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重“量”尤须提“质”
去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同时配套印发安全技术和受理终端技术两个规范,自今年4月1日起执行。前不久,央行支付结算司相关负责人针对规范落实情况透露,“相对而言,商业银行和大部分支付机构执行新规比较到位,但是有个别支付机构在此方面明显执行不到位”。执行不到位的多涉第三方支付机构,表现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么是故意逃避、回避,干脆什么也不做;要么是做了一些变通的处理来应对。
第三方支付自2011年诞生以来,以其小微、快捷、便民支付的独特优势,受到客户欢迎,其业务处理笔数、金额均实现了稳定、快速增长。然而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发展过程中的不规范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管理混乱,不落实账户、交易实名制,滥发POS机,个别第三方支付平台网络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甚至无法查询平台准确交易信息、商户和交易者身份等等。
第三方支付乱象,某种程度上纵容了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北京市公安局统计显示,2015年以来,当地成立的打击防范电信犯罪领导小组,累计帮助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十多亿元;他们调查发现,七成被骗资金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移走的。前段时间,深圳警方破获一起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相关涉案团伙在十余天内骗取700多万元,而利用第三方支付渠道洗钱,是案件最后一环。该案办案人员分析案情时指出,以前诈骗分子是以银行卡对银行卡的方式转款,追查起来相对容易;但现在,诈骗分子先通过银行卡转到第三方支付平台,再从此平台分转至多张银行卡取现。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就像一个庞大的“资金池”,已成为电信诈骗团伙套取、漂白非法资金的“绿色通道”。
第三方支付因其不规范经营而引发的问题不止于此。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化、智能化、场景化的支付日趋普及,风险因之发生变化与转移,呈现出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交叉性等新趋势。此种态势下,第三方支付的不规范问题如若不加以有效遏制,任其蔓延下去,难保不会由局部单一风险,进而演变成重大群体性、系统性风险。
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与其目前尚且停留于数量扩张阶段有一定关系。基于不断提升业务规模,获取更多经营收益考虑,他们往往不惜以打政策法规“擦边球”甚或直接“踩雷”为代价,过度简化操作流程,放松审核把关,以对效率的片面追求来取悦市场。
本来,与银行等传统机构相比,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硬件设施以及风险防范的意识、经验等方面,总体来看就存在着一定欠缺,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借机攻击的目标。在金融领域风险防控被高度关注的当下,第三方支付机构如若依然认不清形势,总是以博弈心态与监管职能部门玩“猫鼠游戏”,那么,他们在搅扰支付结算环境、加大监管成本的同时,也是在逼着监管职能部门严厉出手,继而在断送着自身的发展前程。
经过了这么多年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应该在发展方式上有所转变,努力实现从数量的扩张向质量的提升跃进。只有在兼顾客户体验的同时,以自觉的姿态积极配合监管职能部门,认真遵照相关支付结算规定行事,在支付结算法规框定的范围内推进业务创新,才能着眼长远切实维护好客户利益,以优质经营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
纵观当前,为整治第三方支付乱象,央行频频出手,相继完善和出台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支付结算监管规则,并且,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涉嫌违规问题,对相应第三方支付机构予以严厉惩处。第三方支付机构须以此为戒,进一步提升对于依规合法经营重要性的认识,围绕相关监管法规要求,自觉开展自查自纠。尤其是市场中有影响力的大机构,要切实发挥好行业带头作用,以过硬的管理水平促进第三方支付生态的不断改善,着力推动支付市场回归本源、参与主体回归本位,从根本上化解市场累积的各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