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车联网应用场景及趋势分析,车联网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一、车联网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是实现V2X的交互网络,是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车联网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根据车联网目标,车联网主要是实现车跟人(V2P)、路(V2I)、车(V2V)、网络(V2N)的通信。
车联网发展的主要内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车联网应用层产值最高,占到整个车联网市场规模的70%,车联网服务进入快速发展通道,随着车联网技术和产业链发展,车联网应用也将分成三个阶段实现不同服务。
车联网行业发展阶段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车联网提高传统汽车产业链价值微笑曲线,是汽车是实现价值提升的重要途径。车企提供造车端大数据,车辆通过车载传感器和通信终端获取用车端大数据(用户数据、车辆数据、交通数据等),两端大数据互为支撑,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引用下,提升传统汽车产业链从设计研发、采购物流、制造组装、产品销售、后服务市场产业环节的价值体量,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成为汽车实现价值提升的重要途径。
二、车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领域中成长最强劲的市场之一,全球市场规模逐步提升。2017年,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约为525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增加至1629亿美元,CAGR为为25.4%;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114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530亿美元,CAGR为为36.0%,高于全球平均增长速度,中国市场规模在全球占比也将从2017年的21.7%增长到2022年的32.5%。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车联网产业发展仍处于行业发展初级阶段,大部分车辆仍处于辅助驾驶层面,故而进行联网辅助信息交互为主要的功能,进入2018年以来,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超部分自动驾驶PA层面演进,在信息交互的基础上实现协同感知。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车联网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提供日常刚性需求。研究表明,在车联网的初级阶段,通过有效的辅助驾驶技术并可将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降低50%~80%,实现智能化和网联化也大大提升了交通效率。到了智能汽车和车联网的终极阶段,即自动驾驶阶段,则有可能实现零伤亡甚至零事故,车联网在新型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车联网基于人、车、路应用场景较为丰富,且已逐步演进为日常生活中的必要环节。
三、我国车联网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1、政策不断加持助力车联网发展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车联网相关技术及产业发展,国务院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相关部门都在积极推动车联网相关工作。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已经将发展车联网作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实体经济中应用的重要方面,并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重点转型方向之一。
我国车联网主要政策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有望是中国物联网汽车得到长足发展的元年,以此将激发更多的企业进入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车联网出台政策力度不断深化。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提出全面的体系框架建设目标;提出具体的无线通信网络覆盖目标和北斗覆盖目标;首提人-车-路-云;首提2035年战略目标,从政策的内容来看力度不断深化。
2、车联网技术发展
车联网的通讯“管道”是网络,而目前汽车联网主要采用手机辅助,通过连接蜂窝数据通信,但这不是未来车联网的主流发展方向。车联网是需要汽车内置通信模组,自身能够进行通信。在汽车通信领域,传统通信技术有蜂窝数据(在汽车通信领域,传统通信技术有蜂窝数据(2G3G4G))、、GPS等,等,另外还有车联网独有的通信技术,如另外还有车联网独有的通信技术,如DSRC和和C-V2X等,通信技术标准的统一是车联等,通信技术标准的统一是车联网实现的前提。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DSRC在技术上已经趋于成熟,是经过大量实践检验可靠的技术。完善的技术标准使得DSRC产业链发展较快,2014年2月,DSRC就被美国交通部确认为车联网标准,2015年,整车厂商通用集团就承诺将前装DSRC并投放市场,汽车电子则有NXP/ST/瑞萨等芯片巨头在布局。NXP/Autotalks等企业已推出等企业已推出基于DSRC通讯技术的芯片通讯技术的芯片,,U-blox推出了相应的模组推出了相应的模组,通用等厂商汽车已前装了通用等厂商汽车已前装了DSRC功能。
