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轻量级物流自动化 驱动制造业物流变革
仓储物流是跨行业的一种应用场景,是物品存储、管理、使用、流转的过程,几乎在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仓储物流的身影。
11月初,研华科技以“共创物联世界,洞见智能未来”为主题,在苏州举办了首届全球物联网共创峰会,现场邀请到多位在智能制造、智能零售、智能医疗、智慧物流等物联网应用领域的共创伙伴,探讨最新的物联网智能应用及解决方案。大会期间,作为研华科技在智慧厂内物流领域重要的共创伙伴之一,华清科盛CEO王凡接受了e-works记者的专访,分享了轻量级物流自动化的应用场景以及和研华科技的共创合作模式。
华清科盛CEO王凡
重新定义物流市场
在中国,物流的形态非常多,比较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自营物流 ,类似于京东以及大多数的工厂;一种是合同物流 ,即把自身的物流业务承包给第三方去做,例如汽车领域的安吉物流。合同物流在中国物流市场占据较大的比重。市场上,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和客户签订合同时,周期一般是一到两年,在这种情况下,物流公司大多选择在客户附近租赁仓库来运营业务,较少会选择直接新建仓库。
2016年全国总的仓储使用面积大概在8亿平方米以上,之后每年以大约10%~15%的比例进行增长,在全国整个仓储物流应用场景中,智能化的仓储物流应用场景大概只占5%左右,例如京东的亚洲1号,余下95%的应用场景,相对而言,机械化、无人化程度都还属于进阶阶段,低成本、易用、效率更高、更少出错是他们关注的问题,投入回收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仓储物流软硬件厂商的选择。
王凡表示,仓储物流的应用趋势落脚点在于客户的需求,目前绝大多数大中型用户都有了仓储管理软件WMS,而中小型企业在这方面还亟待完善,但是在物流现场的具体操作执行层面,大中型企业的客户发现在效率、准确率和成本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WMS负责打通各业务环节流程,整合资源以及作业任务分配,但是任务分配下达后,在执行过程中,执行的快慢、准确与否以及执行过程的成本等问题仍然没办法很好的控制与解决。所以目前很多已经具备了WMS软件的客户开始聚焦如何在执行层降低成本、提高准确率以及减少人员数量,因此也出现了很多相关在执行层面的新技术,机械自动化和轻量级半自动化都是其中一种 。
高密度存储的仓储场景适合机械化物流,但投资成本较高,回收周期一般高于5年,客户会根据自己的仓储物流应用场景和投资回报比来选择合适的物流厂商,.在中国企业仓储物流的发展中,尽量减少人工繁重劳动量、降低对人的依赖性,努力靠近自动化、智能化是目前大多数企业仓储物流的现状。针对于此,华清科盛研发了轻量级物流自动化的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
切准市场的脉搏
轻量级物流自动化 是通过加装智能传感器给仓储物流设施赋能,让它们彼此感知、交流,并结合AI进行数据分析,达到减员增效、自动纠错、反向优化的效果。
轻量级物流自动化
轻量级:通过AIOT智能硬件,保证降本、增效及分析优化的同时,打造轻投资、轻改造、轻部署的轻量级物流自动化。
模块化:提供感知、识别、定位、通信、组网、计算、纠错、指引等功能的IOT硬件产品与仓储设施及济源(人、料车、料架、料框、输送线、叉车、载具等)进行模块化的拼搭组合,从而给仓储设施和资源赋予智慧的能力。
自动化:区别于去机械自动化的“轻量级”物流自动化,通过给仓储物流设施赋能后使其可以相互之间自动交互,从而指导人、车等进行傻瓜式的操作而实现的对人无依赖的自动化操作。
AIOT模式
AIOT:AI(人工智能)+BI(数据智能)+IOT(模块化物联网硬件)的结合,帮助模块化IOT提升物流业务执行效率,同时将得到的数据经过AI+BI技术进行物流场景的数据分析及辅助决策,并反向优化IoT硬件参数和对人、车的指导效果,形成业务优化闭环。
给仓储设施赋能以后,各个设施彼此之间能够交换信息。当人推着小推车靠近货架,相应货格上的指示灯会亮并显示需要拿出货品的数量,人将货品从货格拿出以后,小推车上对应的格子指示灯会同步亮起,提示人将拿出的货品放入相应放入格子。同时,附着在设备上的传感器还会实时跟踪小推车行走的轨迹、时间以及货品的出入柜频率,记录并同步上传到后台结合AI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仓储物流实时情况,及时对库位摆放、路径设计以及各种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代替仓库主管进行资源调度和分配,形成物流数据分析层——物流管理信息层——物流执行硬件层三大层面软硬件综合物流系统。
