内创业企业的机会在于:
在一些新的技术方向上攻关
一些不太依赖于制程和设备工艺,而是更看重设计者能力的特色领域
一些面向具体应用场景的定制化芯片
细分市场的垂直芯片
4 .无论变数有多少,选择了芯片创业就是选择了持久战。对许多从业者而言,2018 年,伴随着贸易战下的各种风声泡沫,芯片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9 年会是PPT 变成产品的关键一年,是市场亟待真刀真枪验证的一年。市场会越来越大,产业链也在走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创业企业需要持久有耐心,也需要在策略制定、市场把握、技术投入和人才获取方面多下功夫。
5 .解决真实的问题、满足真实的需求,永不过时。这样的创新与季节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