C-V2X技术方面,2015年2月和6月,3GPP的SA1和RAN1工作组分别设立了专题“LTE对V2X服务支持的研究”和“基于LTE网络技术的V2X可行性服务研究”,标志着LTEV2X技术标准化研究的正式启动。2017年年3月,3GPP成完成Release14LTE-V2X核心标准制定,其中包括应用层、网络层、接入层所有核心标准制定,其中包括应用层、网络层、接入层所有的标准体系都已经完备,预计2019年前后年前后冻结。
四、车联网未来技术趋势
1、融合多传感器信息技术
车联网是车、路、人之间的网络,车联网中的技术应用主要是车的传感器网络和路的传感器网络。车的传感器网络又可分为车内传感器网络和车外传感器网络。车内传感器网络是向人提供关于车的状况信息的网络,车外传感器网络就是用来感应车外环境状况的传感器网络,路的传感器网络指用于感知和传递路的信息的传感器,一般铺设在路上和路边。无论是车内、车外,还是道路的传感器网络,都起到了环境感知的作用,其为“车联网”获得了独特的“内容”。整合这些“内容”,即整合传感网络信息将是“车联网”重要的技术发展内容,也是极具特色的技术发展内容。通过在一定准则下对计算机技术这些传感器及观测信息进行自动分析、综合以及合理支配和使用,将各种单个传感器获取的信息冗余或互补依据某种准则组合起来,形成基于知识推理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2、开放智能车载终端系统平台
当前,很多车载导航娱乐终端并不适合“车联网”的发展,其核心原因是采用了非开放的,不够智能的终端系统平台。使用不开放、不够智能的终端系统平台是很难被打造成网络生态系统的。目前车联网的用户终端包括IOS系统、Android系统等,车联网的终端系统平台必须能搭载与Adroid、iPhone平台载体,如:iPhone、iPad、Adroid手机、Adroid导航仪、Adroid平板电脑等,只有开放的系统平台才能更好的为用户服务。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Google Android也将会成为车联网终端系统的主流操作系统,而那些封闭式的操作系统也许目前发展不错,但最终会因为开放性问题发展遭到制约。
3、自然语音识别技术
驾驶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车联网时代人机交互不能用鼠标、键盘,手机触摸屏,而语音交互的安全便捷,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人机交互的最佳方式,将是车联网发展的助推器。成熟的语音技术能够让司机通过语音来对车联网发号施令,能够用耳朵来接收车联网提供的服务,这是更适合在车这个快速移动空间中体验的。成熟的语音识别技术依赖于强大的语料库及运算能力,因此车载语音技术的发展本身就得依赖于网络,因为车载终端的存储能力和运算能力都无法解决好非固定命令的语音识别技术,而必须要采用基于服务端技术的“云识别”技术。将大量的语音识别数据进行收集和计算,依托网络计算技术,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独特的车音网语音平台引擎,实现多种语言甚至方言的识别。
4、云计算
车网互联在产品中引入云计算,一方面可以实现业务快速部署,可以在短期内,为行业用户提供系统的Telematics服务;另一方面,平台有强大的运算能力、最新的实时数据、广泛的服务支持,能够对于服务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比如,传统的导航均是基于本地的数据,只是一条静态的道路,基于云计算的“云导航”则可以实现“实时智能导航”。云平台会按照用户的需求,考虑到实际的路况和突发事件等因素实时调整规划,保障用户始终掌握最符合实际、最便捷到达的路线。车联网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一样都得采用服务整合来实现服务创新、提供增值服务。通过服务整合,可以使车载终端获得更合适更有价值的服务,如呼叫中心服务与车险业务整合、远程诊断与现场服务预约整合、位置服务与商家服务整合等。
5、LBS位置服务
LBS有传统服务和新型服务两大类。传统服务以整合服务产业链为主,提供的服务基本上以导航为主,也包括服务位置信息搜索(餐馆、娱乐、加油站等)、资讯推送、天气提醒、汽车服务信息等,以静态的或者单向的信息为主。新型服务则在应用的基础上结合海量用户的移动互联,通过车联网社区形成诸多更具互动性的应用,比如位置信息的共享、自定义交通信息生成、用车经验交流、基于位置的优惠信息提供等,按照用户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不断向周边延伸。从而让固有的服务逐步具备自我革新的生命力,为用户的工作、生活、娱乐带来更多便利。
6、通信及其应用技术
车联网主要依赖两方面的通信技术:短距离视频通信和远距离的移动通信技术,前者主要是RFID传感设别备及类似WIFI等2.4G通信技术,后者主要是GPRS、3G、LTE、4G等移动通信技术。技术发展重点主要是这些通信技术的应用,包括高速公路及停车厂自动缴费、无线设备互联等短距离无线通信应用及VOIP应用(车友在线、车队领航等)、监控调度数据包传输、视频监控等移动通信技术应用。
7、移动互联网技术
当智能手机上的各种应用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用户也不再满足于车载系统上只具有基础的导航功能,而是需要如同智能手机一样支持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在车网互联的终端上,导航只是众多应用之一,还有很多针对基于用户位置的其他应用,比如车友会、突发事件上报等,另外还可以按照需求,自由安装微博、微信、米聊、各种游戏等应用,满足用户与汽车生活相关的所有应用需求。当然,车联网与现有通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相比,其有两个关键特性:一是与车和路相关,二是把位置信息作为关键元素。因此需要围绕这两个关键特性发展车联网的特色互联网应用,将给车联网带来更加广泛的用户及服务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