轻量级物流自动化系统架构图
在改造升级或是新建仓储时,机械化、无人化的技术成本非常高,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对地面、网络、供电、仓储的货架等一些列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工程量庞大,尤其对于合同物流的模式,在租赁的仓库中进行大规模机械化改造并不合算,合同期满后回收也是很大的问题。轻量化物流自动化通过给物流设施赋能来实现轻量级的自动化,实施便捷,回收方便,对人的依赖性低,一到两年就能收回成本。
此外,华清科盛的所有物流设备上,都保留了传统的编码,如果发生大规模断电或者其它意外情况,可以使用手持式设备扫描或者人工录入,后台实时数据也不会丢失,随时登陆随时查看。
不断革新的技术
“轻量级物流自动化的理念我们是国内第一家提出的企业,在这个理念里我们用到了多种通用技术的融合,但是在每一个单项技术里,我们都有别人不具备的特点”,王凡这样告诉记者,并结合RFID和UWB两项技术做了讲解。
RFID一般在于识别货物,但通常情况下它并不能辨别哪些应该读取,哪些不应该读取,除了常规的识别率和准确率指标以外,华清科盛还慎重考虑了RFID的误读率。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在RFID工作时,现场可能会存在很多干扰,例如金属、强弱电、建筑物的遮挡等,会导致识别受影响。为了应对这一类的情况,相比于一般的RFID产品,华清科盛在自己的RFID设备中开发了自诊断,自监工,自修复,自优化的功能,给普通的设备带上了一个大脑。
UWB被定义为室内定位,通过三点或四点定位的原理确定货物的具体位置,但是在实际投入使用时,现场的环境有可能非常复杂,仅仅是仓库里到顶的高位货架类的金属物品就有可能完全遮住定位的基站,导致无法接收到信号。华清科盛的UWB目前能实现两点定位,更进一步提高定位的捕获率。
王凡表示,华清科盛现在的产品在每一项单项技术上都已经迭代升级了好多代,内涵早已经不一样了。
联合研华,做解决方案提供商
华清科盛和研华科技的合作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软硬件的融合,在操作执行层,华清科盛在给仓储设施加装硬件时,其中的显示屏、平板、车载电脑会采用研华的产品。在软件层面,华清科盛将数据上传到研华的WISE-PaaS工业物联网云平台进行分析、优化,同时将自身的算法与WISE-PaaS平台上提供的软件模组结合,形成一套应用提供给客户。
华清科盛和研华科技的共创合作模式
在峰会上,研华科技发布了一个重要的概念——SRP,即Solution Ready Package,华清科盛和研华科技通过软硬件融合形成一个整体解决方案给到用户。其中,一种是面向最终用户,与他们原有的仓储物流软件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一种是面向集成商,为他们提供做分析所需要数据的来源,帮助其提升在现场的效率。
二是销售渠道的共享,华清科盛和研华科技在不同的领域积累了大量不同的客户,双方在产品和方案上融合以后,也共享销售渠道,将解决方案共同推广开来。
在采访的最后,王凡表示,华清科盛的使命是让物流变得更简单,这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让现场操作人员简单,即现场人员傻瓜化自动化操作,几乎不需要培训即可上岗;二是让管理人员简单,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资源调配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任务分配和资源协调;三是让仓储智慧升级的过程推进变得简单,无须改变用户现有布局和流程,直接改造升级,而且投资轻,部署简单,回报快,让整个事情的推进变得简单。未来,华清科盛将围绕着这三个层面继续深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力争成为仓储物流领域最具价值的AIoT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