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便利店丨还是不如自动售货机好赚
2016年年底,电商巨头亚马逊发布了一段惊人短视频。视频充分展现了消费者进入商店后,用手机上的Amazon App自助扫码购物的全过程,也同样是这段视频让人们对未来实体商店产生了无尽的憧憬和遐想。
在很多业界观点看来,无人便利店和自动售货机的主要特质就在于“无人”,即通过无人的方式,降低了人力成本。至于媒体宣传的不用排队之说,则实属无稽。毕竟客似云来之时,还得排队,除非像多台自动售货机那般,有多个结算取货口。银行里的自动柜员机、机场的无人取票机等,早就在用事实证明了。这种用技术的力量为消费者的体验拆除掉“收费站”,让用户和商品之间成为一条无障碍直线的做法,实现了减少人力成本,24小时营业,还可以降低商品成本。但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的进入,也让这部分成本降低变得并不特征明显。
无人便利店基本三种技术形态,一是视频识别、生物传感器,第二种是RFID零售应用,最后一种是传统的二维码扫描。仅以采用RFID技术的“缤果盒子”为例,其货品单价目前比普通便利店高,堪称技术成本高于人力成本的一个鲜活案例。
当然,随着技术的演进和店铺网店的增多,最终技术成本问题必然得到解决。而无人机送货、无人值守、大数据调货、店内机械臂自动装填等技术一定会日趋成熟,最终将让附加在商品上的多种成本逐步消失。
在体验成本方面,与2014年亚马逊、京东、顺丰等电商或物流平台在各种线下实体店、互联网+相继“试水”,如今2018年的无人便利店可视为是当年颇为“失败”的尝试后的再临。其核心目的,并非简单的颠覆传统零售业市场,而在于破解电子商务“大用户体验瓶颈”这一看得见却摸不着的工程。这很大程度上迫使被电商挤压的传统零售业要从出售商品向兼顾便当、充值等生活服务一条龙方向转变。
由始作俑者亚马逊率先试水的特大号“无人售货机”,无人便利店就此变成了一个看上去很美的新风口,引出了像深兰科技、缤果盒子、淘咖啡、H5未来商店这样的无人便利店。而门店租金和整体运维开销,让光鲜亮丽的无人便利店并没有明显地降低经营成本,回本速度也在8~24个月不等。这也让所有的无人便利店,都回归到那一个原理,即放大版的自动售货机。而自动售货机往往因为自身强大的“适应性”,2~6个月就能回本。所以自定义式的自动售货机,将会更适合事业发展,也终将成为未来5年内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