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成就智慧供应链金融
物联网是互联技术进一步延伸的产物,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本文从当前物联网的本质与发展现状入手,简单探讨了其对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影响,并介绍了平安银行对物联网技术对供应链金融的实践,希望能有助于供应链金融市场研究的进一步地发展与深入
一、物联网的本质:信息收集与处理
物联网是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线供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进行信息的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
物联网概念自1999年被首次提出,约在2008年前后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研究。目前随着传感器及带宽成本的大幅下滑,以及云计算技术发展和通信标准的落地,物联网已从最初的导入期发展至现在的成长期初期,国外第三方咨询机构普遍预期2016-2020年将保持25%-30%的复合增速. 根据Gartner和世界银行的数据和预测,2017年全球接入互联网的设备数量首超人类。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物联网最核心的技术就是通过对于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对应用场景的过程和结果的起到优化作用,其技术架构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负责赋予物体接触并获取世界信息的能力,即相当于人类五官和皮肤,涉及到身份标识、状态记录、图像记录和位置确定,具体包括:条形码、二维码、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摄像头、GPS、蓝牙等。
网络层负责信息传输,通过通讯网络把感知层信息进行前期处理后高效、准确的传输到应用层,具体包括芯片制造、无线模组、网络优化、网络运营、智能采集等。
应用层负责通过对信息的处理,改进下游垂直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是对生产力提升的最直接环节,下游行业不同的需求也注定了应用层各类产品的百花齐放:物联网平台提供、智能设备制造供应、操作处理软件、终端应用运营等。
二、物流网技术+供应链金融
“物流网技术+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是通过GPS、生物识别等手段,对目标进行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等系统化、智能化管理,然后进行数据汇总并分析,使客户、监管方和银行等各方参与者均可以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全面感知和监督动产存续的状态和发生的变化,进行风险监控和市场预测,这种无遗漏环节的监管,将会极大地降低金融企业项目投资风险。
数据来源:银通智库
在这种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供应链金融将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供应链金融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原有的金融供应链的服务客户,是以核心客户为中心,进一步地向其企业发展的上下游延伸,虽然较过往的发展模式来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面对巨量的市场空间,这种发展思路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撑下,企业之间的联系是呈现网络化交叉式的发展的,这种网络的企业布局,将会为金融服务业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另外,由于物联网本身的交叉与开放性,在企业产品研发及生产过程的诸多领域都会通过物联网来实现高效的资源调配与信息的共享。
其次,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种类也更加多样。这种供应链金融所提供的服务,已经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客户,而是从整个物联网体系的全局出发,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与对策,因为,市场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只有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才会避免应为分析的不科学而导致错误决策的制定,最终影响金融服务业自身与其服务客户的切身利益。这种全盘的考虑与服务种类的调整需要的是整个体系的通力合作。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是在未来的金融市场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性的关键所在。
三、同业物流网+供应链金融的实践——平安银行
2013年,平安银行成立专题项目小组,开始全力研究物联网技术+供应链金融的结合点。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在走访多地物流仓储企业和征询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动产融资管理和电子仓单质押的平安银行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路径。
·解决动产融资重复抵押问题
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引入感知罩等物联网传感设备和智能监管系统,改造后的押品监管仓库可以实现对动产存货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等系统化、智能化管理,使客户、监管方和银行等各方参与者均可以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全面感知和监督动产存续的状态和发生的变化。例如,改造后的仓库在货物卸载过程中,可听过重力传感器实时采集入库货物的重量,定位设备则实时监测和采集入库货物所存放的仓库位置信息,系统可通过自动比对前端设备采集的货物重量数据与录入的重量数据判断是否装卸完毕。
在入库货物装卸完毕后,扫描设备对其进行3D轮廓扫描,仓单管理平台根据仓库位置、库位、货物信息绑定生成仓单,并对仓单锁定,激活报警服务。只要仓单处于锁定状态,任何未经允许的操作都会自动生成警报,在后台直接提示库管员和银行。这意味着入库动产将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不动产”的相关属性,大大降低融资风险。
基于物联网技术和动产统一登记平台有效支持的新型仓单具备唯一性和排他性特点,同时拥有标准化程度高、流通性强等诸多优势。
物联网技术使得仓单项下的实物被特定化,且仓单与实物之间可建立一种动态的、实时的对应关系。仓单甚至还可以绑定实物的三维空间坐标,从而有效解决现行仓单中存在的虚开仓单或重复开单等问题。此外,通过推动仓储企业按照国家标准生成国标仓单,倡导仓单格式和记载要素标准化,并推动仓单编号的生成规则规范化,仓单将成为特定实物的唯一身份证。在此基础上,再推动仓单在权威机构进行登记注册或认证,将显著提升仓单的信用度,实现仓单高效流通。
目前,平安银行已经在上海、广东、天津、沈阳、日照等地布局建设物联网感知仓库,累计与上海钢联、日照钢铁、厦门象屿集团等近百家重点港口、大型仓储企业、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区域重点物流园区等近200家合作伙伴签署了60余份供应链金融合作协议,覆盖资产达数十亿。
· 物联网技术助力金融生态建设
随着物联网技术+供应链金融的智慧产业金融规划和布局,平安银行逐步从单一走向多元,最终实现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金融生态圈。
数据来源:平安银行“橙e网”
在应用场景上,平安银行已覆盖至钢铁、能源、矿产、农业、液态化工、建材等众多行业。平安银行在2016年宣布完成了物联网仓库的全国性布局,与上百家大型仓库和物流园区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覆盖国内大宗商品主要枢纽。
在平台建设上,2014年上线的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平台——“橙e网”已与数百家核心企业、物流、第三方信息平台完成对接,借助物联网技术,为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