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势能扩张 银行卡支付再迎新挑战
360颠覆了杀毒软件、智能手机颠覆了数码相机,创新对已有行业往往会带来难于预估的冲击,对于银行卡支付来说,移动支付就是这个冲击。据比达咨询(BDR)数据显示,我国网民在线下消费使用手机网上支付比例由2016年底的50.3%提升至65.5%,扫码支付和手机闪付成市场主流移动支付产品。
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受到智能手机快速普及影响,另一方面则得力于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大力推动,通过补贴的方式进行用户引导,最终促使了我国大到连锁超市卖场,小到街边摊,遍布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的市场现状。早在2017年年初,支付宝发起了“无现金社会”的口号,并展开了“无现金社会”的各种支付活动。
据比达咨询(BDR)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使用移动支付用户占比超过90%的省份超过11个,贵州、山西分别名列第一、二,均创新高。移动支付的场景几乎涵盖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带钱包出门。
这种现状也引发了很多国外用户的羡慕。此前便有法国小伙喊话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哭诉自己国家没有移动支付、希望微信支付进入法国,并引起广泛热议。2017年8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国庆群众大会上演讲时专门谈到了中国电子支付的发展,称上海路边摊都有移动支付,新加坡人去上海就像乡巴佬。
移动支付的便捷冲击着银行卡支付。日前,境外几大信用卡发卡组织——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发现卡(Discover)、万事达卡(Mastercard)和维萨卡(Visa)等便作出改变,将停止要求客户签名以完成交易。部分境外发卡组织先于2018年4月起,允许持有EMV芯片信用卡的持卡人在一定额度内免签。据某股份行信用卡人士表示,“境外卡组织开始推行小额免签,是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启发,他们看到了移动支付的快速崛起。”
事实上,我国银行卡支付也在不断进行调整。2018年初,银联就将开展了两年的小额免密免签业务规则做了修订。自2018年下半年起,将联合各收单机构分批次开展商户终端升级,单笔交易限额由此前的300元提升至1000元,单卡单日累计交易限额由不高于2000元调整为不高于3000元。
相比之下,移动支付依旧保持高速增长趋势。比达咨询(BDR)数据显示,2017年第4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32.6万亿元,环比增长为12.8%。
目前国内的移动支付市场较为集中,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绝对的主导权。比达咨询(BDR)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上,支付宝占比高达52.3%,微信支付为37.85%,两者占比高达90.15%。来自易观的报告也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支付宝市场份额为54.26%,腾讯金融份额为38.15%,两者占比高达92.41%。
一方面是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则是第三方支付牌照监管收紧。截至2017年12月,央行合计注销了24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有19张是在2017年注销的。其中,9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因为违规不予续展,10家则是由于业务合并被注销。
对于移动支付未来的发展,业界普遍持看好态度,不过涉及大量资金交易等问题,也需要警惕各种问题的发生。比达咨询(BDR)分析师指出,手机病毒、恶意软件等问题的存在让移动支付、用户隐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进一步完善是刻不容缓的。
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分论坛时也强调,网联的成立以及断直连的要求,是出于支付系统的公平竞争和安全考虑,中国的手机支付和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面,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风险,我们就需要在鼓励竞争中防范风险。