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支付宝、微信、银联三大巨头均入局刷脸支付 好戏开始!

作者:慕楚
来源:移动支付网
日期:2018-12-12 10:30:21
摘要:12月10日,银联正式对外宣布,推出刷脸支付,银联持卡人可在北京、上海多家商超体验刷脸支付服务。持卡人无需携带银行卡和手机,直接通过“刷脸”即可完成支付。此前,支付宝、微信支付方面均推出了刷脸支付业务,国字号银联的入局,可谓是对刷脸支付的极大认可。

  12月10日,银联正式对外宣布,推出刷脸支付,银联持卡人可在北京、上海多家商超体验刷脸支付服务。持卡人无需携带银行卡和手机,直接通过“刷脸”即可完成支付。此前,支付宝、微信支付方面均推出了刷脸支付业务,国字号银联的入局,可谓是对刷脸支付的极大认可。

  银联刷脸是怎样的?

  据银联介绍,持卡人只需在云闪付APP上注册并开通“刷脸支付”服务,选择一张银联卡作为默认支付卡,即可在北京复兴门百盛、好利来、上海新世界城、世博源、颛桥万达、U便利等部分指定门店抢先体验全新的支付服务。用户挑选完商品至收银台完成计价后,只需要根据屏幕提示完成“刷脸”即可成功付款。试点结束后,北京复兴门百盛等商户将持续提供刷脸支付服务。

  识别准确度方面,银联“刷脸支付”产品通过对人脸识别技术研究和运用,识别准确率达到行业级标准,实现精准识别;安全防护方面,通过数字签名、加密等技术手段有效保证人脸采集、传输、存储等各环节处理安全;受理终端方面,经过金融安全检测的银联智能POS符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终端安全要求,具备高安全性,持卡人可安心使用。同时,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持卡人提供有效的风险监控和预防措施。

  在今年7月,在一次技术沙龙上,银联详细的介绍了其刷脸支付方案。而后长乐农商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陆续上线银联刷脸支付收银机。

支付宝、微信、银联三大巨头均入局刷脸支付 好戏开始!

  银联刷脸支付收银机

  巨头入局,火热的刷脸支付市场

  对于刷脸支付,支付宝与微信支付都很热衷。

  8月15日,在蚂蚁金服开放日广州站上,支付宝宣布在经过经验积累和技术升级之后,刷脸支付已经具备了商业化的能力,在未来一年内将向各种商业场景普及自助收银+刷脸支付的解决方案,“经过肯德基、卜蜂莲花等场景的试点可以看出,自助收银结合刷脸支付大幅提高了线下门店的经营效率和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支付宝、微信、银联三大巨头均入局刷脸支付 好戏开始!

  支付宝刷脸支付

  支付宝刷脸支付的商用,可谓是极大的刺激了其他支付应用方。虽然没有正式公开宣布商用,但是微信支付的刷脸支付脚步并没有落后支付宝,也开始在一些商场进行刷脸支付试点。深圳家乐福、南京苏果超市和金鹰超市等零售商户,均上线了微信刷脸支付终端。

支付宝、微信、银联三大巨头均入局刷脸支付 好戏开始!

  家乐福微信刷脸支付终端

  此前,小编了解到,美团与小象生鲜曾合作试点刷脸支付,并且在北京地区有商业落地。

支付宝、微信、银联三大巨头均入局刷脸支付 好戏开始!

  此外,工行、建行等银行均有刷脸支付相关方案放出。巨头们对刷脸支付的热衷,引发了整个支付产业的思考,刷脸支付会是颠覆二维码支付的技术吗?

  从本质上思考,刷脸支付是完全脱离介质的一次支付变革。不需要现金、手机、银行卡,而完成一次商品价值的交换。回顾货币发展史,贝壳、刀币、金银、银票,商品价值的交换无一不是拥有载体。而今,刷脸支付已经让支付没有实际的载体,唯有虚拟的支付账户承载商品价值的交换。

  在用户端,没有了载体,不变的是在商户端仍然需要终端,只是需要什么样的终端而已。可以预见,在刷脸支付大行其道的背景之下,终端行业的变革会加速,传统的POS产业链会更多的思考自身产品方向,另外,由于支付方式变多,逐渐弱化了基于银行卡账户体系的存在,原有繁琐的认证过程将减少,更专注于刷脸的商业机构也将更多的加入到支付行业当中。就像传统POS向智能POS转变过程中,许多手机OEM加入产业链一样。只不过这次不是二维码,而是刷脸支付,终端的变革还在持续,不断加剧。

  监管默许、国字号入局,刷脸支付有潜力

  对于金融创新,监管是鼓励但又担忧的。

  2014年3月,央行发函叫停支付宝和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条码、二维码等面对面支付服务。在当时,二维码作为新兴支付技术,不仅带来了支付方式的革新,也冲击了传统POS收单利益格局。处于安全考虑,央行叫停扫码支付。

  对于新兴支付技术,央行是“包容审慎”的,一方面期待新技术为民众的生活带来便捷,但另一方面又担忧新技术带来安全问题。刷脸支付如今如火如荼,但面对监管,也很可能遭遇当年央行叫停扫码支付的问题。

  相比扫码支付,刷脸支付甚至存在的风险更大。如果刷脸支付普及,一旦生物信息泄露,这将比扫码支付盗刷更加严重。毕竟,扫码支付被盗刷了,以后可以不用,但人脸信息泄露,人却不能换另一张脸。

  目前,央行对人脸识别的态度,仅是在288号文中略有提及,只是鼓励银行将人脸识别嵌入开户流程,并未直接支持人脸识别用于支付。但是央行对生物识别的态度总体上是鼓励的,日前,央行就发布了《移动金融基于声纹识别的安全应用技术规范》,据移动支付网了解,央行也正在积极制定人脸识别标准。

  正如李克强总理解答中国移动支付成功秘诀是提到的“包容审慎”的监管态度,所谓“包容审慎”的监管,就是当新的业态出现时,政府没必要一下“管死”,而是先看一看,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纠正问题。

  从目前的态势来说,对于刷脸支付,央行是更趋向于鼓励的,而今国字号银联的入局,可谓是对刷脸支付的正名。人脸支付到底能否大规模落地?落地成什么样子?就看市场的接受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